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文言文教学如何激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历史文明的结晶。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都是千古典范,但因时间久远,内容深奥,对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是语文课程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往往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激情四射,学生听得枯燥乏味。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醉翁亭记》一文,谈一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以期为同仁提供帮助。
  一、引入音乐,以情激趣
  在讲授《醉翁亭记》的过程中,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播放《姑苏行》《春江花月夜》等古筝名曲,让学生在音乐的引导下融入课堂教学中,将自己想象为一个古代书生,再细读课文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古典韵味。同样,学生在进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交流时,教师也可以以古典音乐为背景,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入情入境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课文赏析与学生画画相结合,以画激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讲完一段课文可以让学生拿起笔,画出文中的某一情景,并忠于原文,不拘一格进行合理的想象。比如讲授《醉翁亭记》一文时,教师讲完第一段,学生已经领略了琅琊山的风姿,了解了醉翁亭的翼然之态,随后让学生根据自身阅读理解情况,结合生活中或者电视剧中亭子的特征,快速地画一幅山水画,勾勒出“林壑之深秀”“水之泻出”“亭之翼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兴趣自然就很浓厚,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任务,且画得有模有样。这样学生既对醉翁亭坐落的位置有了清楚的认识,又对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的优美景致有了深刻的印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欲望。
  三、赏析段落,练笔激趣
  在整篇课文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文字,用最优美、最贴切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感悟表现出来。练笔的过程能使學生与课文意境相通,与作者的情感达到一致,能更好地领悟课文的深层内涵,深入体会课文的意境美。在讲授《醉翁亭记》第二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赏析文中景色,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小练笔。景色描写可以是一季之景,也可以是四季之景,还可以是早晚之景。学生通过练笔就会对山中朝明暮暗之景,芳草萋萋、林挺叶茂、水瘦石枯、草木凋零的四季之景有更深层的理解。这种练笔对字数没有要求,一句话、一段文字都可以,也不一定每个人都展示,可以让写得好的学生、自信心强的学生读一读,对于那些写作能力稍差、自信心欠缺的学生来说听一听也是一种进步。教师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如果过于要求字数或质量就有可能使部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影响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朗读入境,以想激趣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朗读,就是放开声音去诵读。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还能够使学生口眼并用,心到口到。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体会文言文的内容、意境,熟读成诵。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所描写的情景,切身感受其中的意境。《醉翁亭记》一文语言抑扬顿挫、铿锵悦耳。25个“而”字恰到好处的运用,使文章舒缓从容,把作者欣赏“山水之乐得之心”的闲情雅致充分表现出来了,诵读时极富抑扬顿挫之致;21个“也”字的运用,让人读来有一唱三叹的风韵,学生只有多读才能体会这种语言美。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读得起劲,读得有味,自然而然就能合理地想象和联想,从而进入课文营造的意境中。这样学生就能在诵读中体会“山水之乐”,在诵读中感受“与民同乐”,在诵读中体悟“太守之乐”。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多读多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文言文所表达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才能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的状态学习文言文,才能感受文言文课堂教学独有的活力和魅力。因此,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爱上文言文,才能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    陕西省礼泉县教师进修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11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