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三幕剧与中国叙事传统的结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电影《流浪地球》严格按照好莱坞“三幕剧剧作模式”完成剧作,却又讲述了一个符合中国人审美和诉求的中国故事,展现了中国人不服输的精神,表达了几千年来中国叙事传统中的抗争主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流浪地球》是如何在剧作技法上借鉴和吸收好莱坞“三幕剧剧作模式”,而又很好地与中国本土故事相结合,呈现出一个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作品的?本文试图从剧作结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矛盾冲突的构建与解决、中国叙事传统等角度,对《流浪地球》进行分析,研究其得失之处。
关键词:叙事;中国叙事传统;好莱坞三幕剧
《流浪地球》讲述了人类在实施“流浪地球”计划时遭遇“木星危机”,最终在刘启、刘培强父子等人的努力下,成功拯救地球的故事。影片改编自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节选其中“木星危机”段落,以“三幕剧剧作法”建构整部影片的结构,以人物性格、人物的戏剧性需求等手段塑造人物,以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等手段建构矛盾冲突,同时在细节层面辅以铺垫、营造戏剧张力等剧作技巧,完成了一个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宏大故事。
1 对“好莱坞三幕剧”的借鉴
美国学者、编剧悉德·菲尔德在其著作《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一书中,提出了电影剧本写作的“三幕剧剧作结构”:第一幕建置、第二幕对抗、第三幕结局。[1]第一幕主要介绍人物、环境,发生“激励事件”,迫使主要人物采取行动,推动故事往新的方向发展。第二幕是矛盾冲突的集中发展段落,以至于发展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推动故事往结局段落发展。第三幕即矛盾的最终解决、高潮戏的发生段落。在影片《流浪地球》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三幕剧剧作结构的运用。
首先,在“建置段落”,编剧完成了刘启与刘培强父子之间的人物关系前史以及和姥爷、韩朵朵等人物关系的介绍,另外还完成了对“太阳系迅速老化,人类进行流浪地球计划”这一假定性故事背景的设置。一直到木星引力增强,引发第一次地震,故事的“激励事件”出现,打破了“流浪地球计划”的进程,刘启的“游玩之旅”也因此改变方向,变成“逃亡之旅”。国际空间站中的刘培强的“退休返程之旅”也变成了“被催眠逃逸之旅”。刘启与姥爷、韩朵朵等人遇到王磊之后,被征召入伍,“逃亡之旅”变成了“拯救地球之旅”,以王磊为首的“拯救小分队”正式成立。就此,整个故事的第一情节点出现,直接改变主要人物的行动轨迹,改变整个故事的走向,推动故事向着“拯救地球”这一主题发展,于是序幕段落完成,好戏开场。
故事进入第二幕“对抗段落”,众人经历了姥爷遇难、杭州沦陷、刘培强摆脱催眠、拯救小分队解散(故事中点)、遇到李一一、苏拉威西小分队成立、拯救地球计划失败之后,以刘启为代表的地球上的人类和以刘培强为代表的空间站的人类,集体陷入“一无所有”的境地,这也预示着第二情节点即将诞生。刘启由“木星是由90%的氢气组成”这句台词闪回到儿时与刘培强对话的画面,于是提出了新的拯救地球计划——“点燃木星”。由此,新的转折出现,将故事推向“结局段落”。
“结局段落”通常是故事最精彩的段落,因为会有高潮戏的呈现。编剧运用“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叙事技巧,以“36小时”“15分钟”等不断出现的“deadline”压迫人物行动,兵分五路,齐头并进。这5条线分别是以李一一为首的程序破解小分队、以刘启为首的安装火石小分队、以王磊为首的撞针小分队、以韩朵朵为首的求救小分队和以刘培强为首的辅助小分队。故事在这5条线中来回交叉进行,最终汇聚在一起,掀起高潮。随着刘启“点火”指令的下达,李一一拍下启动按钮,行星发动机被点燃,喷焰不断向木星冲刺,故事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然而,一阵惊心动魄的冲刺之后,喷焰未能将木星点燃。故事中的人物与观众瞬间从情绪最高点跌落至最低点。此时,刘培强想到了最后一个办法,牺牲自己,驾驶空间站撞击木星。此时,故事的矛盾冲突达到最高点,人物情绪情感达到最高点,故事的主题凸显,故事的高潮戏最终完成。
2 人物的性格、成长转变和戏剧性需求
毫无疑问,刘启、刘培强是《流浪地球》的主要人物,整个故事围绕着二人展开,在地球上、空间站两条线索交叉进行,最终在高潮戏汇聚在一起,完成拯救地球的壮举。另外,影片的矛盾冲突围绕着二人展开,在地球遭遇重大危机之时,主动、正面去解决问题的也是二人。编剧用了人物性格、人物的成长转变、人物的戏剧性需求等剧作手段来塑造刘启、刘培强等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方面,刘启的出场以一名年轻气盛的工程师发明家身份出现,他桀骜不驯、无理暴躁,对父亲刘培强的态度更是不屑一顾、怨恨有加。他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人呢?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逐渐了解到了人物的前史,原来片头的告别给他带来那么大的创伤,母亲死去,17年没有见到父亲,所以他显得如此怨恨刘培强。人物的行为动作有了合理的解释,符合时间关系、因果关系,这个人物也就立住了。
当杭州沦陷之后,王磊宣布解散拯救小分队,而此刻的刘启明白了人世间“小我”和“大我”,他收敛了自己的脾气,将自己的“个人主体性”融入集体中,挺身而出,掌控局面,开启与王磊、李一一等人的有效合作——“拯救苏拉威西”。这是故事的“中点”,也是刘启这个人物形象的重要转折点,他开始主动承担责任,并主导局面。当“苏拉威西拯救”失败之后,刘启再度掌控局面,提出“点燃木星”计划。这是刘启的“人物弧光”出現之时,他从一个愣头青转身成为拯救地球的“大英雄”。而这个转变又是非常合理巧妙的,“木星有90%都是氢气”,这是片头就已经铺垫过的信息,也是刘启这么多年来一直萦绕于心的画面——与父亲刘培强最后的相处时光。
刘培强方面,这是一名中国航天员的形象,更是一名典型的中国式父亲形象。他有献身精神,严格服从命令去空间站工作,却又沉着冷静,能正确分析状况,甚至质疑上级。对于刘启,他内心有所亏欠,却又不知如何弥补,只是渴望早日回家,与儿子见面。当木星危机出现之后,一系列异常现象导致他的戏剧性需求发生变化,他厘清了空间站的真实目的,开始阻止空间站的叛逃。当“点燃木星”计划出现后,他又转向辅助刘启等人完成“点燃木星”的目标。而地面行动失败后,他的戏剧性需求又转向“牺牲自我,点燃木星”,这也是他的“人物弧光”出现之时。他借助之前铺垫过的情节,即藏在宇航服里的酒,搞定MOSS,然后驾驶空间站,与刘启作最后的告别,完成了“点燃木星,拯救地球”的壮举。这个人物的戏剧性需求不断变化,促使刘培强的人物形象不断转变,最终从一个爱儿子的航天员父亲转变成一个为了全人类牺牲自我的英雄,成功地印刻在观众的脑海中。 3 矛盾冲突与中国故事讲述
矛盾冲突是推进故事发展的动力,一个好故事通常蕴含“人物与人物的矛盾”“人物与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矛盾”“人物与自我的矛盾”三种矛盾冲突。《流浪地球》中有“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即主要人物与太阳系衰变、木星引力增强之间的矛盾;“人物与人物的矛盾”,即主要人物之间,如刘启、刘培强、王磊之间的矛盾冲突;还有“人物与自我的矛盾”,如刘启的个人能力与拯救地球之间的巨大落差,又如刘启表面上对父亲刘培强憎恨厌恶,但其实内心无比爱父亲。
主要矛盾冲突决定着故事的走向,《流浪地球》是偏向灾难片的科幻片,这种类型通常会把“人物与环境的矛盾”作为主要矛盾来建置和解决。太阳衰败是故事的强设定,人类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制定“流浪地球”计划,想要拯救地球。这样,故事的主要矛盾就建置起来。接下来的故事都是围绕着“人类如何拯救地球”这一戏剧性需求而展开,然后编剧不断为人物的这个戏剧性需求设置障碍,如木星引力增强导致地震、行星发动机熄灭、地球偏离航行轨道、摆脱催眠、运送火石重启行星发动机、点燃木星等。
在“人物与人物”的矛盾冲突方面,《流浪地球》围绕着主要人物刘启、刘培强设置了一条父子间的矛盾冲突。父亲为了让儿子活下去,选择放弃生病的老婆,远赴空间站服役,这是二人矛盾的根源。父亲身不由己,儿子不理解也不想理解,但是“拯救地球”这个戏剧性需求,把二人连接到一起,并不断消弭二人之间的间隙。在这条主要矛盾线索中,又包含两条人物与人物的矛盾线,即刘启与救援队队长王磊之间的矛盾、刘培强和机器人MOSS之间的矛盾。
“人物与自我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刘启身上,他不断地突破自我,完成了“驾驶工程车”“重组救援小分队”“提出点燃火星计划”“填装火石”等英雄壮举,完成“英雄之旅”,从一个年轻的小工程师变成一个拯救地球的大英雄。而更深层次的矛盾是他对父亲的态度,这个与“人物和人物的矛盾”息息相关。当“点燃木星”无望之后,刘培强选择牺牲自己,点燃木星,并与刘启作最后的告别,讲述了当年自己的身不由己和对刘启无比深沉的爱。这是解决二人矛盾、刘启与自我矛盾的绝佳时期,有倒计时的压迫,地球危在旦夕,戏剧张力达到极致,二人之间的对话怎么样都不过分,更何况是能够引起全人类共鸣的爱。刘培强克制的眼泪在空间站漂浮,刘启压抑多年的委屈在地面释放,观众也跟着在银幕前揪心、抽泣抹泪。
《流浪地球》的剧作模式虽然是参考好莱坞“三幕剧剧作模式”,但故事内核却是一个实打实的中国抗争故事。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抗争史,抗争和不服输是诸多神话和文学作品的主题,神话中的“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小说作品中的《西游记》《水浒传》等,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抗争精神的人物形象,使不服输的抗争精神成为中华文化、中华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流浪地球》这些神话和小说作品中的“抗争精神”一脉相承。地球即将遭受毁灭,人类本可放弃地球移民,但中国人的选择是要带着家園一起走,要抗争而不是逃避。在影片中,刘培强呵斥MOSS的计划是令人无法接受的“叛逃”。这与西方科幻电影中面对同样情况去选择开拓新殖民星球截然不同,这背后反映的是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待家园的态度和面对危难的态度。中国人安土重迁,对家园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和眷恋,所以他们不会放弃地球。面对艰难困苦,中国人不相信神的拯救,而是相信自己,相信抗争。所以影片选择了与西方科幻电影迥然不同的处理方式,最终,这种中华文化中的抗争精神在深层次民族心理上引起广泛的共鸣,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M].钟大丰,鲍玉珩,译.北京联合出版社,2016:7.
作者简介:周强(1989—),男,河南驻马店人,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叙事美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78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