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漫谈美声教学中表演技巧的培养方法与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音的发声具有极强的技巧性,在美声唱法教学中学生会反映出各种问题,这要求教师针对具体的问题制定出科学的措施,帮助学生们合理的运用演唱的技巧。本篇文章以美声唱法中表演技巧的培养为方向,探讨在美声教学中表演技巧培养的意义和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美声唱法 教学 高音 问题 解决方法
  通常来说,美声唱法的声音非常明亮通畅,音色上也很自然纯净,所以要求学习者进行大量的系统性技巧练习。在音乐表现形式中,人声是一种独特的“乐器”,相比于其他的乐器,它有着不可复制性。从声乐领域来看,对于声种的界定具有多种类型,比如男低音、男中音、女低音、女高音等,从美声唱法教学角度来看,高音还被赋予了戏剧性和抒情性等不同的特征。美声唱法直白来讲就是美妙悦耳的歌唱,它因为运用了科学的演唱方法,呈现的歌唱效果有极高的审美意义。
  一、美声教学中表演技巧的培养意义
  意大利是美聲唱法的起源地,随着美声的不断演变和发展,逐步进入我国。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美声唱法中的高音在声音上突出朦胧感,而且轻柔且明亮。随着发展,美声教学中强调对声音的自我控制[1]。目前,我国教育中对美声中的高音强调声音观念的正确认识,即在演唱表现的过程中,始终达到一种松弛有度的效果,充分体现出音乐的美感。为了避免学生在高音练习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要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声音观念,选择优秀的高音艺术歌曲,并且巧妙地进行范唱,使得学生能够对发声的方式有正确的认识。
  1.正确发音的有效途径
  美声歌唱尽管有一定的技巧,但必须以自然为前提条件。很多初步进入高音的美声练习者,通常缺乏正确的训练心理状态,速成的追求会引发声音难以闭合的问题发生[2]。而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学生练习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发音认识,发声的相关动作非常夸张,如果长期没有改正,喉咙附近的肌肉形成一种错误的意识,以至于学生不能正常发音,声感变得松散且没有力度,在音色上更是缺乏良好的表现力;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在发音中侧重音色的厚重和圆润,以至于忽视了科学的技巧,个人存在对美声的错误理解。使得自身的音量条件难以有效运用,音色生硬,且缺少美感。
  2.锻炼气息的必要条件
  “锁喉”是一种相反于喉咙张力过大的问题,这种现象是声带运用过多所造成的,由于经常性地损耗喉咙周围的组织,声音会逐步空乏无力,实际歌唱中紧绷的状态使得发出的声音缺乏圆润优美的音色。锁喉的问题除了会制约音色的表现,同时也会影响声音和气息的结合程度。在美声高音的练习中,这种问题最容易出现在初期阶段,如若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科学的呼吸方式,而且无法达到腔体共鸣的状态,那么很容易出现锁喉的状况。气息对于任何一个高音歌唱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要注重呼吸的基础性练习[3]。
  3.保证音色的基本前提
  对于美声来说,向观众传递出的美妙、浑厚的音色基本上是真假声的融合,如若没有达到巧妙的衔接,音色会呈现出过虚或者是过实的效果。一般来说,高音在实际演唱的过程中都需要随时切换真假声,但是很多学生在实际切换是缺乏自然性,衔接点表现地非常明显,存在严重问题的会有卡壳声音发出,这对于歌曲整体的音色和表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找到准确且适宜的换声点,且没有进行有效且科学的练习。特别是一些初期学习美声高音的学生,实际演唱中多次运用真声,导致切换假声时无法准确把握好衔接点,自身难以构建出恒定的中音区,所以声音没有立体感和浑厚的美感。
  二、美声教学中表演技巧的培养方法
  1.实施科学化的气息练习,奠定美声基础
  气息是美声唱法的基础,练习者如果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很难在歌唱过程中保持长久的耐力。在美声唱法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气息的练习,为今后的歌唱能力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是对科学呼吸方式的明确,其中最为常用且被认可的方式是口鼻同吸法。实际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寻找到恰当的“惊吓感”,如同人体受到惊吓过后,一瞬间个人的身体就会产生高度的紧张感,这会导致腔体快速被打开,这个时候口腔烟腔也同样会达到一种松弛的状态,气息由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被充分吸入腔体内部[4]。这种将腔体快速打开的方式对于高音的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在演唱高音的时候,借助这种练习,可以迅速将自身的状态调整,在歌唱中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其次,在学生掌握科学的呼吸方式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练习气息的流动性,这一目标的实现可以依靠叹气的感觉来实现。即当学生充分吸入气息之后,借助叹气的形式带出字词。对于这一方法的练习可以层层递进,初步运用说话的手段练习,紧接着,融入音高以及母音等实现发生的进阶练习。
  2.注重规范化的发声练习,灵活控制气息
  当学生明确科学的呼吸方式以及流畅的气息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练习呼吸的发声,确保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能够轻松地控制气息。这种发声练习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U母音的练习,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不但提升练习的难度,初期进行三度延伸,然后上升到五度音阶。在美声唱法的高音中,与其他的呼吸发声练习方式相对比,U母音易于学生发音,不断地练习中,学生可以在短期内将口腔和咽腔打开,从而以较佳的状态进入美声练习中;其次是哼鸣的练习,这需要学生借助基础性的呼吸方式,将胸腔和咽部打开,从而使得气息能够舒畅地到达腰腹部,然后平缓地将气息输送出去。要注意的是,哼鸣练习中,学生需要保持多个部位的放松状态,包括咽喉、下巴以及口腔,而且在哼鸣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探究,使自己能够灵活控制气息,同时可以准确找到个人体内存在共鸣的方位[5]。
  3.开展中音区的音域训练,强化美声能力
  美声中音区的训练将决定高音的正常发挥,所以在美声唱法教学中,训练中音区是必要的基础性教学。从歌曲的实际发音来看,运用高音的比例很少,很多的高音都在中间的区域内,为了帮助学生在歌唱是拥有稳定的气息,灵活掌控腔体,并且达到良好的共鸣状态,需要特别进行中音区的音域练习。具体练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结合气息和发声,当演唱的时候自主掌控气息呼入和呼出的感觉,对个人发声的位置有清晰的了解,以此流畅地进行气息的运用。通常高音需要有良好的表现力,那么需要学生不急于求成,长期练习多种技巧,以求能够使腔体达到良好、稳定的状态,要特别避免着急训练导致的锁喉等问题出现。另外,在日常的练习中,关于气息的稳定、音阶的过渡等方面,要为学生讲授一定的技巧,进而加强积累练习。比如说借助意识转移或者是想象的手段,促使喉部肌肉能够分散,推动声音顺畅发出,同时可以根据学生发生的差异性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寻找到最适宜个人的发声点[6]。而在共鸣状态的练习上,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划分,即划分为偏高音区和偏低音区两个模块进行练习,促使学生能够在对比过程中得到强化,切换声音的过程中可以准确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形式。特别是在衔接过渡音区时,教师要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聆听和辨别等练习,从中发现真假声的感受,在气息上懂得调整,并同时可以统一音色,歌唱时控制好真假声的比重。最后,为了能够更好提升学生的高音能力,引入多种世界著名高音的作品,引导学生反复揣摩,仔细聆听,从中发现优秀歌曲家对过渡音区的控制技巧,深入体悟体内声音流传的方式,以此来完善个人在真假声上的练习,逐步实现自然过渡的技巧。
  结语
  综合来说,美声唱法中高音常存在的问题包括运用声带过多,导致喉咙肌肉压力增加;喉咙张力超过正常要求,存在生硬表现,以及真假声难以顺畅衔接,音色缺乏立体感等。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高音发声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气息和呼吸上进行正确的练习,对个人的声音进行自主的控制,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体态,在反复的练习中,掌握高音发声的技巧,从而在美声歌唱中传递出优美、动人且圆润的音质和音色。
  参考文献
  [1]刘瑾怡.美声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研究——评《美声发声方法教与学手记》[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11)
  [2]焦静.简述美声教学中表演技巧的培养意义与具体方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5)
  [3]路广宏.浅论高校美声教学中民族声乐作品的应用价值[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26(01)
  [4]邓蕊.浅析美声教学中学生基本功训练及教学效率提升策略[J].北方音乐,2016,36(07)
  [5]宗师,耿学刚.美声教学实践中借鉴原生态唱法的思考及其对策分析[J].北方音乐,2015,35(02)
  [6]张沛芳.情感是歌唱的灵魂——情感在美声教学中的重要性[J].今传媒,2011,19(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67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