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中化学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虽然在新课改下,作为化学老师尝试了很多创新教学方法,总结了一些从知识、能力等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方法,但是就目前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来说,依然值得研究出更加有效的策略,来推动高中化学教学发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多元的学方法。重视化学实验实践,促进学生理解和学习。实行多样化的评价,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改革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策略新课改的不断推行,给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尽管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现行高中化学教材相对于原先教材的难度明显有所降低,但是对老师却提出了更高质量的教学要求和更具挑战的创新教学。显然,这要求老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本着教学相长的目的,在教学中不断的扩充自己的知识,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并积极探索出一条更适合新课标和新时代学生的教学道路,使其为当下高中化学课堂增添活力,促进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一、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多元的教学方法
  新课改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创造多元化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多元一体,唤醒学生化学思维的教学目标。那么,何为多元化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呢:其一,兴趣教学法。老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感受科学实验所带来直观感受,让学生通过生动、直观,且能逐渐靠近化学理论知识的实验过程中,发现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满足新课改的教学的要求。当然,老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诱导学生进行良性竞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其二,探究教学法。新课改要求,学生是课堂的教学的主体,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通过练习或实验,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显然比传统老师一味地灌输更有效;其三,结合多媒体教学。化学由于它的特点,它的一些知識点比较抽象的,传统的教学学生很难理解,因此老师要大胆结合多媒体技术直观、生动的手段,把这些抽象事物可视化、具体化,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且接受。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既能有效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重视化学实验实践,促进学生理解和学习
  素质教育背景下,各个学科要求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新改的高中化学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这不但充分显示了化学较强的实践性,也说明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与学习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实践探究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参与进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事实证明,化学实验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精力和时间到化学学习活动中。当然,为了实验的有趣性,准确性,科学性,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方案的设计中,让学生通过亲身操作、观察、记录,到处理数据、探索结论等过程,加深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而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
  三、实行多样化的评价,促进化学教学
  传统检验高中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成绩,对于学生平时的表现,学习能力以及老师对课堂的掌控等漠不关心。显然,这种评价方式不但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价值观,甚至也会影响老师的教学的积极性,使老师对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素质教育要求产生错误认识。所以,化学课堂的教学评价要多样化,要摒弃以成绩为标准的认知和评价标准,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平时在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实验前的准备是否充足,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实验过程中与团队的合作是否协调以及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是否高涨,等等。这种和新课改相配套的教学评价标准,才能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才能使评价结果更合理化、人性化、科学化,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推动化学课堂教学的发展。
  总之,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作为高中化学老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尽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模式,营造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调动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银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相关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08) :168.
  [2]吕萃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转变[J].西部素质教育,2016,(05) :1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04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