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育家国情怀,彰中华魅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使立德树人理念深入人心,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不仅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基本活动,同样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积极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关注学生的文化意识、民族自豪感与国家荣誉感等高尚品德的健康发展,以便切实优化高中生的学习成长。从突出历史知识的家国情怀理念、组织丰富的历史实践体验、根据学生思维意识渗透家国情怀教育三个角度来分析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实现家国情怀教育。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策略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关注的是本学科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反复背诵历史知识,以便根据一些关键词去调动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知识,由此展开历史分析。但是,现在的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记忆活动,还应关注学生的历史认知与历史情感,会从知识、能力与思维品质等多个方面去考查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也已经明确将“家国情怀”作为基本的教学内容,希望高中历史可以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就必须要积极渗透家国情怀,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做好充足准备。
   一、突出历史知识的家国情怀理念
   历史反映的是国内外的悠久历史,也体现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智慧与文化精髓,本身就是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资源。比如,我国古代的四大科技发明可以彰显出古人的科学智慧与创新意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与文学作品又可以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风土人情與人文思想。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发与利用历史知识所包含的家国情怀思想,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家国意识。
   就如在“‘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展示了现代社会孔庙、孔子学校的创办现状,让学生意识到儒家思想到现在依然有着巨大影响。这就促使学生对儒家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所以笔者便利用“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一教育思想导入了本课知识,让学生懂得儒家思想是十分先进、实用的。借此,学生则可积极探究儒家思想的发展史,梳理“百家争鸣”时期各个流派的主要观点,懂得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强大的。再如,在“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教学中,笔者也利用一些考古资料客观展示了古人的手工作品,如薄如蝉翼的古代服饰、技艺精湛的瓷器花瓶等等,让学生大为赞叹,也为古人的创造力感到震撼。
   二、组织丰富的历史实践体验
   客观来讲,高中生对历史知识的认同感、代入感并不强,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与历史环境的差异十分显著,影响了学生家国情怀的形成与发展。对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响应新课改所设计的“综合与实践”活动来组织丰富的历史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历史文化环境中,使其自觉接受环境熏陶与启发,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
   就如在“音乐与影视艺术”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系统地为学生梳理了音乐、影视艺术的发展史,让学生直观认识了这些文学艺术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本班学生都很喜欢看电视、听音乐,所以笔者就鼓励学生以我国传统音乐为主题,积极探究音乐文化。比如,有的学生很喜欢以我国古诗词改编的歌曲,比如《阳春三月》《西出阳关无故人》等等,学习了这些传统音乐优美、婉转的乐调与旋律。有的学生则很喜欢我国古代的乐器,如箜篌、古筝、笛子等等,专门整理了一些乐谱,反复聆听。通过综合实践,本班学生都积累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喜欢上了我国传统艺术。
   三、根据学生思维意识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基本处于稳定发展时期,他们不再是单纯接受师长指导的孩子,而是有着独立想法与人格的青少年,所以能够对各个历史知识进行批判性解释。对此,高中历史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说、多想,认真观察学生的思维意识与情感取向,由此切入教师指导,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其对本民族优秀文化产生高度认同、骄傲与自豪的感觉。
   就如在“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科学技术发展史,而有不少学生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是十分先进的。对此,笔者就整理了我国“建国”以来所取得的科技成就,比如航空航天、网络科技等等,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即便我国的科学技术起步较晚,但是已经在整个世界处于前沿位置,而且还多次创造世界科技奇迹,据此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其为中华民族之崛起感到骄傲与自豪。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是为了从根本上优化学生的思想意识,确保学生受益一生,也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事业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积极渗透家国情怀教育,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刘芳.立足家国情怀谈高中历史教学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6):46-47.
   [2]杨春.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入家国情怀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45-46.
  编辑 温雪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10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