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森林经营为一项林业建设内容,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生态文明建设、林权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森林经营重要性便日渐突显。本文首先针对加强森林经营积极意义予以分析,并对现阶段森林经营中所存在问题如整体经营效益不佳、资金投入力度薄弱等予以阐述,最后针对加强森林经营提出几点建议如推行分类经营、注重多方参与及健全保障机制等,望借此推动林业长期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下;森林经营;分类经营
  中国森林覆盖率较低,加之民众的过度采伐行为,使得近几年我国森林覆盖率日益减低,所以,合理的森林经营便尤为重要。以广义层面理解森林经营即为,围绕森林所展开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以狭义层面理解即为由于森林生产、树木培育所产生的活动,主要包括森林抚育及植树造林等工作。森林遭受破坏的后果近几年逐渐突显,如土地沙漠化及雾霾严重等。此形势下,如何实现森林的合理经营,并对人们日益增长的木材需求予以满足,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森林经营积极意义
  森林经营为林业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为推动植树造林工作的有效途径。借助森林合理经营可实现次生林产量、质量的大幅提升,同时也为保障树木生长的重要条件。仅有借助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手段方可有效推动林业现代化发展,为林业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同时,需注意的为森林经营为一项长期、系统性工程,需行政、经济及技术等多方面支持,方可实现森林最佳经营效果。森林经营为一项系统性工作,其中包括众多细分项目、环节,要求森林经营人员须做好多方面工作,注重经营细节,方可于根本上提升森林经营管理水平,促使森林经营收益最大化。此外,目前我国对进口木材具备较强依赖性,大量进口木材,除成本高外,也引起国际环境组织的指责,部分非政府组织认为中国大量的木材消耗将会造成全球森林资源急剧减少,对生态环境保护产生恶劣影响,所以,目前需提升我国森林经营水平,方可于维持生态环境前提下,实现木材供应量的稳步提升,维持供需平衡。
  二、森林经营现状
  1.整体经营效益不佳
  目前,中国林业建设中践行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出台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国策。我国公益林面积在此背景下日益扩大。目前,我国针对生态公益林建设设立专项资金,部分地区为获取此资金支持,盲目展开公益林建设,除对公益林总体效益造成影响外,也对其他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另外,集体林经林改后,林农获取林木资源所有权、林地经营权,但因整体效益较低、经营周期较长且经营规模较小使得林农森林经营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长此以往,将会对林业长期、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2.资金投入力度薄弱
  伴随近几年林权改革进程持续深入,国家每年针对林业建设所投入资金持续增加,但实际上,真正应用于林业经营方面的资金却有限。同时幼林及中林面积不断增加,此类林地经营需投入大量资金,虽国家提供相应资金支持,但部分资金多应用至其他领域。此外,随着森林资源市场价格持续提升,森林经营成本逐渐提升,致使经营主体逐渐减少。目前,国家虽设有抚育补贴资金,但此资金仅局限于公益林,然而标准较低,无法对林业建设质量予以保障,对经营主体积极性造成影响。
  3.经营管理理念陈旧
  我国初期发展阶段,林业经营者在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并未予以合理规划,针对育林工作也并未予以足够重视,对大部分森林资源造成永久性破坏。此观念影响下,导致我国林业资源开发利用事业发展水平长期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主要表现为森林经营管理相关部门并未对森林培育经营管理工作予以足够重视,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造成直接影响。此外,部分林业从业人员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轻培育、重管理等工作现象,对森林自我调节能力造成严重破坏,影响森林经营管理的长期发展。
  4.工作体制尚待健全
  为实现森林培育经营工作的順利展开,健全的监管机制尤为必要。以整体视角分析,我国森林培育经营工作水平处于国际较低水平,大部分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薄弱,加之相关管理机制缺失,使得森林培育工作实际执行过程中,易产生众多问题,对工作正常开展形成阻碍。同时,健全的管理机制为推动森林经营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必要条件,借助健全管理机制的执行可有效减少违法、犯罪现象产生,缓解人员工作压力,为森林健康发展形成保障。
  三、加强森林经营建议
  1.推行分类经营
  因林区种类不同,因此经营侧重点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应制定不同经营策略。针对公益类林区而言,主要目的为水土保持、水源保护,对生态环境起到改善作用。所以,多采用人工经营方式,推动育林及造林活动的展开。经营过程中除需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外,还应对林木及时更新,构建针阔混交型的复层异龄林群落,借此对森林质量予以保障,也可对森林生态系统起到一定稳定作用,并可对整体环境加以改善,也可增强森林防护能力,提升林业经营生态效益。针对经济林而言,主要目的为向市场提供木材,所以,在经营过程中应对林木产量、生长速度予以着重考虑,将补植速度、采伐速度控制于合理范围内,实现林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针对景观型林区而言,需将基础设施建设、树种间搭配作为考虑重点,主要目的在于向游客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提升游客观赏体验,吸引游客参观以增加林业经营效益。此类林区还应兼具果树林及水土保持等众多功效。
  2.注重多方参与
  森林经营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各相关利益方的参与,对公众诉求加以充分考虑,结合本地乡村振兴战略及精准脱贫战略,构建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经营实施及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等多方面、全过程的社会公众共同参与机制,对地区居民及各相关利益参与方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予以充分考虑,切实保障多方利益,维护参与权、知情权,并以多方参与方式对森林经营管理公正性、合理性加以保障,借此也可推动公共参与式管理向制度化发展。
  3.健全保障机制
  国家在林业产业发展方面予以足够重视,且资金投入力度日益加大。实际上,推动林业建设发展,仅凭借国家财政预算拨款难以获得充分保障,而是应借助健全财税系统的制定,立法的完善及技术水平的提升,方可将林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积极性予以充分调动,于根本上促进林业发展。同其他产业相较而言,林业产业存在收益率较低、周期长、高风险、社会资金吸入困难等问题。目前,商品林除向市场供给木材产品外,也向市场提供相应的生态产品,因此,可将商品林纳入国家财政体系中。地区各级政府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出台抚育补助、造林补助及良种补贴等相应扶持政策,构建长效机制。除此之外,还应对林业机械补贴机制予以完善,推动林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加强基础建设,为林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构建评价体系
  森林经营管理重要目标即在于利用最少环境成本创造最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此也为相对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方式。若森林经营科学性不足,将会导致水环境污染、土壤侵蚀、林地生产力下降、林分结构退化及景观破碎等问题,同时森林经营过程中的木材生产及林区作业便道开发等均可能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性造成影响。为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及实现森林经营利益最大化,构建森林经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体系具备重要意义,为评价森林经营决策正确性的主要手段,同时也为将经营活动对森林环境所造成影响降至较低的重要途径。
  5.创建自然保护区
  首先,当地政府须积极落实森林资源保护相关法律,将国家所制定政策贯穿于森林经营管理全程。同时,针对部分存在严重破坏现象的森林资源区域应推行自然保护区政策,为地区森林资源恢复提供保障。其次,需清晰制定保护区管理机制并加以推行,针对林业从业人员应展开相关培训,深化资源利用意识,同时还应注重优秀人才、先进技术的引进,为保护区制度得以高效落实提供保障。最后应提升森林整体资源质量,此也为提高森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为此,相关研究人员应加大研究力度,致力于优质品种的培育、研发,于根本上提升森林整体资源质量。自然保护区构建过程中应注重经济丰收林的培育工作,除可丰富森林资源种类外,也可为森林经营创造经济效益。
  6.更新工作理念
  为对我国目前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现状加以改善,实现森林经济效益的提升,当地政府部分需先对自身传统、陈旧的工作理念、工作模式予以改变,不断提高工作创新能力,借助不断创新探寻同实际情况相契合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林业从业人员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将森林资源所创造的社会效益、商業效益相结合,以森林生态价值作为重点开发内容,并在相应时间范围内推行封山育林等环境保护措施,推动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所展开的森林经营工作需同造林目标相结合,并对目前森林经营中所存在问题予以分析,提高对森林经营重视度,同时对经营方式加以调整,将市场需求作为重要导向,为森林经营选取适宜方式。此外,还应不断健全森林经营相关保障机制,促使森林除具备经济效益外,也具备生态效益,于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推动我国林业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传友.加强森林培育经营与提高森林质量效益分析[J].乡村科技,2019(26):61-62.
  [2]钟伦会.基于新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8(23):108.
  [3]李艳丰.新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及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17,37(14):181.
  [4]李冀.新形势下对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J].江西农业,2017(05):100.
  [5]张玉清.浅析新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6,36(24):2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77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