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心理因素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扬

  摘 要: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控制下进行的,歌唱者要唱好歌,除了嗓音条件与技术要好之外,良好的心态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举例分析声乐演唱中心理因素的作用,从心理、生理、技能等方面详细论述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并通过声乐的情感体验、技能、技巧的训练,以及长期的经验积累,有针对性地解决不良的心理因素对演唱者产生的消极影响,指出自信轻松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演唱技艺的发挥,使歌唱者演唱达到完美境界。
  关键词: 声乐演唱 心理因素 作用
  
  一、声乐演唱中的心理因素
  在声乐教学中,很多人比较重视歌唱的发音技巧和音乐的处理,认为歌唱者具有全面的艺术修养、娴熟的演唱技巧和完美的表现力就足够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心理因素对歌唱起到的作用和影响。良好的心理因素,是一个歌唱者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歌唱艺术实践证明:一个伟大的歌唱家,除了具有天才的嗓音和卓越的技术外,心理素质占极其重要的地位。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心理素质关系到人的实践能力,因此,歌唱时心理素质对声乐的训练和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重视。例如:一些初次登上歌坛的人,在台下练习的时候唱得很好,一上到舞台就紧张得不能自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怯场”。平时考试的曲目,自己往日练得滚瓜烂熟,在考场上一站却偏偏会“卡壳”,经常出现心跳加速、身体僵硬、腿打哆嗦、气息沉不下去的现象,甚至脑海一片空白或忘词、跑调等,这些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初次登台者的身上,有些专业的演员在重大的演出时,也有类似的紧张情绪和失控的心理现象发生。
  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学生歌唱欲望强烈,不论是练声还是唱歌都充满表现的欲望。他们敢于在舞台上表现自己,不论在什么场合都能够随口唱出,而有的学生恰恰相反,他们缺乏这种表现的欲望,一听说上台提前好几天就开始紧张,导致无法自如运用平时掌握的唱歌技巧和方法,这就反映了两种学生在歌唱时的不同心理状态。因此,一个演员或是一个学习声乐的学生在歌唱中的心理因素对演唱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声乐演唱中产生不良心理因素的原因
  1.心理方面
  歌唱艺术特点之一是让人观看和欣赏的,因此,观众与演员是声乐演出活动的两方面,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到的大都是观众人数越多或者欣赏者的水平越高而对歌唱者造成的影响,也就是对歌唱者情绪和情感的影响,情绪和情感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上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歌唱者的情绪:喜、怒、哀、乐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发声与演唱,即使发生状态很好,但心理的情绪异常,也很难把握好歌曲,使良好的技能受到制约。歌唱者在演唱时受到观众的监督,所有的观众在欣赏时都会对歌唱者的心理产生刺激,使歌唱者的情绪波动,从而导致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
  歌唱(特别是独唱)质量与歌唱者本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歌唱者通常在想到演出快来的时候,就越发地紧张兴奋起来。这种兴奋往往会随着音乐会的开演时间的紧迫而愈加强烈,以致出现“紧张”这种不良心理,歌唱者还会受到演唱的地点、级别、范围的不同而产生“紧张”心理,如农村、地市、全国、国际性的演唱、比赛。级别越高,范围越广,对歌唱者的刺激就越大,产生“紧张”心理的可能性就越大。
  还有意外的刺激,如在比赛前收到自己家中的急电或者精神上受到意外事件的打击,都可能导致歌唱时不良心理的产生。
  2.生理方面
  一般在演出前,以下几方面因素对歌唱者的心理造成影响:首先在饮食方面,“饱吹饿唱”,这句话并不是说歌唱者在演出时得饿着唱歌,而是在演出前吃得不要过饱,吃得太饱会对歌唱者的身体产生影响。还有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喝酒、吸烟或者吃太过油腻的东西都会使咽部生痰,妨碍发声,从而使心理产生变化,并且在演出前后的十五分钟内不要喝太凉或太热的水,否则可能造成上台前短暂性的“失声”。其次是在登台演出前必须保证睡眠时间,不要做太多的剧烈运动,因为睡眠不足,血液里面的酸性成分增多,肌肉容易疲劳,特别是喉肌和声带反映最为明显。学生在上台或考试前对环境、水土不服等,都会有极其不适应的感觉。最后是气候方面的影响。冷热的温差容易使歌唱者身体发生变化。身体着凉后,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降低,这时鼻腔、鼻咽腔、咽腔及口腔黏膜上的致病细菌快速繁殖并分泌霉素,就会引起感冒、鼻炎、声带水肿等症状,从生理、心理上影响演唱。
  3.技能方面
  (1)基本功打不好,演唱难度较大的曲目。
  歌唱者在平时练习不扎实,在演唱难度较大的曲目时对作品的高音把握不准或者对唱高音的气息保持不够,唱到高音就想躲,这使演唱者产生未唱就先怕唱的心理负担。
  (2)歌唱者对演唱的曲目熟练程度不够,准备不充分。
  歌唱者没有吃透作品,加上平时记谱记词不认真,粗心大意,甚至在演出前一两天才去背词,没有真正理解曲目,导致思想上不能完全投入演唱中,一受到外界的干扰,就产生心理压力。
  4.物理方面
  (1)外界声音的影响。
  正如在一场音乐会中正好有一个能力很强的演唱者在你上台之前演唱;演唱时观众的掌声、喝彩声、伴奏的声音过强或者过弱,演唱时剧场音响的反馈,以及观众情绪沸腾要求演唱者再唱时,都可能使演唱者紧张,从而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
  (2)舞台灯光的影响。
  歌手在登台演唱时,舞台上的强烈光线有刺激作用,大型演出的灯光数目多,热量很大,照射的时间长了容易使人心力疲倦,甚至使人心力衰竭。
  上述四个方面所表述的是声乐演唱中产生不良心理因素的原因,不良的心理因素对声乐演唱和学习的消极影响,它们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对歌唱者产生刺激,当然这些原因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改变的。
  三、如何克服演唱的紧张心理
  1.歌唱者声乐技巧的训练
  歌唱者在观众面前演唱时容易激动,即使是著名的歌唱家也在所难免,但他们声乐艺术演唱水平高,保证了演出时的激动不会妨碍到他们大脑皮层中的神经活动过程。中国戏曲界流行的一句话“艺高人胆大”具有深刻的道理,只有在声乐上具有充分的实力,歌唱者才能产生强烈的演唱欲望,并使整个身心得到最大的放松,满怀信心地走上舞台。因此歌唱者应先在声乐技术、技巧方面狠下工夫,为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
  2.演唱和比赛前的准备和调整
  对于演出或比赛者来说,演出和比赛前是最紧张的阶段,也是最容易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的时刻,所以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和调整。
  首先,对于演出或参赛作品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新的作品,一定要唱熟,熟记歌词。熟悉曲目的同时,自身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其次,在演出和参赛前最好不要听前面的歌唱者的演唱。否则容易产生压力,不管前者唱得如何,都会对自己产生一种刺激,使自己紧张。
  最后,有意识地转移歌唱者的兴奋点,可以做一下深呼吸,使气息和心跳平静下来,保持大脑清醒。
  3.注意平时的训练和培养
  (1)克服自卑和怕羞心理。
  在心理学中,自卑和怕羞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在声乐学习中诱发自卑及怕羞心理的因素很多,如嗓音条件、身体条件、心理素质、学习方法、演唱能力等。嗓音条件的确有天赋之差,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再努力也赶不上。这样只会作茧自缚。要摆脱自卑感,就必须先克服自卑和怕羞心理,应从培养意志力,培养强烈的欲望,抓紧充实自己和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等方面着手。
  (2)加强意志力的培养。

  坚强的意志行动是排除紧张心理有力的法宝。我们要沉着,有自制力,多接触与声乐活动相关的事物,锻炼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克服情绪的干扰,提高艺术修养,培养从事艺术事业的情操,增强声乐学习的动力。实践证明,意志坚强、大胆泼辣的演员,登台演唱不但不会怯场,反而比平时发挥得好。意志薄弱、胆小如鼠的人表现则相反。心理学指出,意志过程是人能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过程。演唱的意志过程是演唱者对心理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3)演唱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歌曲,树立正确的演唱动机。
  在学习声乐中,要注意师生的密切配合,摒弃好高骛远的思想,在自己基础没打好的时候,千万不能勉强演唱不能胜任的歌曲,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选择曲目。还要树立正确的演唱动机,不要计较个人得失,而是将自己努力排好的节目精心、认真、声情并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得到艺术的享受。
  (4)集中演唱过程中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演唱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它要求演唱者调动自己的全部精力,把平时所掌握的发声技巧、创作智慧、热情和才能,全身心地专注于歌唱者的演唱中,从而完成对歌曲作品的演唱。
  4.加强舞台的实践
  舞台经验的积累要经常与老师和其他学生交流,从而吸取他们的舞台经验。交流就像一面镜子,通过交流能够找到自己某些方面的欠缺,能够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演唱水平,只有这样才会有长足的进步,才会在今后的演唱中不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还要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出活动,加强舞台感的体验,提高自己表现歌曲内涵的能力,特别是在一些带有娱乐性的场所中进行表演,较为轻松的气氛和快乐松弛的环境会缓解表演者的紧张情绪。一般在上台之前,要稳定自己的心情,体会自己练声的感觉,心里默唱要演唱的歌曲,这样才有利于表演,有利于发声器官的运用,演唱时处于可控状态。因此要大力提倡加强舞台的实践,日积月累、长期积淀,大幅度地增强歌唱的勇气和信心。
  综上所述,歌唱的心理因素对声乐学习和演唱有着直接的影响和制约,必须在平时注意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树立坚强意志,培养自信的品格,要沉着、有自制力,锻炼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克服情绪的干扰。还要注意歌唱时的表现,注意发挥歌唱能力。在平时注意多锻炼、熟悉并习惯在各种环境和场合中演唱。树立“业精于勤”的思想,克服侥幸心理,歌唱的成功主要从平时长期的勤学苦练和不断的积累中获得。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
  [2]王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
  [3]韩勋国.声乐艺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08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