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技术改造投资端口入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青岛针对新常态下稳增長、调结构与适应资源环境的需要,营造技术改造发展环境,抓住“互联网+”机遇实施技术改造,制定企业技改分类指导政策,建立和完善技改投融资体制,推进创新转型。
  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既是世界制造业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于青岛制造来说,要获得更强的工业经济增长动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认清“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的新趋势,摆脱对资源、资金等传统要素的过度依赖,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有技术优势和创新基因的转型改造提升产品档次,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以“互联网+”为引领,向青岛智造的创新驱动轨道转型升级,搭上中国版工业4.0的快车,促使传统制造业实现凤凰涅槃。
  深度理解工业技术改造是新常态下的三个需要
  新常态下稳增长的需要
  传统“三驾马车”增长动力持续衰减,发展动力接续的任务越来越紧迫,技术改造作为新增长点,将为稳增长、促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今天的技改项目就是明天的先进产能,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不仅直接扩大了工业投资、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而且还会对技术咨询、工艺设计、装备制造等生产类商品和服务形成需求,有利于带动消费、扩大内需。同时,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引进先进技术装备,采取先进适用工艺,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稳增长提供坚实的微观企业基础。
  新常态下调结构的需要
  客观地说,尽管青岛长期坚持调结构,但总体上产业结构仍处于中低端,必须加快推动向中高端转型。一般来说,现在的投资结构直接决定今后的产业结构,只有投资结构的不断优化,才能最终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单个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是提升竞争力的微观过程,累加到一个行业、一个产业,在宏观上可以形成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进而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地开展企业技术改造,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和产品,实现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才能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新常态下适应资源环境的需要
  当前经济发展情形下,资源环境倒逼压力越来越大,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将创新成果迅速转化运用到现有产业,必将更加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从而推动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技术改造既是工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和永恒主题,又是当前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以技改投资促进工业创新转型的路径
  营造技术改造发展环境
  一是整合投资管理职能。青岛借鉴上海、大连等城市在这方面的经验,建立由工业主管部门统一负责的工业投资管理体制。整合内资和外资、新建和技术改造投资管理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密切配合的技术改造部门联合机制。加强部门间技术改造信息沟通和问题研究,强化技术改造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环保、土地、规划、统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府有关部门整体参与、共同推进技术改造的良好局面。
  二是下放权限,降低技术改造门槛。对单纯设备更新改造,不涉及环保、土地、节能、安全、招投标、外汇管理等综合平衡条件的鼓励类限下技术改造项目,进一步简化报批程序,降低技术改造成本,由经信部门直接审核或备案同意项目建设。积极扶持和加快大企业集团技术改造步伐,建立健全政府对大企业集团“窗口指导”制度,即定期在政府和行业中居于领头地位的企业进行对话、交流制度。确定一批基础实、成长性好的企业进行培育。
  三是加强土地支持保障。鼓励企业实施“零增地”技术改造,对于企业利用已经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原址增加容积率改扩建厂房进行技术改造的,减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强化技术改造项目用地保障,在全市单列部分用地指标,专门用于支持全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用地需求,支持存量企业加快改造升级发展。
  抓住“互联网+”机遇实施技术改造
  世界制造业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动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制造方式转变。青岛是全国率先提出互联网+工业的城市。要紧紧抓住当前制造强国国家战略,重点实施一批符合“互联网+”方向的技术改造项目,增强新型技术改造投资拉动工业经济增长动力。
  一是制定技术改造顶层设计。对接中国制造强国战略,认真谋划未来5-10年技术改造的总体思路、方针原则、方法路径和工作举措,引导技术改造由设备更新为主向对生产全过程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整体改造转变,由单纯的生产制造环节改造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领域全流程改造转变,由单个企业的改造向整个产业链的配套改造转变,由对分散布点企业的改造向促进专业化、规模化、集聚化改造转变。
  二是引导企业技改创新方向。围绕青岛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发展重点,以促进行业技术升级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及时发布产品和技术开发导向目录,减少企业重复开发。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跨国公司或国际性公司在青岛设立研发机构,鼓励“三资”企业研发机构落地青岛。确定一批重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并给予重点扶持,将其培植成为世界领先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三是实现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良好融合。目前,我国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52%,制造业生产线自动化比例为54%,关键工序制造设备数控化率为28%,明显落后于国际水平。因此,要强化数字化研发设计,进行数字化智能控制,加快电子信息技术嵌入,提高产品功能和附加值。同时应用工业互联网发现智能物流、电子商务,完善社会化供应链和销售网,依托大数据细分市场来开展产品创新。
  四是实施关键岗位“机器换人”。大力实施汽车、家电、工程机械等传统产业“机器换人”战略。制定智能制造产品推荐目录,鼓励企业购买和应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装备和技术,支持家电、服装、橡胶轮胎等行业具备一定先发优势的龙头企业打造互联工厂。在电子、机械、食品、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推广使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和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生产;在钢铁、石化、化工、医药、纺织、食品、饮料等行业以流程制造为主的关键工序,推行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和数字化车间建设。
  制定企业技改分类指导政策
  分级各抓一批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和重点技改项目,不断地引导企业加大有效投入,不断地提高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工业技改投资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投资比重,进而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是依托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帮助企业在产业转型期把握产业发展方向,找准投资新的增长点,协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重大作用且企业较难完成关键领域技术改造的重大项目,在市政府层面建立分工负责制,通过政府出面引导、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实现重点突破,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竞争力。
  三是适应市场需求,以青岛产业结构调整的标志性产业和产品为重点,鼓励大型企业设立研发中心,通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加适应市场需求导向的新品种、新工艺,使其在技术水平、产业化程度等方面走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发挥技术改造创新的龙头带动辐射作用。同时,探索设立企业技改创新园区,整合局部地区的技改创新要素,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参与到技改创新园区中,形成优势互补的创新发展模式。
  建立和完善技改投融资体制
  一是加强银企合作,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统筹协调作用,共同搭建技术改造项目银企信贷合作平台和信息沟通平台,以市财政扶持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为突破口,通过财税政策、信息交流与共享等办法,引导和鼓励银行与企业开展技术改造项目信贷合作,加大银行信贷资金对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拓宽多元融资渠道,解决技术改造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同时鼓励企业通过融资租赁、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引入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扩大技术改造直接融资规模。
  二是以强化服务为抓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应扩大现有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规模,每年安排不少于10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并发挥贴息贷款风险小、杠杆效应大的优势,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6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