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西葫芦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发育生长各个时期的特点与注意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西葫芦原产北美洲南部,属于葫芦科南瓜属为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多数品种主蔓优势明显,侧蔓少而弱。叶柄粗壮,被短刚毛;叶片质硬,挺立,三角形,弯缺半圆形,上面深绿色,下面颜色较浅,叶脉两面均有糙毛。卷须稍粗壮。雌雄同株。雌花单生,子房卵形。果梗粗壮,有明显的棱沟,果蒂变粗或稍扩大。果实形状因品种而异;种子卵形,白色,长约20毫米,边缘拱起而钝。有的品种叶片绿色深浅不一,近叶脉处有银白色花斑。花单性,雌雄同株。嫩瓜皮色有白色、白绿、金黄、深绿、墨绿或白绿相间;老熟瓜的皮色有白色、乳白色、黄色、橘黄色或黄绿相间。
  关键词:西葫芦;生长;环境
  一、西葫芦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条件。西葫芦属喜温蔬菜,但在瓜类蔬菜中是比较耐寒的,对温度适应性强。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日温18~25℃,夜温12~15℃,白天气温低于14℃地上生长停止,地下活动减慢,温度低于8℃或高于30℃对其生长不利,植株生长不健壮且易感染病害。
  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30℃,13℃以下不发芽,高于35℃芽子细长形成“豆芽”,将来出的苗子也不壮。而且较低的夜温12~16℃利于雌花的形成,相反较高的温度18—22℃不利于雌花的形成。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同样的品种不同的人管理,有的结果早且瓜码密,而有的结瓜晚且瓜码稀的原因。
  开花结果外界适温白天为22~25℃,低于15℃授粉不良,高于32℃花器官不能正常发育,且易导致落花落果或单性结实。长期高温,易发生病毒病。经过授粉的小瓜虽然在夜温8~10℃或夜温16~18℃的条件下均能长成瓜,但生长的适温是18~25℃。
  根系生长适宜温度为25—28℃,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为6~8℃。设施早春栽培,低温必须稳定在12℃以上才能定植,但地温短时间低于12℃不致受害。
  2.光照条件。西葫芦属于短日照作物,对光照要求比较严格,但其适应能力也很强,既喜光,又较耐弱光。低夜温、短光照有利于雌花的形成,雌花会出现的早,数量也增加。光照充足时,花芽分化充实,果实发育快,而且瓜条发育周正,皮色好,品质好。进入结果期后需较强光照,雌花授粉后若遇弱光,易引起化瓜、畸形瓜。
  光照时间的长短对西葫芦的生长和发育也有影响。在对日照反应最敏感的1~2片真叶期,每天8~10个小时的光照,可促进雌花的发生;低于8个小时的光照,对未受精的雌花不利。而长日照则有利于雄花发育,雌花数量则减少。因此,在苗期管理上应尽可能缩短日照时数,保证每天有8小时左右的光照,以促进雌花的形成。当雌花开放时,若给予11小时的日照有利于坐果,但超过18个小时日照则不坐果。
  3.土壤和空气湿度条件。西葫芦根系比较发达,有较强的吸水能力,抗旱性较强。但因移栽时主根受到伤害,叶片大且多,蒸腾作用旺盛,耗水量大,所以需要较高的土壤湿度,土壤湿度以70~80%为宜。但在结瓜前土壤湿度不能太大,否则会引起茎叶的徒长而疯秧,从而影响正常的结果和早期产量。当第一个瓜坐住后,膨瓜期需水量大,必须及时加强水肥管理。西葫芦要求较低的空气湿度,空气湿度太大,授粉不良,坐果困难,从而引起西葫芦化瓜和僵果,且易发生病害,空气湿度以45~55%为宜。在保护地种植,空气湿度过大对西葫芦的生长是不利的。因此,在保护地栽培的必须设法降低空气湿度。常常采取的措施是勤放风、加吸湿剂、铺设稻草、全盖地膜等。
  4.土肥条件。西葫芦对土壤适应性强,在各种土壤上均能正常生长發育,但因其生长期短,产量高,需肥量大,故宜选择疏松肥沃土壤,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6.8,对肥料三要素的需要,以氮、钾肥为主,磷肥次之。生长初期适当供给充足的氮肥,促进茎叶的生长,扩大同化的面积;中期磷、钾的吸收量逐渐增大;结果期氮、钾的吸收量达到高峰,要保证氮、钾的供应,以保证高产。
  适量的氮肥可以提早雌花的出现,雄花数目明显减少,相对的雌花数目较多;但氮肥过多,就会引发生理障碍。在生育初期,会造成雌花延迟出现,新叶迅速黄化,向内侧翻卷,不久变成浓绿的缩叶,果实光亮,进而导致畸形;氮多水大还易出现叶大、叶薄的徒长现象。
  适量的磷能促进根部微生物的活动,使幼苗生根快,生长健壮。磷对西葫芦的花芽分化也有影响。在苗床上加上2%的过磷酸钙,可促进花芽分化早且速度快;施磷后,可以促进西葫芦对氮的吸收,从而使西葫芦早熟高产。西葫芦缺磷时,会引起代谢作用失调,子叶呈现淡黄色而下垂,株型矮小。轻时真叶叶色浓绿,生育不良,叶片卷曲;严重时坏死。缺磷时老叶中大部分磷要转移到生长的组织中去,所以缺磷症状多先从较老的组织表现出来。
  钾能使西葫芦茎蔓粗壮,增强抗病虫、干旱和寒冷的能力,西葫芦对钾吸收量比氮、磷都大,其吸收钾的旺盛时期与磷正好相反,是在生育后期对钾吸收得最多。所以,要注意,不要使西葫芦的生育后期缺钾。缺钾时,老叶的叶缘变褐,叶脉以外部分产生失绿症,从叶缘向内发展,严重者全叶卷曲。果实膨大期缺钾,西葫芦膨大慢,并出现化瓜和畸形瓜。
  二、西葫芦生长发育各个时期的特点与注意问题
  1.发芽期。从播种或种子萌动到第一片真叶出现为发芽期。这一时期,只要满足其对水分、温度、光照的需求,5-6天就可以完成。此时期所需的养分几乎完全来自于种子贮存的营养。当第一片真叶出现后,就有原来的异样阶段进入自养阶段。因此,育苗时要求营养土有较好的通透性和保水性。
  2.幼苗期。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到4-5片真叶展开为幼苗期。此期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大约需30天。这一时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西葫芦幼苗生长迅速,如果温、湿度调节不当,很容易发生徒长或老化。因此,在管理上应适当降低温度,特别是夜间温度要适当降低,适当地控制水分,防止徒长。同时,适当地缩短光照时间,可促进西葫芦雌花的形成,提早结瓜,增加产量。但在露地种植或者较高温度下育苗的,可以在一叶一心、三叶一心适当喷施增瓜灵,刺激雌花早形成以及提高雌花数量,进而提高产量。
  3.初花期。从第一雌花出现、开放,到第一条瓜坐住为初花期。这一时期仍然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的时期,花芽继续形成,花数不断增多,叶数不断增加,叶面积不断扩大。因此,在栽培上,要适当进行水分管理,控制温度,不用追肥,防止徒长,但不宜过分控制,同时要创造适宜条件,促进雌花形成,为多结瓜打下基础。
  4.结果期。从第一个瓜坐住到全株采收完毕为结果期。西葫芦生产以嫩瓜为产品,符合商品性嫩瓜数量的多少,才真正决定西葫芦的产量及效益的高低。结果期长,产量就高,而结果期的长短和环境条件、采收频率等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具备适宜的温、光、肥、气等条件,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这样才能延长采收期,获得高产高效益。因此,结果期要加强肥水管理,科学保果,合理整枝,协调生长与发育。
  参考文献:
  [1]郑剑超,董飞,陈烨华,智雪萍.不同基质配比对西葫芦生长发育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9,60(08):1415-14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66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