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作为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最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文言文,在初高中语文教学中属于相对独立的两个体系,教材编写缺乏整体性、课标要求、教材难度、教学方式和考查侧重点不同等原因导致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和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脱节的问题。鉴于此,笔者试着从教育相关部门、教师和学生三方面提出在新课标指引下,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脱节断裂;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以文雅的古汉语口语为基础,大多注重典故、音律和对仗等手法的运用,行文简练,可谓我国民族文化之根。作为初高中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文言文教学亦即成为学生阅读古文献、传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主要途径。
一、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文言文教学作为初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往往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最多,效果却比较不尽如人意,诸多原因导致了严重的“高投入、低产出”问题的普遍存在,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脱节断裂严重。主要表现在:
其一,在初高中课堂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比重大,语文教师往往在有限的课时内压缩现代文的教学,把腾出的时间用于文言文方面进行文本翻译、字词释义和诵读课文,进而进行习题训练,可谓“高投入”。
其二,虽然文言文教学“高投入”,而实际课堂教学质量却往往表现为学生在断句、翻译、重点字词上掌握差、默写错别字多;预期的提高学生审美意识、能力目标难以达成;高中教师将责任推给初中教师基础夯实不到位,进而学生普遍产生“文言文恐惧症”,可谓“低产出”。
二、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脱节的原因
首先,在课标要求方面,初中语文没有明确提出文言文作品的课外阅读,而高中则在“课外读物建议”部分提出必须阅读的篇目,在阅读量和阅读篇目的难度方面明显断层。而对于文言文学习的评价方面,初中侧重于翻译文本、重点字词的掌握和课文背诵;高中则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与古今汉语词义的掌握与在课外文言文的运用。
其次,现行使用的初高中语文教材虽然都是通过专家进行精心编修,但由于属于不同的团队,在编修理念、预期效果等的不同导致教材过分注重中考、高考的要求,对于文言文的选编缺乏整体贯通意识,导致了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脱节断裂。这在文言文选篇的数量、编排的逻辑性和长短、难度方面表现明显。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篇大多遵循先易后难、先浅后深的逻辑性,篇章一般简短、内容简单,易于学生理解;而高中则缺乏统一的标准和逻辑,选文冗长、内容复杂而又晦涩难懂,容易导致学生从初三向高中过渡时产生厌学畏难情绪。
再次,在教学方式上,由于中、高考的命题导向和考试难度系数不同,造成初高中教师缺乏文言文教学的整体贯通观念。初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教师将课上重点放于重点词义的梳理、通篇翻译后的背诵,注重文章情感与主题,一般采取讲授法,语法教学强度不足,往往忽略了学生文言文素养的培养;而高中则将古今汉语词义、实虚词的运用和选文的鉴赏作为重点,并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大量的课外文言文练习中完成书中知识点在课外文言文上的运用、迁移和掌握,注重文章主旨和体会文学价值。
另外,由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定性较差,而中考指挥棒的要求让学生独立死记硬背,独立思考能力偏弱;高中学生在逻辑性、思维能力方面逐渐增强和稳定,注重灵活运用课文的知识点,不同要求往往让学生很难完成从课内文言文向课外文言文学习的过渡。
三、新课标背景下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策略探析
(一)探寻初高中课程标准的有机衔接
首先,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考查范围内容的划定和语文教材编写的标准和影响因素,同时也是导致当前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脱节断层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课标的制定方面,必须注重提高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数量,并将阅读内容进行多样化选择,使得初高中文言文建立衔接,并将课内与课外知识能有效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其次,阅读评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在课标的新一轮改革中应注重完善文言文阅读评价体系。在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方面,须注重加强初中课标中语法、文化常识部分的教学和考查。
(二)优化初高中语文教材的选编标准
首先,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教辅工具,因此在教材的选编上首先必须注重教材编写者的衔接。初高中语文教材的不同编选团队必须充分考虑初高中学生在生理、心理发展方面的具体区别,注意整体连贯性,并在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展开交流、讨论。
其次,文言文选篇的难易程度和选编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积极性的激发,因此在文言文选篇上,可以按照不同主题进行分类,丰富多样化入选文章;同时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初三到高一的难易衔接的原则,注意文章的篇幅长短、所属朝代早晚,使得难度系数有层次地逐渐上升以完成衔接。
(三)探索初高中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
首先,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航者,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决定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初三学生经过暑假的松懈,缺少复习和加强训练,在高一新课堂之初教师应该努力建立缓冲区,安排专门课时进行初中文言文知识的复习、巩固,并要求学生加强诵读,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以利于对文本的解读。
其次,注重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正确使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由于文言文在内容、写作手法、表达技巧、文言句法等形式方面可能具有相关或相似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注重语法教学。由于中高考考查内容的差异,初中阶段往往忽略语法教学,与高中阶段的注重语法知识形成强烈的断裂。因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应该加强语法知识的教学,并适当对学生进行训练,以适应高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
(四)端正学生学习方法与习惯的衔接
初中学生为应付中考,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大多是个人进行诵读,对于考查的知识点如重点词义和文本死记硬背,被动学习明显,而且缺乏团体合作学习。而高中由于文言文选篇篇幅冗长,相对晦涩难懂,学生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多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灵活使用文言知识,使学生逐渐向主动学习转化。
总而言之,初高中文言文教学在现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衔接情况尚不容乐观,需要身为一线教师的我们积极探索相关有效策略,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孟存.初高中文言文教学断层成因分析[J].学周刊,2018(1).
[2]冉明远.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探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30).
[3]智惠.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系统性研究[J].学周刊,2016(7).
[4]徐佳. 初高中语文学习“断层”及解决策略研究[D].长 沙:湖南大学,2017.
(编辑:龙贤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20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