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泰勒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治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肉牛泰勒焦虫病是一种寄生性血液原虫病,主要经由蜱虫传播。该病在很多国家都可发生,且发生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这与季节变换以及蜱虫种类的分布相关。在我国北方地区,蜱虫在6~8月大量繁殖。病牛初期表现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稍有咳嗽,随着病程的进展,机体乏力,快速消瘦,经常卧地,拒绝站立,往往随着免疫力降低而出现继发感染,严重时会引发死亡。该病的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严重损害养牛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肉牛;泰勒虫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5-0096-02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
牛泰勒焦虫主要在红细胞内寄生,通常一个红细胞内可寄生1~12个不等的虫体。虫体呈多种不同形态,如环形(戒指状)、圆点状、逗点形、椭圆形、杆状和十字形。虫体长度为0.8~2 μm,只有通过显微镜才可看见。
1.2 传播途径
该病不能通过彼此直接接触传播,需要通过中间宿主(蜱虫)传播。蜱虫在病牛体表吸血时,血液红细胞上存在的虫体就会侵入蜱虫体内,并在体内发育为子孢子。当蜱虫到其他牛体表吸血时,子孢子就会经由唾液侵入牛体,通过血液循环侵入淋巴结、肝脏、脾脏等网状内皮细胞内继续发育繁殖。一般来说,只有小裂殖子才可侵入红细胞内并发育为配子体(即虫体)。
1.3 发病特点
该病的流行呈现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从6月开始发生,在7月出现发病高潮,8月之后逐渐平息,病死率为6%~60%不等。感染过该病的幼龄牛能够出现带虫免疫,可持续2.5~6年,只要饲养环境变差就会再次出现发病。蜱虫通常在圈舍内寄生,因此该病在肉牛采取舍饲期间易发。
2 致病作用
第一阶段,虫体主要是寄生于某些淋巴结内繁殖,虫体会直接破坏细胞,并在分泌的毒素(包括非特异性和特异性毒素)刺激下,导致淋巴结出现疼痛及肿胀,并伴有体温升高。
第二阶段,主要是虫体在淋巴结、肝脏、脾脏等处大量繁殖后,通过血液循环移行至机体其他的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内继续发育繁殖。在虫体的刺激,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开始大量增生。虫体分泌毒素会导致血管内皮通透性提高,从而会形成淤血,还可影响造血机能,从而发生贫血。在这种情况下,病牛可能呈急性经过而死亡,剖检可见全身性出血。
第三阶段,即虫体已经停止繁育,不会继续分泌毒素,机体也开始解脱毒素的作用,造血机能也逐渐恢复。但因第二阶段的恶性发展,体内重要器官会发生严重损伤,随着病程继续发展,尽管血液中的虫体已经消失,但血液有形成分依旧在不断减少,导致病牛最终发生死亡或者以非常慢的速度生成红细胞,很难康复。
3 临床症状
病牛通常为急性经过,主要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往往可达到39.5~41.5℃,呈稽留热,体温一般在4~10天内可维持高于41℃。随着体温的升高,病牛精神萎靡,肌肉震颤,走动无力,步态蹒跚,呼吸急促,脉搏弱且快,眼结膜初期苍白、肿胀、充血,有大量浑浊眼泪流出,后期发生黄染、贫血,存在大量绿豆大小的出血斑。食欲初期不振,中后期喜卧,并采食泥土或者其他异物,反刍减少或者完全停止,经常磨牙和流涎。排出少量黑色的干燥粪便,且往往附着血液和黏液。尿频且量少,尿液呈深黄色或者淡黄色。在尾根、眼睑和其他薄嫩皮肤上存在结节状的深红色溢血斑点,呈粟粒甚至扁豆大小。另外,病牛还伴有前胃弛缓,且体表淋巴结发生肿胀,这是该病的典型特征。
4 剖检变化
病牛血液变得稀薄,皱胃黏膜发生充血、肿胀,存在暗红色或者黄白色的结节,呈针头至黄豆大小,结节处的上皮组织发生坏死,形成溃疡或者糜烂。溃疡呈黄色或者灰褐色,直径一般为2~10 mm,边缘不整,稍微肿胀,在黏膜表面略微突出,如同锅状或者喷火状。十二指肠也可能出现结节或者溃疡。肝脏、胆囊以及脾脏都发生肿大,且脾髓呈紫黑色,发生软化。肾脏表面以及切面上存在鮮红色或者灰白色的结节,呈针尖至粟粒大小不等。全身各个脏器、黏膜以及浆膜上都存在大量出血点,各处淋巴结发生肿胀,明显贫血,切面多汁,并存在出血点。
5 防治措施
5.1 西药治疗
治疗原则是杀灭虫体,并配合强心补液、输血、缓解酸中毒、调节胃肠机能。
取1.8 g贝尼尔、36 mL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后给病牛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
取0.8 g磷酸伯氨喹啉、30 g三甲氧苄氨嘧啶、30 g磺胺甲氧吡嗪,与适量水混合均匀后给病牛灌服,之后用量减半,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
取1000 mL复方生理盐水、1000 mL 25%葡萄糖溶液、500 mL 5%碳酸氢钠、40 mL 10%维生素C、1000 mL羟乙基淀粉代血浆、20 mL 10%樟脑磺酸钠,分别进行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
5.2 中药治疗
取60 g党参、30 g当归、45 g白术、24 g丹参、60 g熟地、60 g黄芪、30 g白芍、30 g五味子、30 g制附子、30 g枸杞、30 g灸首乌、30 g仙鹤草、60 g煅牡蛎、45 g酸枣仁、60 g红枣、30 g灸甘草,全部研成细末,添加适量开水调和后给病牛服用,每天1剂,连续使用3天。
当病牛症状明显缓解后,可取45 g白术、60 g党参、30 g白芍、24 g砂仁、50 g槟榔、120 g山药、100 g麦芽粉、24 g陈皮、60 g红枣、30 g甘草,与适量口服补液盐同服,每天1剂,连续使用2天。
5.3 加强饲养管理
5.3.1 及时灭蜱
一般来说,蜱幼虫在每年10~11月藏于圈舍中,次年2~3月会在肉牛体表寄生,在3~5月是稚虫蜕皮以及成蜱活动的时期,以上时间段都要注意保持圈舍卫生良好,可定期喷散敌百虫或者双甲脒进行灭蜱。
5.3.2 避免牛携带蜱虫
避免引入牛携带蜱虫,防止本地牛将蜱扩散至其他地区。一般来说,牛运输适宜选在9~10月没有寄生的蜱季节进行,且要经过1次灭蜱处理。如果需要在其他月份运输时,要求在出发前和到达后进行15天左右的隔离检查,并进行灭蜱处理。
5.3.3 定期离圈放牧
成蜱通常在每年5月初开始爬上牛体,为此牛群可在4月下旬转移到草原放牧,直至10月末才可再次回圈舍饲养,这样即可避免成蜱侵袭,从而切断感染途径。需要注意的是,必须选在距离圈舍超过2.5 km的地点进行放牧,同时封闭圈舍,避免其他动物进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46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