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记》教学原则指导下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粱静

  【摘要】随着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明确要求应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学生,从而确定核心素养为党的具体教育方针。根据这个背景,主要从《学记》中得到启发,探讨关于在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记》七大教育原则教学方法一、关于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就是要立足实践,实现课堂知识与课外实践的终身发展的学习,运用科学的教学原则,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成长需要,并体现国家的时代性,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立足实践,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实践性人才;强化学生的民族观念,借鉴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现代化教育的社会要求,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其中分为3个维度,分别是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发展,人文底蕴、责任担当、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是它的主要表现,具体又可以分为国家认可的18个基本点。各素养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还相互促进,并在不同情境中能发挥整体作用。
  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指导思想就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是文化。其中主要强调的是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知识的驾驭,使人类文化中优秀的成果得到充分的利用,陶冶内在情操,使真善美达到结合与统一,发展成为有文化知识铺垫,并向更高目标不断追求的人。自主发展:指导思想就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是自主性。主要是指能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进行有效控制,通过认识和发现自己,实现人生价值;使自我的潜力得到发展,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立足,使自己的目标明确,提升生活品质,而达到这一方面的要求就需要学会学习与健康生活。社会参与:指导思想就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简单来说,就是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当前公民所必须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是否遵守;使其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达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实现个人的价值,让整个社会达到全面稳步的发展,培养成为有广大理想和宏伟目标、敢于担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要想让学生拥有社会参与感,就需要他们拥有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的精神。
  二、《学记》七大原则
  1.及时性教学原则,即“当其可之谓时”。在教学中掌握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机,各学段所学的课程需要与其身心发展相契合,在做教学计划与教学方针之前,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使得教学成果最大化,学生能够充分吸纳知识。
  2.循序渐进性教学原则,即“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在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知识容纳水平,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由小到大,由易到难,利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得学生学到扎实的知識,并让学生乐学。
  3.启发诱导原则,即“君子之交,喻也”。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一样通过双方的交谈,在问答过程中,不断揭示对方谈话中自相矛盾之处,从而逐步从个别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普遍的理性认识,定义知识。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从而获得知识,而不是口头灌输和一味地死记硬背,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达到最大化。
  4.学习观摩原则,即“相观而善之谓摩”。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融入集体,在集体中不断观摩,并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通过活动、学习等增加学生的集体观念。
  5.长善救失原则,即“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这说明学生在学习中可能有四种缺点的存在,即学习上要求获取的知识太多,片面地专注于某个单方面事物,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实,感到困难就止步不前。这都是由于学生心理差异不同而形成的,所以为师者应当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制定适合他们不同的学习计划,使其能做到取长补短,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心浮气躁而出现极端化的学习情绪。
  6.藏息相辅原则,即“藏焉休焉,息焉游焉”。学习是学与习的结合,学习不能只是学,还需要习来升华,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劳逸结合,有松有驰,张弛有度,让学生乐于学习,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学习达到最佳状态。学到的东西还需要通过习来实践,习得它们的实际操作,让我们所学的知识活起来,并有所创新,使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加简便与灵活。
  7.预防性原则,即“禁于未发之谓预”。教师要时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学生的动向,预防学生产生不良倾向,要及时了解、及时预防,帮助学生少走弯路,在学习中掌握最佳的方法。
  三、《学记》指导下核心素养基本内涵的教学原则
  当代学生怎样拥有文化基础,习得人文、科学的知识,并培养具有宽厚文化知识的人呢?这就需要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利用及时性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把文化知识在科学、合理的时间教给学生,使得学生充分掌握知识的精华,在每个年龄段提升自己的修养与知识内涵,从而达到有宽厚的文化基础,进而成为有更高追求的人。
  当代学生怎样实现自我发展,主要在于学会学习,而学会学习是指学生学习意识、学习方式、学习进程的综合表现,并使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那么,通过启发诱导、学习观摩、长善救失原则可以使其完成效果最佳。为师者在教学中要进行不断地提问,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而老师也要为学生创造集体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吸取同学的长处,并改善自身缺点,最后要制定最适合学生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拥有强烈的学习意识,使其积极主动、乐于学习、善于反思,学习进程科学化。
  当代学生怎样做到社会参与,就是要有社会担当,并做到实践创新,方法论的原则就是藏息相辅和预防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体系下,怎样预防学生思想方面出现偏差,怎样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怎样在学习中做到实践创新,关键在于四个字——藏息相辅,为师者要跳出教学的固定形式,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得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运用《学记》中的教学原则来指导核心素养的发展,有其重要的实际意义:核心素养在教学上从理论性变为实践性,要深刻理解其七大原则的意义与具体方法,在两者结合中得到升华并体现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教育,使核心素养不只是书本上的理论性的概念,而是能通过学生的年龄、心理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力图做到教学设计、课程与学生发展相匹配,依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制定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使教育阶段的不同教育目标都紧紧联系核心素养,使学生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四、结语
  《学记》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在我们教学方法上都有实际借鉴的意义,具有跨时代性的特点,而核心素养作为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而提出的新教育方针,同样也能借鉴《学记》中优秀的教学方法,找到最适合中国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国人才,古为今用,便是中国五千年来优秀文化留给我们的最好产物。
  参考文献:
  [1]吴静.在班级管理视角下论核心素养的达成[J].双语学习,2018.
  [2]蔡清田.论核心素养的评价[J].教师教育学报,2019.
  [3]汪瑞林,杜悦.凝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N].中国教育报,2016.
  [4]吕雪.试论教学规律:变[J].现代教育研究,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31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