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契约治村:自己的事自己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房山区拱辰街道南广阳城村(以下简称“南广阳”)干净整洁、民风淳朴、治理有序、干群和谐,这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回迁社区的传统印象形成鲜明对比和反差。一般而言,村庄城市化之后形成的农民回迁社区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原有村庄熟人社会的维系和村级组织作用发挥;二是需要适应从农村向城市转型所帶来的生产、生活和空间变化。当这两个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时,农民回迁社区通常会出现“治理失灵”,原有的紧密关系纽带解体,新的治理秩序还没有建立,使得小区呈现典型的脏乱差。南广阳的村民克服搭便车、规避责任、自私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成功地解决公地悲剧从而实现自主治理。调研发现,南广阳干部和村民通过制度解决其所面临的集体行动难题,不断融合、反复试验和渐进修补,成功地找到了适合他们特点的“制度配方”,形成了我们所称之的“广阳经验”。
  集体行动的困境在回迁社区的体现
  人类的发展史和成长史,就是克服公地悲剧和集体行动困境的历史。有些团体、组织和国家,能够解决集体行动的难题,他们在与环境和其他群体的竞争中获胜,实现了繁荣和增长。相反,当集体行动能力退化时,自然资源环境会衰败,进而人类自身也会陷入生存和发展陷阱。很显然,利他主义就是人类克服集体行动困境的良方,它需要人类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也需要具备同理心和同情心,将其同胞利益考虑在其决策范围之内,这也是社会规范的核心内容。
  当一个组织、社区、群体和国家的利他主义、社会规范和公共精神丧失时,就会形成集体行动的困境。以农村回迁社区为例,当存在集体行动困境和治理失灵时,就会使得整个小区管理出现问题。小区的基础设施、物理设施和环境设施会因为缺乏维护而迅速退化,大大减少设施的寿命。我们通常认为公用设施衰退速度不会很快,事实上,当各种设施缺乏合适的制度设施和治理系统时,一些崭新的建筑也会显得破败,道路和基础设施也会因失修而退化。这会使得人们不相信制度的执行力,不相信领导权威的公信力,形成破坏制度和规则的习惯。所以,人们对于回迁社区的传统印象都是与社区设施缺乏维护、行为失范和管理不当等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失序”的再生产。
  制度手艺人的登场和制度创新实践
  南广阳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典型的农村改社区的例子。从拆迁到回迁,用时近7年。7年时间对于很多村庄而言意味着共同体的解散,即便重新回归社区,也可能找不到传统村庄之间的信任、互动和交往。其结果通常是村庄共同体消失,而社区共同体还没有形成,村民向居民转变中遇到各种难题,这是回迁社区的典型故事。
  南广阳的民众在回迁之后,不仅没有导致村民共同体的解体,而且还正在生成新的社区共同体,这是村民共同体和社区共同体相互叠加和共生演化的成功范例。南广阳规模不大,小区有3栋楼、360套房。一方面,村民有“自己人”意识,本村村民585人是治理的主体,他们构成了村民共同体的基础,很多议事和决策都在这一共同体中展开。另一方面,村民也有“开放”意识,外来租户130多户,构成千人社区共同体。因此,南广阳的治理涉及两类共同体的有机融合,村民共同体如何在保持自身活力的情况之下,让社区共同体生长。村民共同体是熟人社会,它是以血缘和长期的生活空间为基础,这是村级组织产生的依据。可以预期,随着南广阳村民的住房交易,两类共同体之间关系将会成为治理的重大挑战。
  可喜的是,南广阳没有重复回迁社区的老路,关键在于村干部和村民是天生的制度手艺人,善于在实践中用制度来解决面临的集体行动难题,成功地实现了自主治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引用康芒斯有关制度是禁止、强制和允许人们行为的规范上,将制度划分为规则、规范和策略三种类型。规则强调制度不仅对人类行为进行了规范,还通过惩罚机制来保证制度具有可执行性。
  南广阳搬迁到新的回迁小区时,就一直在谋划如何管理社区。村干部和村民一起以《致村民们的一封信》为基础出台了小区管理办法,该办法由全村18岁以上村民签字同意后生效,该办法对小区的电梯管理、停车位管理等进行了规定,它构成了南广阳的“宪法”,也是其他一系列更为具体的规则的基础。在规则的制定中,南广阳非常重视“共识”的作用,强调所有制度都必须经过村民协商和同意之后再颁布,这就为制度的可信度奠定良好的民意基础。正如霍布斯所言,没有剑法律将是一纸空文。南广阳对于制度是认真的,有村民在没有等待小区租房管理办法出台之前擅自提前出租被罚款6000元。南广阳非常重视制度的道德性约束,利用社会规范等软约束促使居民遵循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宣传、罚款和劝导,使得制度治理社区的思想深入人心。
  问题解决与南广阳自主治理实践
  对于南广阳干部和村民而言,其社区治理水平成为衡量制度最重要的标准。而对于治理绩效的衡量,既可以从客观指标出发,又可以从主观指标出发,前者是一些可衡量的指标,如环境和设施维护、小区治安和房价租金等,后者是一些可感知的指标,如小区村民的满意度、租户的满意度等。
  经过4年的治理实践,南广阳成功地解决了集体行动难题,社区成为他们理想的家园。在景观和基础设施等得到维护的同时,南广阳通过完善的物业管理,实现了物业的增值服务和非营利服务。南广阳村委会的一个创新是实现村干部和物业管理的交叉任职,由村民来解决他们自身面临的物业难题,真正实现自主治理。并且十分重视制度的“刚性”和人情的“柔性”结合,让制度和管理有温度。
  南广阳品质的提升和改善,不仅是环境和管理上的,而且是人心和民情的改善。任何好的制度,最终需要通过社区居民的自觉遵守和共同维护,才能得以持续。经过一系列的治理和制度实践,南广阳村民对村干部的认可有很大提高,村民的自我修养和觉悟也有较大进步,很多村民以南广阳为骄傲。为了让南广阳人的下一代参与社区治理和监督家长,通过让小孩认领社区果树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协同精神。目前看,这一治理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公共精神。整体上看,南广阳的民风得以改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相互协商的民情正在形成,这是治理可持续的基础。
  (作者简介:李文钊,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蔡庆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8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