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初中地理是向中学生普及地理常识,帮助学生了解地理概况的一门学科。当今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初中地理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层面,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地理素养。这是在我国贯彻落实以德树人的重要标志,需要地理教师将这一教育理念渗透到底。从分析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特征开始,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发展核心素养,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来说,我们采用结合材料教学发展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联系区域地理数据发展学生区域认知素养,与利用网络地图等先进教学手段发展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充满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发展了核心素养。总体来说,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我们采用的是课本知识与现实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带动学生去观察、学会审视地理知识,从生活中学会地理,从而发展其核心素养。
   一、结合材料教学发展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我们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互联网搜集了大量的相关材料为学生印发,利用材料教学发展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课本与材料的结合,掌握了理论知识与第一手的现实资料,使课内知识得以在现实中应用。例如在《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就为学生搜集印发了“巴西砍伐亚马逊热带雨林,对全球气候造成重大影响”的材料。根据材料的学习与课本知识的获取,我们为学生解读人类活动时时刻刻影响着自然环境,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这次材料教学,我们还重点对巴西如何实现人地协调进行了探索,最终得出巴西应妥善保护亚马逊雨林、为世界的气候环境作出贡献的答案。
   二、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地理知识讨论,发展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地理的基本思维,学生运用综合思维看待地理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辩证地解读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就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讨论,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例如我们在《紧缺的水资源》一课的教學中,就展开了这样的讨论。首先,我们组织学生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全国各地水资源的短缺情况,经过学生的介绍我们发现我国的水资源短缺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方,而且农村的水资源比城市更为短缺。之后我们重点进行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说出自己对“南水北调”工程的理解。在讨论中,我们解读了“南水北调”的战略意义,使学生能够利用综合思维正确认识“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作用。
   三、构建初中地理知识系统
   地理知识系统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当努力构建初中地理知识系统,对初中地理知识进行有机整合,细分梳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初中地理知识,为学生建立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进一步培养初中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例如:在《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板书或者多媒体课件,将教材中所有知识点系统地梳理出来,可以用树状图或其他方式,将知识清晰地梳理在黑板上,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自然特征与农业》中所有的知识点,进一步完整系统地学习,而且可以让学生掌握归纳知识的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完整有效的总结,进而熟练掌握所学知识点。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点的总结能力,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点的分析能力及判断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得益于在实际生活中对多种地理知识与地理资源的应用。学生经历了这种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的教育,他们更多获得的是利用在课堂学习中培养的思维角度,去重新审视身边的具体事物,从而获得新知的能力。当然,这种能力不仅局限于地理学科,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之后,会对他们其他各学科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发展和促进作用。将课本知识变为身边有趣的地理常识,使学生能够在跟随教师一起动脑的前提下,产生更多的关于地理学科的独立见解和认识,最终获得更好的学科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建文.应用数字星球提升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2017(4).
   [2]卢维兵.谈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J].写真地理,2016(9).
  编辑 郭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26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