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景区村庄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但却存在不少建设问题,尤其是乡村生态环境日益严峻。为了改善当前状况,提出景区村庄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一概念。通过环境承载力对景区村庄所造成的影响,根据科学性等原则,结合高频度法和专家打分法获得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相关的关键因子,并为之建立合理的研究体系,为景区村庄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建设与指导依据。
关键词: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
2017年,浙江省旅游局提出全省“万村景区化”建设,在原来“美丽乡村”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通过指标建设提高村民居住环境。但景区村庄在目前的实地建设中,规划团队为了达到相应的建设标准,过于重视硬性指标,导致了景区村庄“千村一面”现象严重。同时,村民已经意识到只有维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乡村旅游业的继续发展,所以景区村庄建设必须格外重视村庄的整体生态环境,尽可能地改善村庄旅游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向着生态环保型的景区村庄旅游方向发展。因此,要分析相关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要素,通过研究相关因子为村庄旅游发展等问题提供相应支撑。
1 相关概念
1.1 景区村庄
据浙江省旅游局最新出台的《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A级景区村庄是以村庄、社区及其村民或居民生产、生活范围为核心,以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建筑风貌、历史遗存、民俗文化、体验活动、特色产品为主要吸引物,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配套服务的区域[1]。景区村庄是一个新的“融合体”——即村庄景观建设与旅游发展相结合。景区村庄就是最大限度地将农村基础设施向旅游性能转换,同时用来满足当地居民的出行及游客的游玩需求[2]。
1.2 景区村庄的旅游环境承载力
笔者认为景区村庄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应由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等构成,能够反应出当地村民、当地资源、旅游者三者之间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3]。总结现有文献,可将景区村庄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表述为:当地资源、人力等能够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支持景区村庄的合理开发时所具备的影响因子和整体系统称之为旅游环境承载力。同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客观存在的。在一段时期内,景区村庄内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发展是相对稳定的,而且能客观存在的。此时旅游环境承载力能够通过村庄的旅游系统表现出来。二是动态变异的。相关区域内的社会环境与生态系统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是在不停变化的,相应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值也在变化[3]。
2 旅游环境承载力下关键因子的选取原则
只有遵循合理的选取原则,才能保障旅游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体系构建的科学性,才能符合当地发展现状,并为日后合理开发提供建设性建议[4]。
综上所述,旅游环境承载力下关键因子选取的原则为:①具有科学性。关键因子首先具有清晰的科学含义,在数据选取、标准化转换时能以科学理论为基础。②具有前瞻性。作为能够真实反映景区村庄旅游发展的因子,还需能够有效预测相关规律及动态,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③具有代表性。必须是能表征景区村庄最本质的变量成分,指标间可以有较强的独立性,不应是多个因子无理由的简单罗列,不具有代表与特色。④具有综合性。能全面反映景区村庄旅游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构建完整指标体系。⑤具有可操作性。选取的因子应该具有一定的现实统计基础,在不同的影响下还是可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或可通过科学方法二次计算获得所需的数据[5]。
3 旅游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体系选取方式分析
综上述原则分析,在可操作性与科学性为主,其余原则为辅情况下,关键因子的初步选取将采用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频度统计法,三法相互结合,尽可能全面地反应当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真实情况。
3.1 理论分析法
在对景区村庄及乡村旅游环境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重要的、针对性较强的候选因子。
3.2 频度统计法
通过收集有关景区村庄及旅游发展等期刊文献进行频度统计,选取应用频率较高的关键因子,可将高频度因子当做优化关键因子[6]。
3.3 专家咨询法
通过咨询有关专家及研究人员的意见,并在多次归纳整理确定相关因子比重的情况下,选出相符合的因子。
4 在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下关键因子体系构建
4.1 关键因子选取体系框架构建
如图1所示,经过多次讨论后,初步构建起在景区村庄背景下旅游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体系框架,该体系共由3层构成,用来反映各層要素[7]。
4.2 构建关键因子体系
通过杨朗、唐孝中、张继辉等[8-10]对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及旅游环境承载力在旅游区中的应用指标研究,同时利用大数据库对相关关键因子进行检索,选取高频因子,对原本归纳的三级下46个指标因子进行精简;同时考虑到景区村庄概念有别于传统的乡村农家乐和单纯的现代休闲农业,因此新增加了“景区村庄自然景观丰富度”“村庄文化发展配套设施”等指标,修改后初步建立了包含35个三级关键因子的构建体系。
制定三层关键因子评价征询表,即《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构建意见表》,邀请有关专家根据表中关键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分,采用10分制。第一轮为意见征询,通过调查反馈对关键因子进行进一步修正。通过专家给出的意见与建议,对原有的关键因子精简修改,调整整体构架,故原来的35个关键因子调整为23个。第二轮征询主要考察关键因子的集中度与一致性。利用层次分析法[11]对关键因子进行统计,各关键因子变异系数越小,专家意见越一致,对因子的认同度越高。通过数据分析,修正后的因子系数较为集中,关键因子体系构建较为合理,如表2。 5 结语
目前,规划团队为了达到景区村庄A级建设的标准,过于片面化的建设,导致了景区村庄发展缓慢等不足现象,为了能促进景区村庄建设发展需要构建相关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体系,为景区村庄合理建设指明方向。
通过3个科学的的分析统计方法,并加以因子选取原则,分别选取了一级关键因子和二級关键因子,使得在景区村庄背景下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体系构建,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立所选因子和所建体系是否具有实用性和合理性。然后在AHP法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平台明确关键因子指标权重,确立体系模型,并结合已建的景区村庄进行实地分析,反向验证体系的科学性。最后,希望通过上述得到的体系模型,能为景区村庄未来的发展建设带来新的思路。
(收稿:2019-09-17)
参考文献:
[1]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服务与管理指南[S].2017.
[2]孙吉亚.京郊旅游导向型乡村景观建设研究——以密云县石城镇捧河沿村为例[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3]刘姗姗.旅游利益相关者对乡村旅游环境影响感知的差异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6.
[4]耿润哲,王晓燕,庞树江,等.潮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关键因子识别及分区[J].中国环境科学,2016,36(4):1258-1267.
[5]肖洪根.旅游区吸引度指数与闽南三角旅游资源评价[J].旅游科学,1996,(02):28-30.
[6]顾蕴韬.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宜居度评价研究[D].郑州大学,2019.
[7]覃超英.广西西江经济带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8.
[8]杨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9.
[9]唐孝中.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
[10]张继辉.旅游环境承载力在旅游区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1]吕若曦,肖思思,董燕红,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镇江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9):268-272.
作者简介:张筱蕾(1994-),女,浙江台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园林规划设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29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