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声乐理论在现代声乐教学和演唱中的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曲唱美学和声乐演唱理论的记载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大规模形成于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之后,散见于诸如《梦溪笔谈》《礼记·乐记》及《乐府传声》等古代典籍之中。如“丝不如肉”“绕梁三日”“字正腔圆”等一些精髓的论点,仍对现代声乐的教学和演唱具有举足轻重的理论支持和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中国古代;声乐理论;声乐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224-02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思潮东进的加快,西方声乐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也被大力引进我国中、高等音乐院校。直到近年来,才逐渐有更多的声乐教育家开始将西方声乐理论体系与我国传统声乐理论做横向对比研究。虽然西方声乐技术理论系统,但始终停留在单纯的技术层面;而中国古代的声乐理论典籍中不仅记载了浩如烟海的古代优秀歌曲诗词和声乐艺术体裁,而且对歌唱的审美情趣和歌唱技术的论述和诠释也比现代声乐理论更加精炼和准确。
一、中国古代声乐理论是文艺发展的产物
(一)中国古代声乐理论的发展
中国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文化,声乐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秦朝开始声乐理论便开始有所发展。我国的声乐最早起源于戏曲、民歌等传统音乐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声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逐渐形成了现如今的声乐理论模式。即使现代声乐教学已经逐渐成熟,但是中国古代声乐理论仍对现代声乐教学和演唱有着重要的影响。
1.古代声乐发展初期
在最初阶段音乐主要以乐舞的形式存在,声乐艺术还未形成一种实际的形式,所以在声乐理论中还没有发展。直到秦汉时期,声乐理论才开始有所记载,但是由于并未普及所以大多以散论的形式存在。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子汤问》中曾记载“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这句话指的是声音洪亮,穿透力强。我国开始出现于古代声乐相关的论述是从《乐记》开始的,并且其中的一些声乐理论对后来的声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乐记师乙篇》中曾对声乐理论做出了这样的记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钜,句中钜,累累乎端如贯珠。”这一段记录直接表达了声乐演唱的正确形式以及对演唱者的要求。在古代声乐发展过程中对声乐影响最大的便是汉朝乐府的成立,这使很多声乐理论能够更好地被收集、收藏起来,音乐机构的建立为音乐发展提供了底气,音乐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因此到汉朝时期声乐理论开始注重音乐与感情之间的关系。
2.古代声乐发展成熟期
纵观古代声乐发展史我们会发现,魏晋、隋唐时期,古代声乐处于逐渐成熟期。在魏晋南北朝相和歌辞、清商大曲开始逐渐流行,从流行的声乐中我们会发现,在这一时期人们逐渐开始注重声乐中情感的表达。到后来的隋唐时期,由于经济以及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所以古代声乐艺术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声乐理论也逐渐走向成熟。隋唐时期人们开始注重对气息以及声情方面的处理,这一阶段也是古代声乐发展的重要阶段。
3.古代声乐理论成熟期
到宋、元、明、清时期古代声乐理论已经彻底成熟,声乐地位在不断提升。在该阶段音乐爱好者开始注重声乐的配词,注重歌词代表的意义。这一时期声乐逐渐发展到了更高的层次,人们开始注重音乐审美。宋朝时期很多与声乐艺术相关的人开始注重演唱者的咬字问题,并对声乐演唱中的咬字问题进行了理论总结。沈括认为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应该吐字清晰、圆润,将字融入声音中,这是古代声乐的演唱理论。到元朝时期开始注重声从于字,并且在这一时期产生了第一部声乐演唱方法的专著,即《唱论》。《唱论》不仅对当时的声乐有着很大的影响,对现代声乐演唱也有着较大的教育意义。到后来的明清时期则是对声乐理论的细化完善。
(二)中国古代声乐理论的分类简述
有关中国古代声乐理论(唱论)的记载由来已久,从先古时期的“诗、乐、舞”三位一体的音乐形式,到随之诞生的“风、雅、颂”“乐府诗集”及明清“俗曲”等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形态,几千年的文字记载了无数的传统美学和声乐技术理论,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类。
1.歌唱美学类
中国古代声乐理论中对声乐审美观念有丰富的论述,更有人在研究古代典籍之时,发现中国古代的声乐理论中有“人声至上论”之说。先秦之时“贵人声”“登(升)歌下管”“歌以咏德”等观点都体现出古人推崇“人声至上”,认为人声是音乐的本质。更有提出所有的丝竹乐器都不及人声之美,而且把“人声”称之为接近自然的音色。
2.歌唱技术类
在歌唱技术上,中国古代声乐理论有大量的论述和记载,但都零散记载于各类典籍之中,并未有专门的论著介绍歌唱技术理论。例如在歌唱语言与音质美的追求上,有明代魏良辅论著《曲律》道:“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声中无字,字中有声”也是对声乐艺术中语言和唱腔的论述。
二、中国古代声乐理论在现代声乐教学与演唱中的体现
西方声乐教学体系的建立较之国内早了几百年,相对于国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成功的范例,而国内声乐教学体系至今尚未完全成熟。中国古代声乐理论虽然有丰富的文字记载,但是由于语言的苦涩难懂,古代人只在乎意会少于言传,令这些典籍处在不被现代人重视和钻研的境地。 在中国古代声乐理论中不乏对歌唱气息的论述。清代陈彦衡在《说谭》中提道:“夫气者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显然,古人已经把声乐演唱时气息对歌唱的支持、用气方法对声音的影响分析得如此细腻、透彻。更有唱论著作中总结“换气、偷气、提气、歇气、缓气、收气,爱者有一口气”以及“音断意不断,字断气不断”等歌唱呼吸原则。虽然它们没有提到西方教学体系中“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法,但是对气息的控制和运用所产生音色的差别却已有详细的区别。
汉语声乐艺术中“字正腔圆”“依字行腔”是我国古代声乐理论保留下来的经典论点。此外,前文提到的《曲律》道:“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另外,在咬字部分的清晰准确,字音的清浊之分和口形的变化要求上,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要求:“腔必真,字必正……字有唇喉舌之异。抑分轻清重浊之声,必别合口半合口之字。”后人由此总结出汉语言的音韵规律“五音”“四呼”,在声乐艺术语言咬字规律上讲究“出声”“归韵”“收音”。且“收音”技巧中有王德晖所著《顾误录》中强调:“一字唱完,须交代清楚,再唱下字,方是本字之音。如出而不收,张而不闭,是仅有上半字,无下半字,欲其入听,不亦难乎?”很明显,中国古代声乐艺术就在追求吐字清晰,字字干净,不拖泥带水,语气得当,感情充沛。就美声唱法的发源地意大利的语言来说,虽然意大利语的元音只有“a、e、i、o、u”五个,但是同样要求辅音短促有力,元音饱满、明亮。在发声和歌唱时也需要达到“音律平正,音序均匀,发音清晰,音调和谐,发出的声音柔和而浑厚,音色优美……”
声乐的艺术借助语言进行传播。语言作为一种媒介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在现代声乐教学中,更多的教育者注意到“字正腔圆”和“依字行腔”的歌唱标准,它们在我国高等院校声乐教学中被反复要求和着重训练。虽然只有精炼的只言片语,但是却包含了大量的声乐技术和审美要求:“字正腔圆”对语言的“出声”“归韵”和“收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出声”时间短促,发音有力肯定,快速过渡到韵母;“归韵”要求气息通畅,母音响亮,歌唱时时值拉长,保持口型;“收音”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甚至只是一个交代而已。“依字行腔”则是对音色提出的审美要求:“四声不得其宜,则五音废矣”“音音归正,字字了结”,还有“惟腔与板两工,唱得出字真,行腔圆,归韵清,收音准,节奏细体乎曲情,清浊立判与字面,久之娴熟,则四声不召而自来,七音启口而即是,洗尽世俗之陋,传出古人之神,方为上乘”。
三、中国古代声乐理论对现代声乐的意义
自先秦以来,我国的声乐艺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从夏禹治水之时听到的只有节奏和音高的情歌“候人兮猗,候人兮猗……”开始,经历了周、商及元、明时期的逐步发展,再到隋唐之繁盛。就声乐艺术形式和技术能力而言,古人已经开始从审美上去看待它们不同时期的艺术价值了。随着元、明时期的到来,声乐艺术已经逐步开始以戏曲和曲艺的声腔艺术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和形式了,而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古代聲乐核心理论形成的主要时期。
现代声乐是以“字正腔圆”“依字行腔”为审美指导原则的,它们遵循着我国古代声乐理论中“出声、归韵、收音”的规律,按照“音韵十三辙”“五音”“四呼”的方法充分发挥韵母的共鸣作用,最终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声乐艺术和技术理论的发展是一种客观规律,由整个社会发展所决定,现代先进的声乐技术和声音理念正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古代声乐理论是我国民族艺术文化的瑰宝,不仅在声乐艺术和理论上有丰富的记载,在艺术审美、艺术品德、艺术情怀及价值取向上有深厚的积淀,这些是现代声乐所不能舍弃的宝贵财富。
四、结论
歌唱艺术根植于广袤的社会土壤,是人类自诞生便具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随之形成的声乐艺术理论典籍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也记载了我国自古以来的优秀审美观念。虽然现代的声乐艺术与现代医学、物理声乐、美学、语言学及社会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中国古代声乐理论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和审美观念的集成,它们不仅在声音技术要求和审美情趣上对现代声乐技术有指导意义,更在人生哲理、道德修养上对现代声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才能更好地为现代声乐的发展做好服务,这也是现代声乐遗失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傅惜华.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
[2]彭晓玲.声乐基础理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乔新建,冯建志,何军.声乐艺术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田玉斌.谈美声歌唱艺术[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
[5]张晓农.中国古代声乐艺术[M].北京:中华书局,2003.
[6]余虹.中国古代声乐理论的研究述评[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增刊).
[7]朱惠华.道可道,非常道:辨析中国古代声乐理论的现代意义[J].艺苑,2011(4).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