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管育并重模式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德育工作和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工作内的重要内容。管理工作以管理学生行为和态度为主,而德育工作以端正学生思想为主。两者需要共同落实、协同发展,才能达成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针对班主任德育工作,对管育并重模式的构建思路进行深入研究。当前,德育工作正在被各个教育体系重视,开展管育并重模式研究,可为各个院校内的班主任提供一些可用的参考材料。
  [关    键   词]  班主任管理;德育;管育并重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236-02
   班主任的工作职能较多,既担任班主任的责任,也承担领导者和集中者的责任。当前,在教育部的宏观要求下,各个班主任不断提升工作标准,在做好管理工作之余,也正不断落实德育。理论上,德育和管理工作的落实尺度应尽量做到平衡。但实际上,当前仍有部分班主任未能将两种工作调节为平衡状态。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管育并重的要点分析
   (一)育人是管理的前提
   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根本意义就是通过管理行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管理学生的日常表现。而之所以对学生的态度和表现进行管理,是希望能够通过管理行为,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人才。同时,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说明班级内学生出现不符合班规或校规的举动。因此,班主任所使用的管理方式必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学生拥有独立人格,班主任采用管理手段时,学生会认为自己的个性受到侵犯,继而做出一系列抵抗行为。而当管理手段以育人作为目标时,班主任将根据不同事件调和管理手段,继而用一种学生更能接受的方式,达成管理目标。因此,院校内开展管理工作,以育人作为前提和根本。
   (二)管理是育人的输出形式
   育人属于一种目的,是指教育者需要通过某種方式达成的教育目标。教育界的教育目的基本相同,就是通过教育行为培养学生拥有各方面的专业技能。但在细化角度中,不同班主任可能会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达成相对不同的教育效果。当班主任存在特殊的育人目标时,调整管理方法,即可达成育人目标。正因为管理方法存在可协调性,管理才能成为育人的输出形式。
   (三)班主任必须调和两者的尺度
   经过上文研究,我们可以确认管理和育人具有相通特征,且两者能够互相配合,发挥较高的教育与管理作用。但班主任在建设管育并重模式时,必须要调整两者的落实尺度。当班主任过于重视管理工作时,会令管理工作过于繁琐,学生面对班主任严格的管理必然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而当班主任过于重视育人时,班级内学生也会因管理力度降低,从而产生侥幸心理,不再认真学习或完成学习任务。因此,班主任必须调和管理和育人的尺度。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施过程中的显性问题
   (一)班主任错误使用榜样教育
   部分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会使用榜样教育的形式,试图调动学生的进取心,引导学生憧憬和学习榜样学生的事件。但班主任在落实过程中,经常使用错误的榜样教育方式,即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长时间表扬某一位学生。榜样教育虽然能够发挥引导作用,但会使学生存在一定的负面心理。当班主任长期表扬某位学生,该名学生有可能会成为舆论核心,即学生不再将该生作为榜样,而是认为该名学生使用了某种“手段”。这种管理结果明显违背班主任管理初衷,更无法达成德育目标。
   (二)班主任对德育存在错误的认知
   部分班主任认为,德育就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严格管理。一旦学生出现违背德育教学准则的行为,班主任应立即批评和惩罚。这种教育思想作用下,班级将在一段时间内呈现出平和的状态。但这时班级内学生的心态以隐忍和隐藏为主,学生的个性思维无法发挥,也无法以正常心态与班主任交流。德育的目标为将学生培养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隐忍和压制并不能成就高素质人才,反而会令学生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变化。因此,各个对德育存在错误认知的班主任应尽量改正管理思维。
   三、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管育并重模式的构建思路
   (一)不使用强制手段,重视学生隐私和感受
   班主任不应使用强制性手段,强制手段会令学生产生反感心理,严重时可能会带来应激反应或心理创伤。部分班主任认为,当学生相对成熟时,心理承受压力也会不断提升。事实如此,但无论何时,班主任都不应成为学生心理压力的“给予者”。因此,班主任可采用管育并重模式,一方面重视学生的隐私和感受。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学生个人的个性思维。当班主任发现学生存在一些显性或隐性的违规行为时,班主任可先适当阻止学生。班主任可约谈学生,通过讲述前因后果以及利益关系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德行思想,令学生可真正明确违规行为的危险性或危害性。此举既尊重学生隐私,不会将学生的错误暴露于人前,又可尊重学生的感受,从心出发教导学生提升综合素养。
   (二)采用标准考核方式,重视学生综合表现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设定标准的德育行为评价系统。系统内包含学生可能会产生的违规行为,应具有清晰的量化过程。学生在校内以学习为主,行为模式相对单纯。班主任可依照行为评价系统,定期对班级内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要重视综合表现,重视学生的整体表现。当部分学生出现错误的违规行为时,班主任应详细记录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务必要从实际情况内出发,考察事件本真,从客观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德育。班主任要做到赏罚分明,学生做出违规举动,应按照规定进行惩罚。但相关人员应在清晰地调查后,得到应有的惩罚。    (三)以道理说服学生,对学生行为进行正面引导
   班主任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做到以德服人和以理服人。班主任日常工作或与同事交谈时,要使用礼貌用语,要真诚待人。只有管理者达到一定的道德标准,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去,服从班主任的管理。同时,班主任应该转变育人角色,要从刻板严肃的教育者进化为慈祥友善的交流者。班主任调整育人思维和管理思维后,当两者的输出形式和最终结果十分相似时,说明管育并重工作模式已经建立。
   (四)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由于学校生源具有不确定性,同时不同学生又具有差异化的性格和思想,因此班主任管理育人工作较为复杂。班主任需要在管理的过程中了解、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特点,继而以更加直观、直接的方式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使管理工作达到育人目的。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应以定期的方式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测试,运用SL90心理测试量表等掌握学生心理特征,针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普及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疏导教育,正确指引此类学生心理倾向,使其明确心理健康标准和正常表现,充分掌握引发心理问题的因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对自身产生的心理误区使用自我调节方法,或以积极主动的心态与相关心理服务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强化情绪自控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继而使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重新树立正常心理倾向,实现管理中育人的根本目的。
   (五)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构建优良德育环境
   班级文化是教师与学生通过长时间的教育、学习活动,所构建起来的文化財富、精神氛围。同时,班级也是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的主要场地,高质量的班级文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形成优良的德育环境。首先,加强班级物质文化。班级的物质文化指的是教室中客观环境的布置,以真实的环境营造德育氛围,物质文化也是整体文化建设的基础性环节,彰显着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因此,班主任在对班级和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正确引导学生保持室内卫生,帮助学生将班级内部的桌椅、讲台布置在合理的位置,为学生打造一个清新的、具有“书香”气息的室内环境。其次,加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整个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灵魂所在,主要融括思想品德、精神风貌、价值信仰等方面。只有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质量,增加管理效率。一方面,班主任应提高对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使学生树立大局观。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学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多种文化思潮互相博弈的潮流中摆正自身位置,树立以社会主义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形态意识为核心的思想观念。最后,创建系统化的制度文化。规矩不仅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基础要求和具体标准,更是促进德育工作有序发展的有效工具。因此,班主任应积极创建合理、科学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制度文化体系,激励学生以规章制度为框架,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道德规范。同时,为提高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其实际价值,班主任还应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惩奖制度,对长期表现良好能够遵守规章制度的学生予以精神鼓励,对表现较差时常违反相关制度的学生进行适当批评。
   四、结语
   综上,文章以班主任德育工作作为研究核心,对管育并重模式的构建思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笔者认为,管育并重模式属于一种接近理想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和实现该模式,需要各个班主任转变自身角色,设定管理标准,更要做好正面引导工作。本文从不使用强制手段、采用标准考核方式、以道理说服学生这三个角度入手。望文中所述内容,可为各个班主任,提供一些德育工作开展方面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施利华.论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47-248.
   [2]任影.“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6):137.
   [3]魏博翾.“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实践应用[J].职业,2018(21):103-105.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75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