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猪痢疾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及防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猪痢疾也叫做黏膜出血性下痢、黑痢、血痢或者弧菌性痢疾,是由于感染螺旋體目、短螺旋体科、短螺旋体属的猪痢疾短螺旋体而发生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是黏液性或者黏性出血性下痢。该病以较为缓慢的速度流行,但可持续较长时间,如育肥猪群在入栏时有出现发病,在出栏时依旧有发病。病猪经过治疗康复,停止用药后往往出现复发,导致感染猪群持续出现发病,不易净化,严重损害猪场的效益。
  关键词:猪;痢疾;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类症鉴别;药物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3-0070-02
  1 临床症状
  病猪急性发病时,体温通常可升高至40~42℃;慢性发病时,体温往往为37~39℃。精神不振,采食减少,有些出现呕吐,排出较软粪便,表面存在透明黏液,之后快速变成水样下痢,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粪便中存在血液、黏液以及没有消化的饲料颗粒。病猪下痢同时伴有腹痛,经常伏卧,减少走动。随着病程的进展,机体日渐消瘦,精神沉郁,排出浆糊样的褐色粪便,且散发恶臭味,严重衰弱,最终通常发生死亡。有些病猪交替发生下痢和便秘。耐过病猪生长发育缓慢,被毛粗乱。
  2 实验室检查
  2.1 涂片镜检
  最好取处于急性期病猪排出的带血新鲜粪便作为病料。取少量病料后,按1∶5比例添加生理盐水,充分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接着吸取上层液体进行涂片,自然干燥后置于火焰上固定,放上盖玻片后置于400倍的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能够发现自由运动的微生物,长度在6~8 μm左右,直径在0.3 μm左右,存在2~6个弯曲、螺旋,两端尖锐。
  要求每份病料制作两张涂片,每张涂片要观察10个以上的视野,当大部分视野中可发现超过3条的病原体,即可确诊为该病。
  2.2 兔体回肠结扎试验
  取病猪病变处的肠内容物及黏液,按1∶5~10倍的比例添加生理盐水,混合均匀后进行低速离心,用0.45 μm的针头滤器对上清液进行过滤,收集滤液待用。
  取6只体重接近的健康成年兔,随机分成2组,其中试验组有4只,对照组有2只,对回肠采取分段结扎,每段长度在5 cm左右,间隔距离为2 cm。试验组兔,在结扎好的回肠段中注入3 mL提前处理好的滤液;对照组兔,改为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置于相同条件下继续饲养48 h。
  剖检可见,试验组兔子的回肠段含有大量液体,明显臌气,肠黏膜发生肿胀、充血,并存在黏性分泌物,取肠内容物进行涂片及镜检,能够发现大量病原微生物;对照组兔子的回肠段无明显变化。
  3 类症鉴别
  3.1 仔猪副伤寒
  该病是由于感染致病性沙门氏菌而导致,通常是2~4月龄仔猪易发,且能够传染,且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病猪的临床症状类似于猪痢疾,体温升高至41~42℃,停止采食,发生下痢,排出混杂血液、假膜的粪便。剖检发现,大肠肠壁肥厚,黏膜出现坏死,上面覆盖一层麸皮样的伪膜,将其剥去可看到糜烂面。
  区别是该病可呈现败血性症状,病猪耳根、腹下以及胸前皮肤存在紫红色斑点,亚急性型眼睛存在脓性分泌物,排出淡黄色或者灰绿色的恶臭味粪便,慢性型排出灰白色的粪便。剖检发现肝实质存在细小糠麸状的黄灰色坏死点,脾脏呈暗蓝色,发生肿大,如橡皮样坚硬,被膜存在小点出血,白髓四周出现红晕;肾皮质变得苍白,有时存在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发生索状肿大,且呈红色,如同大理石样,全身黏膜、浆膜都有程度不同的出血点。
  3.2 猪传染性胃肠炎
  该病是由于感染冠状病毒导致,与猪痢疾的相似之处是病猪体温升高,往往可达到39.5~40.5℃,排出带血的水样稀粪,并散发腥臭味,渴欲增强。
  区别是该病广泛流行于气候寒冷的季节,且以较快速度传播,夏季基本不会发病。新疫区的猪基本上都出现发病,小于10月龄的患病仔猪的病死率可高达100%,呈现地方性流行。架子猪患病后发生腹泻,排便呈喷水状。剖检发现肠壁呈半透明状,明显变薄,肠系膜淋巴结发生肿胀,脾脏肿大,心肌呈灰白色,质地较软,膀胱和肾包囊下存在出血点,肠系膜内乳糜管内不存在脂肪样物质。
  4 防治措施
  4.1 药物治疗
  病猪症状严重时,可采取连续3天肌肉注射以下药物进行治疗,但大部分急性病猪,首选是采取5~7天饮水给药进行治疗。如果病猪无法饮水,可在饲料中加入药物混饲7~10天,之后以小于治疗的剂量继续混饲2~4周,避免再次感染。
  4.1.1 乙酰甲喹(痢菌净)
  采取肌肉注射时,病猪按体重使用2.5~5 mg/kg 0.5%乙酰甲喹注射液,每天2次,连续使用3~5天。
  采取内服时,按体重使用5~10 mg/kg乙酰甲喹片或者痢菌净可溶性粉或痢菌净预混剂(效价),每天2次,连续使用3~5天。
  采取饮水给药时,在饮水中加入50~100 g/t痢菌净(效价),连续使用5~7天。
  采取混饲给药时,在饲料中加入100~200 g/t痢菌净(效价),连续使用5~7天。
  需要注意的是,用药剂量达到临床治疗量的3~5倍以上时,或者长期用药,都会导致不良反应或者引起中毒,甚至造成死亡。如果病猪发生中毒,要立即按体重使用0.04~0.1 mg/kg 2%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进行抢救。
  4.1.2 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预混剂
  采取混饮给药时,在饮水中加入50 g/t该药,连续使用5~7天。
  采取混饲给药时,在饲料加入100 g/t该药,连续使用7~10天,之后改为饲料加入50 g/t该药,再连续使用2~4周。
  4.1.3 泰乐菌素
  采取肌肉注射时,病猪按体重使用10 mg/kg,每天2次,连续使用3~5天。
  采取混饮给药时,按体重使用5~10 mg/kg,或者在饮水中加入50 mg/L,连续使用5~7天。
  4.1.4 多黏菌素
  采取混饮给药时,病猪按体重使用5 mg/kg,连续使用5~7天。
  采取混饲给药时,在饲料加入100 g/t,连续使用5~7天,之后改为50 g,继续使用2~4周。
  4.2 加强饲养管理
  猪场不允许到疫区或者交易市场买入仔猪,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法。改善饲养管理,保持卫生良好,要求猪舍干燥、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如果猪场已经出现发病,在对病猪进行治疗的同时,还要避免其他健康猪患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91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