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音乐特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奥地利音乐家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是19世纪德奥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善于采用丰富的和声色彩变化,用不同的体裁形式抒发个人情感,并将世间万物赋予音乐生命,造就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本文以第5首《菩提树》、第24首《老艺人》为主要分析对象,试图找出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中的特性与共性。
  关键词:舒伯特;《冬之旅》;音乐特征
  舒伯特在短暫的一生接近尾声时创作出了声乐套曲《冬之旅》,由德国诗人威廉·穆勒的24首诗改编。套曲包含的24首艺术歌曲表达的不仅是舒伯特更是同时代许多人内心的困苦与无奈。第5首《菩提树》是一首三段曲式的作品,带有三声中部。全曲调性分布为E大调-e小调-E大调。第24首《老艺人》也是一首单三部曲式的歌曲,它始终以a小调进行旋律,全曲中途没有进行任何转调,歌曲体现了人物形象“老艺人”的孤独、从一而终以及对艺术的坚持。
  1 调性的转换
  音乐结构(一般是乐段)转移到一个新调并在新调上结束叫作转调。[1]调性的变换,无论是转调还是离调,都在作品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及作用。在短小篇幅的歌曲中,一般转调比较少。但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转调被频繁且巧妙地运用,通过大调、小调调性色彩的对比变换来体现对比性的情感。在《冬之旅》中,《晚安》《菩提树》《在河面上》《回顾》《春梦》《路标》《旅店》《勇气》都运用了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幻想和现实世界的残酷的对比,刻画出作品主人公“流浪者”的矛盾心理。
  歌曲《菩提树》由明朗的E大调开始,钢琴声部带极进的三连音直入主题,描绘风吹树叶“沙沙”作响,歌词中体现了流浪者回忆往昔美好生活。25小节开始转入同主音小调e小调,37小节开始,歌词描绘流浪者闭上双眼回忆过去,调性也随之交替至E大调,在歌曲的45小节至再现段前,和声持续采用e小调属功能组到下属功能组的阻碍进行,打断了流浪者的回忆,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现实困境,最终回归在E大调的属和弦上,暗示流浪者虽然生活凄惨,但仍向往美好的生活。
  2 隐性复调织体的运用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经常采用复调织体的创作手法,使钢琴不只是单纯地承担伴奏作用,而是与歌唱部分同等重要的声部。作品《菩提树》中虽然没有直接运用复调性伴奏织体,但隐性复调织体频繁出现。歌曲伊始,钢琴与歌唱便形成了对比式复调。
  谱例1选自《菩提树》,通过谱例可以看到钢琴运用分解和弦“琶音式”的伴奏,甚至比歌唱声部更具有旋律性与流动性,具有复调的因素。舒伯特的复调思维与和声思维是交织在一起的,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
  谱例2是《老艺人》节选部分,引子的钢琴旋律在全曲中完全重复或变化重复出现,在人声演唱时依旧用引子的旋律作为伴奏。人声演唱时钢琴演绎空五度音程,当人声休止时钢琴便演奏三度进行的密集旋律,钢琴右手声部的旋律与人声“见缝插针”地循环交替出现,不间断却也不流动的音响形成了巧妙的“一问一答”式的对比复调旋律,“老艺人”内心的绝望与无助跃然谱上。
  3 持续音的使用
  其他声部作各种和声进行的同时,在低音部延续或重复的音叫作持续音。[1]在舒伯特的许多作品中都频繁地使用持续音。
  谱例3是舒伯特艺术歌曲《老艺人》的开始部分,整首歌曲钢琴的左手声部几乎没有变化地在演奏a与e两个构成a小调主和弦的根音与五音,形成了主持续音,奠定了全曲的基调。右手高声部运用三度模进的手法展开了乐曲的前奏,#g音的出现富有小调的阴郁感。钢琴低音声部缺三音的纯五度主和弦体现出了“老艺人”的孤独、单纯,以及对充满乐趣的生活的向往。
  谱例4是舒伯特艺术歌曲《菩提树》,根据谱例可以看出,此时乐曲中包括人声声部,形成了四声部,钢琴低声部始终保持演奏C大调主持续音c,使低音声部独立为一个单声部,人声部分宽阔的旋律、歌词结构与钢琴密集的十六分音符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此处的钢琴声部三连音音型与歌曲前奏音型几乎相同,生动地刻画出了“流浪者”在寒冷的冬日随着树叶声渐行渐远的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舒伯特在《冬之旅》的许多作品中(如《风信旗》《在河面上》等)都运用了大篇幅的三连音,赋予错位、不稳定的音响效果,表达出主人公的漂泊与流离。
  4 结语
  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共包含24首作品,本文仅对其中两首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上观点,舒伯特将许多严谨、巧妙的乐思融入短小精悍的艺术歌曲体裁中,值得我们研究探讨,并从中管窥出一些浪漫主义作品的共性与特性。
  参考文献:
  [1] 伊·斯波索宾(苏).和声学教程[M].陈敏,译.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228,328.
  [2] 狄其安.严密的逻辑  细腻的情感——论舒伯特歌曲《菩提树》中的创作逻辑思维[J].黄河之声,2008(01):54-5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42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