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羊鼻蝇蛆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羊鼻蝇蛆病是由于鼻腔或者颅窦内寄生有羊鼻蝇幼虫而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给养羊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该病的发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且往往呈地区性流行,常从每年2~4月开始出现发病,进入夏秋季节达到发病高峰期,且任何品种、各个年龄的羊都能够感染发病。由于该病的症状类似于鼻炎,因此诊断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误诊,对其按照鼻炎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差,且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现概述该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羊;鼻蝇蛆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3-0145-02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
  羊鼻蝇的发育呈完全变态发育,可分成幼虫、蛹和成虫三个阶段,其中对羊有最严重危害的是幼虫。成虫会在羊鼻孔四周产出虫卵,经过一段时间即可孵出幼虫,其会爬到鼻孔内,并逐渐侵入头骨颅腔内。幼虫在鼻孔内会将口钩刺入鼻腔黏膜内,从而导致鼻腔和额窦黏膜出现发炎,并有黏液甚至脓液从鼻腔中流出,使机体呼吸困难。幼虫往往附着在黏膜上,并在鼻腔和额窦内逐渐生长发育为第三期幼虫。尽管该病的病死率较低,但寄生大量幼虫会导致呼吸道阻塞,使其出现窒息或者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而发生死亡。
  1.2 发病特点
  羊鼻蝇蛆病在我国北方地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在不同季节呈现较大的波动性,一般夏季发病率比春季高,另外羔羊发病率要比成年羊高。
  2 临床症状
  2.1 成虫侵袭
  当雌蝇突然落在羊鼻孔附近或者鼻孔内产出虫卵时,会使其惊恐不安,彼此拥挤,低头并经常摇头,将头部藏于其他羊的腹下或者将鼻部抵地,以避免鼻孔内侵入雌蝇。
  2.2 幼虫侵袭
  当病羊鼻腔及其附近相通的腔窦内有大量第一期幼虫寄生和爬行时,会使其流鼻液,初期为浆液性,后期变成浓性,经过较长时间鼻孔四周的鼻液逐渐干涸,甚至导致鼻孔被堵塞;摇头甩鼻液,磨擦鼻部,打喷嚏,呼吸困难;眼睑发生浮肿,流泪增多;减少采食,体型消瘦,经过几天症状有所减轻。当幼虫发育到第三期时,由于虫体变大变硬并移行至鼻孔内部,此时会进一步加重症状。
  部分第一期幼虫会移行至鼻窦内,并在该处逐渐长大,且无法返回到鼻腔,此时就会引发鼻窦炎。个别幼虫还可侵入病羊颅腔,导致脑膜受损,或者从鼻窦炎扩散至脑膜而发生脑膜炎,此时就会表现出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盲目转圈、头部歪斜、痉挛、麻痹等。病羊严重时由于食欲废绝、极度衰竭而死。
  3 实验室检查
  无菌条件下,用干净棉签伸入病羊鼻腔内蘸取鼻液,制成涂片后放在100倍显微镜下观察,能够看到大量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虫,据此可确诊为羊鼻蝇幼虫。
  第一期幼虫,虫体呈淡黄色,长度大约为1.0~1.5 mm,前端腹部生有2个前口钩,呈黑色。
  第二期幼虫,虫体呈椭圆形,长度大约为25 mm,体表生有不明显的刺。
  第三期幼虫,虫体呈棕褐色,长度大约为30 mm,共分为8节,在每个小节前段都生有大量刺,还都生长有深棕色的荚膜带,前端腹部生有2个前口钩,呈黑色。
  结合发病情况、发病症状、病理学变化和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羊鼻蝇蛆病。
  4 防治措施
  4.1 药物防治
  4.1.1 消灭蝇蛹
  通常选择在每年春夏季节开始消灭蝇蛹。规模化养羊场由于圈舍环境卫生条件较好,饲养设施有保障,不利于蝇蛹的生存,减少防治成本。在大部分散养户中,由于条件有限,可采取在圈舍或者羊舍屋角以及四周进行人为消灭蝇蛹,避免其入土羽化为成蝇而造成危害。在出现成蝇的时节,可在羊鼻孔四周涂擦1%的敌敌畏软膏,每周1~2次,能够预防产出幼虫或者避免感染第一期幼虫。
  4.1.2 消灭病羊鼻腔内幼虫
  病羊可按体重皮下注射0.2 mg/kg伊维菌素注射液,也可采取皮下注射或者肌肉注射其他高效专用特效药,如氯氰碘柳胺钠等,都具有很好驱虫效果。
  4.1.3 消灭鼻蝇前期幼虫
  对于还没有侵入病羊鼻腔深部的前期幼虫,可使用浓度为2%敌百虫水溶液进行喷雾,在实际应用中效果非常好,可驱除羊鼻腔内寄生的各期幼虫,也可选择向鼻腔内喷入3%来苏儿溶液,治疗效果甚好。
  注意操作方法规范,要先将病羊头部抬起,并进行固定,然后用小型的塑料喷雾器向病羊两侧鼻孔内喷药,尽量确保喷入深度足够,每次用量大约为20 mL,每天1次,连续使用2~3天即可。
  病羊每次用药后往往在站立时就会打喷嚏,从而将鼻腔内的幼虫喷出,即使幼虫没有被喷出也会被药液杀死。
  病羊喷射药物后的几天内,鼻腔由于受到药液的刺激,会有大量分泌物流出,这属于正常现象,不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4.1.4 严格消毒
  发病期间,羊舍要坚持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进行1次消毒,常用消毒药剂为10%生石灰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0.2%高锰酸钾溶液、2%来苏儿溶液等,注意交替使用不同药剂。
  4.2 制定符合本地的防治计划
  根据当地羊鼻蝇蛆病的感染情况及发病特点,并总结防治经验,制定出与符合当地预防和治疗该病的建议计划,再结合每年需要进行2次寄生虫驱治,在各个养羊场中推广实行,减少感染羊鼻蝇蛆幼虫的频次,防治效果非常好。
  5 小结
  該病严重危害绵羊,可导致鼻炎、鼻窦炎甚至脑炎,影响机体生长发育,严重时会由于极度衰竭而死,且在高发地区的发病率能够达到80%左右,在较大程度上损害养羊户的效益,因此要加以重视,在发病季节加强预防,并在发病早期进行诊治。
  治疗主要是通过清除和杀死舍内羊鼻蝇的幼虫,常用杀虫药为敌百虫类,尤其能够有效杀死第一期的幼虫,但对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幼虫具有较差的杀灭效果,因此使用该药防治发病时要注意用药时机,要求在第一期幼虫的发育期用药。在该病高发的地区,成虫产卵季节可用2%的敌百虫油膏涂抹在鼻孔周围,预防效果良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89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