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叫号系统在门诊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介绍了电子叫号系统的原理和设计实现,并结合实际工作,对照传统门诊业务流程,阐述了叫号系统在优化门诊就诊流程,提高患者就诊效率中发挥的作用。最后提出了电子叫号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电子叫号系统 医院诊疗卡 医院信息系统(HIS)
一、引言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不断增加的就诊患者,给医院的业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患者数量的增加,医院也增派医生充实到门诊科室,同时增加诊室,扩大候诊区域,增加候诊区座位。但这些都不能根本解决门诊就诊环境的混乱,就诊过程的无序,以及患者不良的就诊感受。随着电子叫号系统的产生,上述问题将得到解决。叫号系统最早应用于诸如银行、饭店等人员密集,同时需要排队等候的场所。之后由于医疗业务的扩大,医院也引入了叫号系统,用于提高医院业务的运行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门诊业务传统流程
在旧的门诊工作流程中,病人来院就诊,在挂号处进行挂号操作,挂号后持挂号条去相应科室的候诊区候诊,等医生呼叫患者姓名后进入诊室就诊,就诊完毕后去收费处划价缴费取药。也有部分病人需要进行查体,等得到检查结果后,再次返回诊室,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得到相应诊断。
在传统就诊模式下,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候诊区环境嘈杂,患者未听到医生叫号,从而过号,导致医患矛盾。(2)个别患者强行插队,影响其他患者的就诊进度,导致患者之间产生矛盾。(3)如果查体患者返回诊室复诊,应当如何排队。
三、使用叫号系统的门诊就诊流程
使用叫号系统后,患者来院就诊,在挂号处办理医院的诊疗卡,并通过诊疗卡挂号。如果患者之前办理过医院诊疗卡,可直接持卡挂号。患者挂号后持挂号条和诊疗卡到相关门诊科室分诊台进行刷卡分诊,分诊后在候诊区域等待叫号系统呼叫姓名,听到名字被呼叫后到相应诊室就诊。
四、电子叫号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方式
电子叫号系统是由各类软硬件组合在一起,构成的一套信息系统。其中包括: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数据库服务器、显示设备、文字识别播放程序(TTS)以及呼叫器等。
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安装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存放着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挂号信息。如就诊ID、诊疗卡号、姓名、性别、就诊科室等,这些信息是在患者挂号时录入到医院信息系统(以下简称HIS)中的,然后由叫号系统的应用程序将挂号信息从HIS数据库中读取到叫号系统数据库中,为后面的分诊叫号做数据准备。另外叫号系统数据库中保存着与HIS数据库中相一致的科室信息和医生信息,这都是为分诊叫号进行的數据准备。
患者挂号后到相关门诊科室分诊台,将诊疗卡交给分诊护士刷卡分诊。读卡器读取诊疗卡信息,和当日挂号记录进行对比,如果当日挂号记录中没有该病人挂号信息,系统提示“该病人未挂号”。如果当日挂号记录中有该病人的挂号信息,则将该病人置入相应诊室的排队序列,等待叫号。
医生通过计算机中的应用程序可以看到本诊室待就诊病人的排队序列。另外,在每个诊室外都安装有显示屏,屏幕上也显示有该科室的排队序列以及排队人数,患者可通过显示屏了解自己在候诊队列中的位置。当医生按动呼叫器后,诊室外的显示屏将显示即将就诊的患者姓名,同时TTS程序通过扬声器进行播放,“XXX请到XX诊室进行就诊”。语音信息播放3遍,防止患者听不到叫号。语音呼叫3次后,系统将当前患者从候诊队列中删除,至此完成一次叫号操作。
在一些诊疗检查流程复杂,需要反复排队的科室,可以设置分诊护士进行分诊排队。对于一些患者少,就诊流程简单的科室,可让患者自行刷卡分诊排队。
五、特殊情况处理
在叫号系统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1)患者未听到叫号系统呼叫,导致漏诊。由于患者未听到叫号提示,导致漏诊的,可重新到分诊台刷卡分诊排队。此时该患者的排队位置应当在其他未就诊患者之前。此种情况也适用于挂号后未及时分诊排队的患者。总体来说,无论患者何时分诊排队,排队顺序为患者的挂号顺序,而不是分诊顺序,从而保证排队的公平性。
(2)患者进行查体,取得检查结果后,回诊室复诊。患者查体取得结果后,应当回科室分诊台再次分诊排队。排队原则也是先挂号,先就诊。但如果患者不是当天取得查体结果,就需要重新挂号,然后以新号条的顺序分诊排队。
(3)患者进行转科。如果有患者需要转科就诊,医生进行转科操作后,叫号系统应将转科患者的挂号时间与转入科室排队患者的挂号时间相对比,根据挂号时间的先后,将转科患者的排队信息插入到转入科室的排号队列中。
六、总结
使用电子叫号系统来管理门诊病人的就诊,规范了患者的就诊流程,使得门诊科室的就诊过程更加有序、高效。减少了医患之间和患者之间产生矛盾的因素,提高了患者就诊的满意率。提升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 考 文 献
[1]许春凤,冯月平.门诊自动叫号系统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J].哈尔滨医药,2014(34).
[2]王松河.门诊电子叫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52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