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装饰专业群建筑制图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教材作为课程教学内容重要的载体,无论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学习都影响很大。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建筑制图课程教材,让使用者跨越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局限,移动化、自主化和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快速学习成为新的学习需求。为此,对高职装饰专业群建筑制图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目标、建设原则等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提升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效果有所帮助,对其他课程教学有所启发。
  [关    键   词]  高职;建筑制图;立体化教材;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060-02
   一、建筑制图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学生应用各种移动终端获取信息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现实。通过各种移动终端,让学习者跨越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局限,移动化、自主化和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学习成为新的学习潮流,快速学习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技能点成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教材作为课程教学内容重要的载体,无论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学习都影响很大。目前,建筑制图作为一门装饰专业集群的平台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将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图相互转化的空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识读和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能力,理解建筑图纸的表达原理和规定,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一方面是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强,知识技能点繁多,抽象难懂,对学生的二维与三维相互转化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要求高;而另一方面是课程教材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纸质教材,呈现的只是静态平面的图文,缺乏想象,且内容有限,对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图的相互转化、识读和绘制建筑施工图的实践技能操作步骤和方法等更是缺乏动态演示,对教师授课和对学生的课堂和课下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同时,这门课的受众面广,很多学生入学基础较差,学习接受程度相对较低,学习主动性不够,常常出现授课教师感觉建筑制图课程麻烦难教,而学生却又感觉建筑制图课程头疼难学的局面。尤其是今年高职扩招100万的招生形势下,课堂教学更是面临生源多样化、复杂化的情况,对教师授课更是带来不小的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順应“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建筑制图课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习内容深度融合,通过AR、互联网、多媒体二维码等技术在纸质教材有效植入动画、视频、微课、仿真、声音、网页等多媒体资源的形式,将建筑制图课程教学的抽象难懂变得具体形象直观,实践技能操作步骤与方法实现动态演示,重点、难点立体呈现,构建学生建筑制图知识技能体系的教育信息化环境,以建设集纸质教材、数字资源为一体的建筑制图立体化教材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师授课提供实现因材施教,很好提升建筑制图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媒介,为学生学习提供学习方式灵活方便的交互学习模式,不失为探索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更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载体。
   二、建筑制图课程立体化教材的建设目标
   建筑制图作为一门受众面广泛的专业基础课,其建设目标如下。
   1.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等建立起以纸质教材与移动终端并用的多维度立体可视化的现代教学生态模式,为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提供教学内容系统化、形式多样化的高效教学资源,极大地满足课程教学需求,并以此改革项目为切入点,带动建筑制图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增强教师在教材、教师、教学手段、设备等多维度、全方位的教学能力,实现因材施教,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构建“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创新学习环境与空间,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资源环境,极大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3.从根本上最大限度地解决当前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传统教材平面静态、抽象难懂、局限枯燥问题以及存在的难教难学等困境问题。
   三、建筑制图课程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原则
   建筑制图立体化教材作为教材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一种新形态,是现代信息手段、数字教育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集合体,其建设原则如下。
   (一)“以满足教师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实用原则
   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实用、形式设计的阅读观看实用和教学使用的方便实用。为此,需根据建筑制图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经验,分析列出建筑制图课程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等,并针对装饰专业群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内容、知识技能点、重点、难点、实践操作步骤与方法等开发相关的数字化资源(动画,微课,仿真模型、视频、网页等);并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和二维码扫描技术,将所有的数字化资源与纸质教材进行嵌入匹配,让使用者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能够直接扫描图片或二维码,识别后观看资源。并以此方式将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等展现出来,促进学生学习思路清晰、选择主动,为学生课下学习和作业奠定良好基础。
   (二)知识技能点的“碎片化、系统化”原则
   碎片化学习是指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短、平、快的学习方式。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目标明确、快速解决问题,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手段。为便于学生课下学习,将制图课程资源按学习模块需要,拆分成碎片化的知识技能系列微课视频(5~10 分钟),供学生利用零星时间进行查漏补缺、自我补充、温故知新具有现实意义。比如:在“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习模块中,设置插入必要的“绘图工具的使用”“图纸中的比例”“图纸中的尺寸标注”“图纸中的字体”“图纸中的图线”“图纸的布置”等微课视频;在“制图原理—投影作图”学习模块中设置插入“三面投影图的形成”“三面投影图的绘制”“轴测图的绘制”等微课视频;在“建筑图的识读与绘制”学习模块中设置插入“建筑平面图的绘制”“建筑立面图的绘制”“建筑剖面图的绘制”“图纸符号”“图纸图例”等微课视频。    (三)教材体例的创新性
   作为蕴含资源多样、知识获取方式多样的载体,为学习的便捷和自由提供了可能。建筑制图课程作为一门知识技能點繁多、实践操作性强的基础专业课程,教材体例既要在内容组织上体现系统性、又要考虑使用的方便性,既要突出知识、方法技能和实践体验的过程融合,又要把学生的职业思维观念和实操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心。为此,从建筑装饰制图与识图技能要求和学生的学习规律特点出发,结合当前学生手机媒体学习需要的特点,可依次设置为“(1)认识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2)根据三维立体绘制二维平面投影图”;(3)根据二维平面投影图想象三维空间立体”;(4)建筑施工图的识读与手工绘制”;(5)装饰施工图的识读与手工绘制”;(6)建筑装饰测绘”;(7)透视图的绘制”等7个学习项目。每个项目设置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在线课堂”“课后实训”“课后实训评价标准”等环节。其中,“在线课堂”主要借助二维码扫描功能,结合微课视频、课件等课程素材,便于学生对于学习重点和关键技能的学习掌握;“课后实训评价标准”则可以满足学生对实训完成情况予以自我对照评价、验收强化。在编写形式上,力求采用大量的图片加注解方式,直观明了地突出“实用的制图知识与技能”,以方便学生阅读与理解,更突出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结语
   自2014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发展职业教育信息化相关文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等陆续发布。坚持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支撑和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编写合适的建筑制图立体化教材,并以此为媒介,探索更为有效的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是提高高职装饰专业教学质量的必然。
   参考文献:
   [1]章金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一体化教材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7(1).
   [2]郑鹏飞.碎片化工程制图课程资源的建设与研究.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1(4).
   [3]王昊.高职教育立体化教材建设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6(1).
   [4]韩淑琴.微课在高职化工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5,33(6).
   [5]孟春芳.高职《建筑制图》微课建设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77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