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陶刻艺术的形式以及含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紫砂壶虽然是一种工艺品,但它同时具有实用性、欣赏性和收藏性的特性,深受收藏家和大众的喜爱。紫砂壶有很多装饰手法,如书画陶刻、彩绘、泥绘、瓷釉、镶金银丝等,其中书画陶刻是一种很常见却十分重要的表现形式。[关键词]紫砂壶;陶刻艺术;历史
紫砂有独到的物性,拥有深沉素朴的色泽,在陶瓷艺术之林独具特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在紫砂壶上或是雕刻出不同书法字体的诗词歌赋,或是雕刻出花卉、山水等自然风光,都给紫砂壶增加了无限的感染力。外形看似相同的紫砂壶可能会有很大的价格差别,有的几十元,有的可能上万元,其价格差别就在壶身的陶刻艺术上。名人制作且有艺术收藏价值的紫砂壶是稀世之宝,即使价格高在市场上也是抢手货。
一、紫砂陶刻艺术的历史
明朝时,就有很多制壶高手在紫砂壶底用竹刀刻上自己的姓名,这一行为逐渐演变成制作紫砂壶的一个重要部分,镌刻姓名也是最原始的紫砂陶刻艺术。清朝时,有一位书画篆刻名家陈曼生先生亲手制作紫砂壶并在壶身篆刻,带动了大批的文人如江听香、朱石梅、瞿应绍等纷纷参与到紫砂陶刻艺术之中,推动了紫砂陶刻艺术的发展。古今中外的书画大家如郑板桥、程十发、冯其庸等都曾不同程度上参与到紫砂壶的陶刻艺术之中,他们在紫砂壶上作诗作画,然后交给专业的陶刻工人进行雕刻。文人墨客的加入,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紫砂壶的艺术品位与文化价值。
从清代开始,就有很多人专门研究紫砂陶刻,形成了“刻字先生”这一工种,并很受世人的尊重,紫砂陶刻从文人兴致进入到批量生产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宜兴地区的紫砂产业迅猛发展,紫砂陶刻艺术进入全盛时代。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越来越多的“小家庭作坊”开始生产紫砂壶,构成了百花齐放的大好景象。随着宜兴的紫砂产业不断发展,也出现了很多手艺精湛的紫砂陶刻人才,促进我国紫砂行业的发展。
二、紫砂陶刻的刀法
紫砂陶刻的刀法是由碑刻、篆刻发展而来的。虽然与碑刻、篆刻的雕刻手法等不同,但具有相似的艺术效果。陶刻刀法随着紫砂壶的兴盛与发展也逐渐形成了种类繁多、丰富多样的类别。其中的阳刻和阴刻是重要的两大类别。阳刻刀法通过平刮阳刻或砂地阳刻的手法在紫砂壶身进行雕刻,属于浮雕刻法。阴刻法主要有单刀和双刀两种互相对立的刀法。单刀一般用刮或刻两种手法,都是采用以刀代笔的形式,在壶身直接进行写刻,不同的是用刮手法完成较浅部分的雕刻,刻手法完成金石气味较重的深刻部分的雕刻。另外,还有运用较为广泛的双刀手法,双刀是指在紫砂壶壶身绘制线条时通过两边双向下刀,并在中间起底的方式。此外,还有将双刀和单刀相结合的刀法、着重强调沙地局部特点的沙地加刀法等。通过使用灵活多变的刀法来更好地完成紫砂陶刻,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在运用不同的刀法时,需要结合肘部、腕部、即手指的力量来操作,不同的力道會呈现出不同的效果。雕刻时,要注意表现不同的情景时要用不同的刀法来展现它的变化,一定不能使用同一刀法来雕刻,这样会使作品死板没有生机。紫砂壶的陶刻工艺艺术性很强,陶刻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绘画、书法基础,还要掌握不同的刀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紫砂壶的陶刻。
三、紫砂壶的陶刻艺术的内涵
陶刻艺术不仅能起到装饰紫砂壶的作用,更能透过灵活多变的线条、丰富多变的艺术形式表达出作者设计这件作品的初衷与灵魂。作者根据预设的主题,结合壶身的形状,设计并完成具有文化色彩及收藏价值的艺术品。为了更好地完成作品,作者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不断修改设计的细节,历经千辛万苦才能得到一个满意的陶刻方案。以陶刻方案为基础在紫砂壶胚体上进行雕刻,最终得到一件紫砂陶刻艺术品。紫砂壶的陶刻题材很丰富,可有山水、人物,也可有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对于一件优秀的作品来说,除了在作品中表现高超、精湛的雕刻水平之外,更要让人通过欣赏紫砂陶刻来体味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如梅花具有不惧风雪、坚韧不拔、傲雪欺霜等品格,很多画家都会在紫砂壶上通过描绘傲雪寒梅来表达情感。清代著名画家瞿子治就非常擅长在紫砂壶上雕刻梅花,用寥寥几笔就能展现梅花的生机盎然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很好地表达了冷艳寒香的精髓,瞿子治的刻梅紫砂壶作品更是被称为“子冶石瓢壶”,堪称一代经典,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有作者非常擅长将国画技术运用到紫砂壶雕刻之中,作品中通过远山近水增加画面的整体层次,再通过对近处的树木、花鸟的进行细腻的勾勒使画面形象生动且整体和谐,不仅表现出了空间上的远距离,也表现出了大自然的生动唯美,作品既有国画的美感,又有金石味,非常成功地将国画技术结合到紫砂壶雕刻中。欣赏壶身的山水之美,嗅一嗅屡屡茶香,不禁使人陶醉之中,进入到忘我境界。细细品味佳作中流畅的线条以及章法,我们不只是在欣赏紫砂壶这件艺术品,更多的是在体味艺术家的创作神韵。
四、紫砂陶刻艺术发展与传承
紫砂陶刻艺术历史悠久,又经过了无数名人大家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才形成了现今百花齐放的状态。一件优秀的紫砂壶作品应该是通过壶身的雕刻寓意寄情,具有很深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底蕴,人们通过欣赏紫砂文化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只有具有艺术内涵和文化底蕴的作品才能经得住考验,成为流传久远的佳作。因此,现阶段的陶刻匠人不仅要学习先辈的技术和刀法,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不断地发展、创新,努力创造出更具生命力的作品,把紫砂陶刻这项古老又具有意义的艺术形式传承下来。紫砂壶的陶刻艺术能完美地体现出陶刻作者本身的艺术素养和陶刻技法的修养。所以,需要当代的陶刻匠人具有创作激情和创新能力,既要保留紫砂壶的传统意义,又要结合新时代的优秀技法与时俱进,在作品中彰显新时代的特色,赋予紫砂壶新的含义。
陶刻并不是单纯地把书法、字画复制到紫砂壶上,而是为了装饰紫砂壶,根据壶的神韵、意境并结合壶身的造型的特点,进行构图设计的一种艺术。以紫砂壶为主体,以陶刻艺术为辅助,让紫砂壶通过陶刻的装饰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一把好的紫砂壶,加以诗琴书画的修饰,用文学艺术来凸显出紫砂艺术品的文化本质,使紫砂壶的文化价值越来越深厚。
[作者简介]
柴绪波,高级工艺美术师,1971年6月出生于江苏宜兴。学生时代就酷爱金石书画,1998年进入紫砂厂学习陶刻装饰艺术,1999年进中央美院学习陶瓷装饰设计。在陶艺领域中涉及范围较广,擅长陶刻装饰,对金石篆刻,书法,绘画,造型设计均有深入研究。醉心揣摩曼生三刀法,羲之书风,板桥风格,以及历代大家书画风格。同时加入个人的想法和特点,陶刻用刀多变,表现手法多样。作品力求完美,多方汲取精华,并着重和妻子储丽萍(助理工艺美术师)共同设计制作紫砂壶,紫砂艺术挂盘等多种精品。集百家之长,技艺日益精湛,作品以国家级礼品赠送外国元首和政府要员。国内各大博物馆都有收藏。期间和国内很多名家进行交流合作,逐步形成了形意飘逸,气韵清灵,浑厚凝重的壶艺风格。在全国工艺美术评比中多次获得金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钟爱。艺海无涯。本人秉承传统,力求创新。踏实创作,致力于弘扬中国紫砂文化,为陶艺行业增光添彩。
(编辑:李博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4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