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高中衔接视域下体育教学衔接问题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初中、高中教育中,除了日渐繁杂的文化知识的教学,体育教学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课程。做好初、高中体育教学的衔接,保证学生能利用体育课的时间来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促进身心健康,是广大体育教师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探讨了初、高中体育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方向,旨在帮助体育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课程,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效率。
  关键词:体育教学  衔接问题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c)-0163-02
  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时锻炼身体,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学校课程体系中最基础的一环。本文探讨了初、高中体育教学衔接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方向,旨在帮助体育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课程,提高高中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作为学校教学改革和体育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1  初、高中体育教学衔接现状
  就目前的体育教学现状来看,初中和高中在体育教学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体育教学的衔接。目前,我国的体育教学中,初中、高中两部分仍然处于分离态势,并没有将其教育形成一个完整体,因而在教学中出现了衔接脱节的现象。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在教学时没有考虑到其衔接性,从而导致学生接触的体育教学体系不完整,教师没有系统的掌握体育教学知识和技巧。
  2  初、高中体育教学衔接问题成因
  2.1 初中体育的特点
  初中生正处在11~15岁的年龄,在这一阶段正是身体发育的峰值期,身高、体重等各项指标迅速增加,各器官和组织也逐渐成熟,各种生理机能迅速增强,是人体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力量很好的塑造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学生学习各项运动技术和机能提供了保证。但是现在的初中教学受到体育中考的影响,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各方面压力。所以初中体育教学多以体能练习为主,每节课都是在训练耐力、速度、力量,最后的几分钟时间才能接触其他项目。那时学生已经是筋疲力尽,所以初中生对体育课非常厌恶。
  2.2 高中体育的特点
  初中阶段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体能训练,对于其他运动项目的接触时间比较少,所以只是掌握了基本的技术技能。但是他们这些项目会抱有极高的好奇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高中学生通过学习在高中阶段至少要掌握一项技能,所以高中就会开设选项教学。能够进一步的学习新的技术和提高原有的技能,就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高中阶段,学生的身体仍然处于发育的后阶段,心智相对成熟趋于接近成人,能够理解终生体育的意义,这对于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培养是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但是,高中阶段学业繁重,很多学生在面临学习压力的时候,并没有选择通过体育锻炼来发泄,而是选择了压缩体育锻炼的时间来解决,这对体育老师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3  初、高中体育教学衔接方向
  3.1 从教学目标上进行衔接
  初、高中体育教学大纲不同,但是,只有教学总体目标一致,才能保证学生在从初中过渡到高中的学习阶段中,能更平稳、更快地适应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内容的改变,因此,初、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应该一致。从初三升入高中的过渡期中,学生既具有初中生的心理不成熟的特点,又表现出高中生要强的心理特征,同时还有“边学边玩”的双重学习状态。刚进入高中生活,完全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为了保证他们能快速过渡到高中体育学习中,就要注重初三学期体育教学的课程设计。初中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以高中教学目标为参照,适当地安排一些高中体育教学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提前做好身体和心理的准备,最终更好地过渡到高中学习中。
  3.2 从教学内容上进行衔接
  初中体育教学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这给初中体育老师的体育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弹性教学,在这一阶段,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让学生接触不同种类的体育运动,挖掘学生的体育兴趣。因此,在这一目的下,初中体育教师可以进行特色教育,比如开设舞蹈教学、球类教学、武术教学、啦啦舞教学、健美舞教学等。高中阶段,在新课改要求下,高中体育以专项教学为主,专项教学是针对某一特定的体育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体育教学,各高中主要专项体育有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以及民族传统体育。高中专项体育教学的基础是初中生在初中阶段培养出来的体育兴趣,在高中阶段再针对这一兴趣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同时达到锻炼身体,分散日趋严重的高中学习压力的目的。初三年级体育老师在进行体育教育时,要注意和中学体育内容的衔接,保证学生在初中学习的体育活动可以在高中继续练习巩固,不至于严重脱节,这就可以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在高中得到延续和发展。
  3.3 从教学模式上进行衔接
  与文化知识的学习不同,体育教学利用的是以身体进行探索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输体育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年龄较小,对体育知识深入、系统的接触并不多,在升入高中以后,教学模式改变为对于某一专项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难度有所增加,初中阶段培养出来的爱好以及好感很有可能在刚接触某一专项的时候就大幅减少。因此,初三年级的体育老师在教授体育的时候,还要参考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模式,进行自己的教学模式摸索。教学模式的摸索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理论教学和运动技巧实践的结合是体育教学的理想模式。
  3.4 从教学评价上进行衔接
  初、高中体育教学的衔接是现在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连接环节。在实践教学中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这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可以实时监测学生学习成果与学习态度、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与成效、健康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评价系统,学生可以表达自身的感受,对自己知识、技术技能掌握能力进行总结。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成效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通过学生和老师反馈的信息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完善体育教学计划,从而达到初、高中的良好衔接。
  4  结语
  不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不容小觑,除了起到丰富学习以及课外活动的目的,同时还能调节学生的身心压力。为了更好地体现出体育的重要性,发挥终生体育的作用,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前的首要目的就是研究体育教学衔接问题,体育教学衔接在今后也会有更广阔的研究前景。本文经过分析以及探究,阐述了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衔接问题成因以及衔接问题的解决方向建议。但是由于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本文所提到的解决衔接问题的方向仅作为建议。优秀的初、高中体育教师在当下应该对体育衔接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在学校的不同情况进行研究,对重点的衔接内容进行改进,最大化体育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 史若延.河南省地方高校体育教学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有效衔接的问题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5,34(5):142-149.
  [2] 骆映.体育教学学生主体参与价值略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808-810.
  [3] 黄文仁,董宏伟.略论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念的培养[J].宁夏教育,2001(12):16-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94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