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乡村成人学校教育的非遗传承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成人学校是乡村的基层教育文化枢纽。针对乡村非遗传承存在的脱域化、碎片化、衰敗化现状,提出乡村成校做好非遗传承实践有三大路径:一是挖掘非遗存量,充实非遗乡土特色;二是整合非遗资源,打造全域学习生态;三是活化非遗的现代功能,升华非遗的社会效益。在此过程中,以宁波市鄞州区咸祥成校为例,介绍了学校作为区域非遗传承教育基地,通过建设非遗展厅、成立非遗大师工作室、培育非遗学习共同体、丰富非遗进社区等举措,将非遗技艺创作与教育普及无缝对接,实现了非遗传承与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多维统一。
  关键词:乡村;成人学校;大师工作室;学习共同体;非遗传承
  基金项目:2018年宁波市社区教育重点项目“院馆互动打造社区文化教育品牌的实验”(项目编号:NBSJ-Z201801);宁波市2019-2020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社区教育视野下重塑乡村民俗文化生态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9126)
  作者简介:刘红燕,女,教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17-0019-04
  一、问题的提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非遗”),主要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朴素性以及民众性,构成了一方百姓的精神寄托。[1]乡村是滋养非遗的根脉和土壤,乡村非遗承载的地方记忆是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2018年,《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人们对独特的乡村文化产生了更大的包容和认可心态,进一步催化了非遗的供给和发展,乡村非遗传承迎来了新的机遇。
  然而,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裹挟下,乡村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仍面临多重困境,表现出衰败化、脱域化、碎片化特征:村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对祖辈遗留的传统技艺认同感不强,非遗传承遭遇“人才断档”;土地开发和工业生产的蔓延,导致乡村地景、民俗风貌、传统器物不断遭受冲击,与非遗紧密联结的农业生产、村落环境、社会治理之间的互动纽带已濒临断裂,非遗的现代功能难以有效发挥[2];非遗传承人普遍素养不高,通过自发的师傅传承、家族传承难以完整地、上规模地推进非遗传承,需要新的传承模式。
  二、乡村成人学校在非遗传承中的独特优势
  乡村成人学校肩负着培养乡村振兴专业人才、丰富村民精神生活、繁荣乡村文明的重要职责,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乡村成校的独特作用,既是非遗传承事业所急,也是成教突破发展所需。
  首先,乡村成校的基本教育普及功能与推进非遗全民化的需求相适应。人民群众既是非遗的创造者,也是非遗传承的推动者,乡村非遗传承离不开广大村民的支持参与,如果单纯依靠基础教育是无法实现的。当前,乡村成校发挥了青少年校外教育、村民文明素养教育、老年休闲教育等基本教育普及功能,提供面向全民的一站式终身学习服务。在全民参与非遗的视角下,乡村成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次,乡村成校推进职业继续教育与传承非遗专业技艺的要求相契合。非遗传承教育的核心之一在于培养文化素养深厚、专业技艺精湛、创新能力强的传承人。乡村成人学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职业农民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乡村非遗传承人的天然场所。
  再次,乡村成校承担的社区治理功能与内化非遗文化功能的要求相一致。乡村成校不仅是教育机构,还是维持乡村秩序的重要平台。在推进非遗传承实践中,乡村成校通过开展非遗文化体验,引导更多的年轻村民成长为传统手工艺的有生力量,带动农村变美,村民致富,有利于提升非遗的文化功能。
  最后,乡村成校开展文化活动与交流是实现非遗“活化”的有力助推。非遗传承需要融入当代生活实践,才能焕发更持久的生命力。乡村成校扎根农村,立足农村,了解地方非遗文化的发展现状,通过组建非遗学习团队,开展教育教学,让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习俗、技艺逐渐进入村民的日常生活,展现非遗的当代魅力。
  三、乡村成校推进非遗传承的实践路径
  非遗是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非遗传承需要因地制宜、百花齐放。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是“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镇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宁波走书,省级非遗项目八月半渔棉会、彩船制作技艺、灰雕工艺、唱新闻等4项,以民间民俗文化为特色的非遗资源丰富多彩。为提升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咸祥成人学校以建设非遗传播基地和推广培训教育为宗旨,积极在政府、非遗传承人与普通民众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传承教育模式。
  (一)挖掘非遗存量,充实非遗的乡土特色
  1.扎根乡土文明,提炼非遗特色。非遗资源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受地理位置和群众生产生活习俗的影响。[3]为保护和传承地方非遗文化,让更多的村民和市民知晓当地的非遗文化,咸祥成校启动了“咸祥非遗”大调研活动,对当地的非遗文化资源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和深入挖掘。通过对与当地的农渔业相关的庙会节庆、农业用具制作技艺、民间休闲艺术等进行梳理,提炼了风情民俗(八月半渔棉会)、民间曲艺(宁波走书、民间音乐、唱新闻、跑马灯)、传统美术(彩船制作、灰雕工艺、石雕、竹刻等)、手工技艺(渔船制作、荡红钳蟹技艺、彩丝带轧制技艺等)四类非遗资源,形成了以渔耕为特色的非遗文化样态。   2.立足非遗文化,打造教育展厅。发挥文化资源的社会教育功能和价值,应注重非遗资源的传承性和学习性合一的特点,把非遗传承与教育普及有机结合起来。在挖掘四类非遗资源的基础上,咸祥成校将非遗资源搬到了学校,开辟成立了省级非遗项目唱新闻陈列馆、渔船制作技艺展示点和民间音乐传承点,举办非遗文化展览,展出咸祥的海洋海鲜文化、彩船文化、竹刻文化与渔船制作技艺等,营造浓厚的非遗学习氛围,增强村民对非遗的感知度。
  (二)整合非遗资源,打造全域学习生态
  在乡村非遗传承事业中,民间艺人、乡村文艺爱好者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他们是成校与民众之间联系的纽带,影响着非遗在民众中的认可度。乡村成校的非遗教育应该始终突出非遗的人民性,与非遗大师、民间团队建立深度联系,形成良性互动。
  1.成立非遗大师工作室。解决非遗学习空间狭窄、传承方式碎片化的问题,需要为非遗传承人提供相对固定的场所开展非遗技艺传承及作品创作。对此,咸祥成校广泛吸纳非遗项目传承人进驻学校,建成了纱船文化、竹刻文化、渔船制作技艺、唱新闻、民间戏曲表演及民间音乐等6个非遗大师工作室,聘请了潘兆丰、朱志友等多位非遗传承人进校做导师,在校园内开设制作工场,将成校变成非遗教育基地。
  2.培育非遗学习共同体。非遗项目具有显著的本土特色,具有共同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的村民是非遗传承的主体。为了用好这种联结关系,在成立非遗大师工作室的基础上,咸祥成校进一步挖掘对非遗传承感兴趣的文化名师、文艺骨干、村民中的文艺爱好者共同组成非遗学习共同体,合力开展非遗传承创作和学习。非遗学习共同体,是文化精英与草根艺人、普通村民彼此交流学习的平台,是乡村非遗传承从“自发”走向“自觉”的有效载体。目前,学校已孵化渔船制作、印刻、舞狮等非遗学习共同体10多个,成为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
  (三)激活非遗的现代功能,升华“非遗”的社会效益
  1.非遗+产业:创新人才培养,保障产业兴旺。应多途径培养乡村非遗文化人才,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振乡村非遗的经济价值。咸祥成校以提供技术指导的方式,大力创新培养非遗+文创产业人才。大松印社、彩船文化等社团骨干全面参与乡村旅游道路改造、景区村庄设计,以非遗教育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2.非遗+生态:构建人文生态,推动生态宜居。保持非遗文化多样性是促进文明进步、文化繁荣的重要因素。扩大非遗教育的辐射面,需要将文化传承与村民的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打造全方位乡村非遗传承空间。咸祥成校持续推进非遗教育进社区,通过孵化团队和项目,将非遗传承和保护古村落相结合,将乡村环境、乡村人口、民族特点等融入乡村的建设与维护之中,打造人文气息浓厚的美丽乡村。咸六村的宁波走书、咸一村的彩船、球山村的抬阁等村级非遗项目全面开发,以非遗助推学习型社区建设效果显著。
  3.非遗+乡风:推展终身学习,催化有效治理。乡村非遗是一定生活场域内乡村民众共同的精神认知,乡村成校保护、传承这些文化资源,可以使人们形成认同感与归属感,进而对乡村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带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培育。咸祥成校把村民对家乡的情感编进教材,相继编写了《咸祥文存》《海渔印谱》等读本,通过精准识别乡村文化符号和文化资源,实现资源进课堂的发展道路,重塑文化的内聚功能,提升乡村文化,引领社会善治。
  4.非遗文化+治理:落实移风易俗,打造乡风文明。乡村成校通过发挥非遗教育的引导教化作用,将非遗的活化与乡村治理相结合,组织校内教师、非遗传承人、学习团队骨干开办农民夜校、道德讲堂,建好文明劝导服务队伍,围绕美丽农村建设、小城镇整治、乡村河流景观改造等乡村治理项目,推出“非遗评审”制,通过文化的力量,引导村民群众崇尚文明,培育一道道文化景观。
  5.非遗+生活:滋润日常生活,带动生活富裕。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的非遗教育形式才是有效和持久的。乡村成校要推动村民非遗教育内化于心,进而形成深刻认同,应该以非遗生活化为重心,使村民從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咸祥成校通过举办非遗文化节、嵩江越剧团演出等非遗文化演示活动,为村民搭建展示才艺的身边舞台,让村民成为非遗传承的主力军,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四、优化乡村成校非遗传承实践的再思考
  非遗传承实践是一项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工作。在推进美丽非遗乡村行动的实践中,成人教育有责任承担更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多面的功能,通过构建覆盖全员的非遗教育体系,推动乡村非遗传承之路走得更扎实、更到位。
  (一)倡导全域教育,推进乡村非遗传承的完整性
  当前,国家高度关注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特征明显、文化含量高的非遗产业前景广阔。应该关注到非遗传承不单是对传统技艺的继承,更是一个对优秀文化遗产进行充分感知、理解、内化、认同、升华的系统过程。其中,既需要老艺人的师徒授受,也离不开年轻一代的普及传播。乡村成校要建立系统化视角,“吸纳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4],从村民的认知特点出发,激发群众的主体学习力,让非遗传承遍布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二)重视人气聚集,推进乡村非遗的创造性转化
  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精英与民间文化形态是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的关系。[5]乡贤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乡村成校要善于挖掘以地缘为纽带的乡贤文化,搭建新乡贤投身乡村文化公益事业的平台,引导地方“非遗”项目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等精英人员返乡,开展讲故事和演地方戏等非遗传承展演,汇聚文化精英和社会公众的力量,为非遗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人才支持,形成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凸显地方特色,推进乡村非遗的多样化发展
  非遗文化植根于地方文化传统中,是地方文化经过长期孕育发展形成的活态的文化传统。乡村成校在开展非遗传承的教育实践中,要善于把握乡村地方非遗的本来面貌,找准本地的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同时,强化与职业院校、社会场馆等机构的密切合作,提升非遗品牌的影响力,助力乡村非遗多样化发展。   非遗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国家、社会高度关注和推进的非遗保护工程,乡村成校绝不能缺席。只有真正扎根非遗文化成长的社会土壤,融入乡村全面振兴的方方面面,形成教育、文化与社会全面对接和有效互动的良性机制,乡村成校方能真正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中坚力量,将非遗传承推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红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多元价值[J].人民论坛,2018 (7):136-137.
  [2] 乔晓光,苏欢.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承——基于非遗社会实践与现象的观察思考[J].文化遗产,2017(1):4-10.
  [3] 孙丰蕊.“非遗进校园”与“现代学徒制”——高职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角色与功能再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25-29.
  [4] 李亦圆.文化与行为[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23.
  [5] 陈文兴,张富利.文化生态视域下的精英流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8):90-95.
  
  Abstract: Adult school is the hinges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in rural area. In view of the delimitation, fragmentation and decline of rural non-genetic inheritance, this study believes that there are three ways for rural adult schools to do a good job in inheriting intangible heritage One is to explore the stock of intangible heritage and enrich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angible heritage. Second, integrate intangible heritage resources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learning ecology; Third, activate the modern function of intangible heritage and sublimate the social benefits of intangible heritage. Taking Xianxiang adult school in Yinzhou district of Ningbo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experience of the school as a regional intangible heritage inheritance and education bas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intangible heritage exhibition hall,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angible heritage master studio, the cultivation of intangible heritage learning community, intangible heritage into the community and other initiatives, the school seamlessly integrates intangible heritage technology creation and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and realizes the multi-dimensional unity of intangible heritage inheritance and rural industry prosperity, ecological livability, effective governance, local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and rich life.
  Key words: rural area; adult school; master studio; learning community; intangible heritage
  [責任编辑    贺文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66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