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春绵

  [摘           要]  围绕中职生的心理特点,着眼于如何提高中职生心理活动课教学效果的模式探究,从心理活动课的开设意义、授课理念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心理活动课授课的目的,实现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正确面对、积极处理生活和心理上遇到的困惑,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关    键   词]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260-02
   一、中职学校开设心理活动课的背景与意义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新兴模式。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课程教育。其特点是以一个或几个中心活动为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主线,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活动课的最终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它像一般活动课程一样具有活动性、开放性、系统性和主体性等特性;但它又与一般的活动课程有所不同,心理健康活动课是通过一些蕴含心理教育作用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接受行为训练,在团体活动中自己学会一些自我解惑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活动课又与一般的中职课程在教学内容、目的、核心、宗旨、归宿方面都有本质不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活动课以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社会热点为活动内容,以学生学会自助和帮助他人为目的,以学生的心灵感悟和体验为核心,以塑造学生完整人格为宗旨,以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归宿。中职生正处于迷茫的青春期,他们不仅有与同龄人一样的“成长烦恼”,还被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动力低、人际交往有畏难情绪和对未来迷茫等问题所困惑,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的教学任重而道远。
   二、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的两大理念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阵地,成功开展这一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调整不良情绪,提高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促进个人良好性格和品质的形成。心理活动课的开展必须以上述目的为前提,坚持两大教学理念。
   (一)树立“全人”教育的理念
   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曾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台湾中原大学多年来一直标举“育自由思考、重责任伦理、秉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就其内涵而言,“全人教育”首先是人之为人的教育;其次是傳授知识的教育;最后就是和谐发展心智,以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全人教育就是培养“全人”或“完人”的教育。总之,为了让学生成为“全人”,成为一个身心和谐,人格健全的人,心理老师就特别需要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心理健康方面下功夫。
   教育的本质目的在于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和品格,而素质教育的本源就是“全人”教育,注重培养体魄健全、身心健康,能够独立生存的个体,造就能够充分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一代新人。近年来,整个社会虽然对人才数量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他们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往往不占优势,现在中职学校生源数量也在明显减少,素质也开始明显下降。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大多数在中学时期是不被重视的,很多同龄孩子身上的心理问题,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如缺乏自信、进取心不强、自控能力差、厌学、早恋、集体观念缺乏、不合群、自我意识强烈、对未来迷茫等。他们本身潜在的巨大能量始终未挖掘,身上早早地被贴上了否定性的标签。在全人教育理念下,心理教师要利用心理活动课培养中职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友谊”“学习情绪的调控”“学习生活技能”,做一个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年轻人……
   (二)树立“全面”的课程理念
   中职校的心理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他们都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微笑面对生活。
   我们必须树立“全面”的课程观,开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心理健康课,帮助学生学会待人处事的技能,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先做人后成才的道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学生学习以下内容:一是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二是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三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是了解爱的真谛;五是学习合作与竞争;六是学习自控和克服不良情绪;七是学习悦纳自我,展示自我;八是学习求职择业,创业创新……要使学生通过心理活动课的教学感觉到:每天的学习生活很有意义,学习时的心情非常愉快,学习成绩更加进步,学习的效果越来越好。
   三、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四种教学模式
   当前,许多学校都开设了心理活动课。这本是一个令人高兴的现象,但是学生在活动课上的纪律却让众多心理老师很苦恼。相信很多心理老师都有同感,好好准备的一堂活动课,老师自己在上课前也反复熟悉活动流程,做好十足的准备,可是结果却大相径庭,和老师所设想的画面相差甚远:活动时场面混乱,很多学生尚未听明白活动规则;分享时安安静静,学生闭口不答,或者几个同学在底下自己讨论,无视班级同学的分享、随便插话的情况也经常出现。特别是人数较多的班级,更是令心理老师苦不堪言,一节课下来,喉咙都沙哑了,整节课都在管理课堂纪律,似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请安静”。心理活动课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需要遵守“动感第一,情境体验,多元互动”等基本原则,课堂纪律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但是,一节纪律失控的心理活动课,设计得再好也很难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收获。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其实心理活动课需要有其自身的教学模式,要按照心理活动课的教学模式,辅以活泼有序的心理活动课氛围,相信效果会大大提高,我将介绍以下三种教学模式。    (一)暖身导入教学模式
   心理活动课成败的关键在于班级气氛是否和谐,学生之间是否互相信任,学生在团体活动中能否消除心理抵触,而这一切,与课前3~5分钟的暖身活动有着紧密联系。在活动课初期,学生尚未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第一次的心理活动课好奇多过接纳,对活动课的主题和目标也茫然不知,在班级内开展交流、分享的氛围尚未形成,学生也大多不敢说出心中的真实想法。因此,要打破这个僵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心理活动中,就需要在课堂开始之初来一场暖身活动,也称作“破冰”。团体活动的氛围好了,学生自然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暖身活动可以一个小游戏,可以是一首歌,也可以是一个故事,这些也是心理老师常用的暖身活动形式。游戏可以让学生充分放松自我、流露真情,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还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有助于班级成员相互信任、真诚分享。音乐可以渲染积极的情绪,为班级成员创造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故事启人思考,引人深思,把故事作为暖身活动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渲染浓厚的心理辅导氛围。因此,有效的暖身活动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心理活动课的成功与否。
   (二)倾听交流教学模式
   在心理活动课上,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需要进行转换。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导者,老师只是从旁协助,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质疑、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主角”,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他们理直气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淋漓尽致地宣泄自己的情感,使学生慢慢学会在心灵交流中求同存异,在分享快乐、分担烦恼中互相理解。学生通过倾听彼此的心声,交流真情实感,懂得看待问题的角度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从而提高了他们审视问题的全面性,认识问题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三)设境启迪教学模式
   通过播放一曲优美的音乐或一段精彩的短视频创设特定的心理情境,唤醒学生尘封已久的内心世界,引發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理共鸣,激发学生对心理活动课的初步体验,学生自然、顺利地进入教师创造的课堂教学情境。例如,我在执教心理活动课“阳光总在风雨后”一课时,在课堂中间环节,我播放了视频《跑吧,孩子》,播放过程中发给每个学生一张问卷,让学生思考问题“面对家里的困境,父母买不起鞋子,兄妹俩是如何克服的?”,学生带着问题欣赏这段视频,学生在欣赏视频的同时,也需要从视频中有所启迪,有所领悟,这样心理活动课的目标也就实现了,活动课的效果也慢慢显示出来。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进入课堂,也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出课堂。
   (四)反思体验教学模式
   反思自省是心理健康活动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解惑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通过反省和反思来引导和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症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具体办法办法转化为实际行动,在行动中获得感悟和收获。
   在“合作”为主题的心理活动课上,为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在班级里指导学生做折筷子的游戏,每个学生都能简单、轻松地把一根筷子折断了,但如果将一整把筷子捆在一起,让学生再尝试将它们折断,全班学生很多人不能轻而易举将它们折断。再通过“两人三足”“同舟共济”等游戏,让学生进一步领悟默契合作的重要性,懂得心中要有他人。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健全的人格和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活动课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心理活动课课堂为主阵地,依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关注热点来组织活动,师生共同确定活动目标,以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宗旨,学生通过心理活动过程,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宗申.心理健康活动课模式探究[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13.
   [2]时可心.心理活动课课堂氛围的构建[J].心理健康教育,2014(6).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50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