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虚拟仿真技术在环境突发事件采访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桂芹

  摘 要:在环境突发事件采访中,限于时间短、危险大、不确定因素多等原因,新闻记者的现场采访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背离新闻伦理规范的现象。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能将环境突发事件现场搬到教室,它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能在最大限度上模拟环境突发事件的真实场景,创造与现实几乎等同的虚拟环境,置身其中的受训者能调动全部感官,实现个体与虚拟现实场景的互动,进而全面提升环境突发事件的采访能力。但虚拟仿真技术只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方法,也存在自身的缺陷,因而应谨防出现对虚拟仿真技术的依赖和崇拜。
  关键词:环境突发事件;采访能力;虚拟仿真技术;虚拟仿真实验
  1 虚拟仿真技术推动高校实验教学创新
  虚拟仿真技术(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是当前最受关注的一种技术类型,又被称为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简称“VR”)。它肇始于20世纪40年代,并在80年代迅速崛起,成为融数字图形图像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集成技术。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以建构虚拟的人工环境为主要目标,使人在这一环境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可通过手、眼、口和其他肢体语言和人工环境互动。
  鉴于虚拟仿真技术优势,它很快在数字城市、场馆仿真、品牌营销[1]、评估预测[2]、绿色产业[3]、物品展示[4]、广告监管[5]、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演练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尤其在实验教学领域,虚拟仿真技术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影响和推动着实验教学改革创新。2017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要求各高校结合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信息化发展需求,加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力度,到2020年在全国力争认定1000个左右的示范性项目。
  可以说,这场由教育部推动、各大高校纷纷响应,可能波及广电体制改革的实验教学创新改革,[6]在相当程度上也是由虚拟仿真技术发展和变革所驱动的。因为没有技术的驱动,也就没有制度的回应。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认为:“技术是人的本质,没有技术就没有人,人的进化其实是一个动物性退化和技术能力增强的历史过程。离开了技术谈人性,只能是形而上学的虚构。”[7]虽然此观点有技术决定论嫌疑,但当前很多事实,也都在相当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社会结构和传播规则的变化更是如此。[8]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虚拟仿真技术给实验教学创新带来的巨大影响。
  2 环境突发事件采访训练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理论可能
  环境突发事件一般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违反生态规律的某种行为而造成的短时间内能对生态环境、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紧急事件。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不当的生产和生活行为,[9]使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全球性生态危机开始出现,[10]以致频发的环境突发事件成为当前全球社会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11]环境突发事件由于事发突然,对民众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破坏性大,社会关注度高,并且对特定机构的应急处理能力要求高,承担监视环境责任的新闻媒体大多高度重视对此类事件的采访报道。
  对新闻记者而言,环境突发事件不单意味着巨大的危险,更意味着某种走上职业巅峰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新闻记者没有采访到位,或者说出现某种不正确和不恰当的采访行为,记者也会因此陷入被舆论批判的深渊,在自媒体传播环境中更是如此。[12]例如,在汶川大地震采访报道中,有救援人员挡住了摄像机位,某电视台女记者为获得好的采访效果,竟要求救援人员“让让”。大家都说救人要紧,但女记者坚持说“只要5分钟就好”,而受困者上方有块板子摇摇欲坠,救援人员正准备搬开,但女记者却说“不用,就保持那样别动”。新闻采访固然重要,但再怎么重要也不能影响救援的进行,只考虑采访任务的完成,不考虑当事人的安危,这是极端自私的采访表现,为新闻职业伦理所不容。类似这样的负面采访案例在当下并不是少数。虽然他们试图通过采访负面题材取得正面报道效果,但由于急功近利和缺乏训练,以致不能如愿。[13]
  因此,要大力提升新闻记者对环境突发事件的采访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有两个层面:其一,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突发事件中,新闻记者要能迅速有效地进行新闻采访,并且要卓有成效;其二,在环境突发事件中,要能在短时间内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14]且要符合新闻职业伦理规范,在本质上适应社会信息生态系统的内在平衡。[15]在环境突发事件中,由于各种有利于采访展开的条件和要素往往转瞬即逝,这在“三农题材”的采访中也是如此,[16]记者必须在短时间内将其抓住,否则就可能前功尽弃,而且在推进采访的时候,不能超越职业伦理规范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
  案例教学在很多领域适用,[17]而且长时间以来它在提高记者环境突发事件采访能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案例教学法毕竟是事后的分析和总结,是静止的,而非动态的,它带给受训者的感觉和突发事件所创造的现场感觉完全不同;假如记者真的置身于现场,限于事件危险性大、时间性强,记者的采访选择及其相关反应就可能完全变形了。
  3 环境突发事件采访训练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实践可为
  虚拟仿真技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模拟环境突发事件的真实场景,创造与现实几乎等同的虚拟环境,置身其中的人能够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官,实现个体与虚拟现实场景的互动。直言之,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就是将环境突发事件现场搬到教室,让每位受训者的专业素质都能得到提高。[18]
  具体言之,虚拟仿真实验对受训者环境新闻采访能力的提升大致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逼真模拟:将不可能的现场采访训练变成可能。环境突发事件具有巨大的破坏性,谁都不愿意见到环境突发事件一再重演,因此也就不可能存在为了训练记者或提升记者的现场采访能力而人为制造环境突发事件。在这个意义上,虚拟仿真技术能够创造几乎与现实一样的環境突发事件场景,受训者完全沉浸其中并接受挑战和训练,所有的冲突和后果都在虚拟世界发生,它巧妙地避免了环境突发事件与生俱来的破坏性。这种逼真模拟将不可能出现的现场采访训练变成了可能,这对受训者环境突发事件采访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反复试错:使受训者环境突发事件采访能力提升至预期。虚拟仿真实验的最大益处在于受训者可以反复试错而不必付出太大的成本,[19]只要受训者不放弃,最终都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虚拟仿真实验的反复试错性能给受训者带来了极大的学习自由,他们通过反复学习、反复演练,寻找错误原因,克服自身不足,最终获得理想的成绩。而现实场景中提升记者环境新闻采访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有的虽可以反复,但缺乏逼真性,有的虽具有逼真性,但反复性不足,即便可以实现反复性,但受训者为此付出的成本又过大。相比之下,虚拟仿真实验的反复试错性能是最优的。
  第三,非排他性:让更多受训者从虚拟仿真实验中受益。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各地经济社会差异较大,[20]阶层分化明显,[21]尤其是在教育资源上分布不均衡。教育部推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宗旨之一就是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非排他性”优势,让更多的人能够在线接受训练、在线获得能力的提升。可以说,现实场景中提升受训者环境突发事件采访能力的途径大多会受到空间、内容、师资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从而出现不均衡、不平等现象。而虚拟仿真实验通过在线共享实现对受训对象的非排他性,这就意味着更多的人能从虚拟仿真实验中受益。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虚拟仿真实验对提升受训者环境突发事件采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但技术毕竟是技术,虚拟现实尽管“逼真”,但不能真正等同于现实场景,[22]或者说虚拟仿真技术只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方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众多教学方式中的一种。尽管重要,但不能是全部,因而提高记者环境突发事件采访能力还需要多管齐下,绝不能出现技术依赖或技术崇拜。
  参考文献:
  [1] 蔡雅雯,等.绿色經济场域下二手交易平台传播研究——以“闲鱼”app为例[J].大众文艺,2019(13):190-191.
  [2] 张晓蕊.微信公众号植入广告传播效果评价体系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9(15):202-204.
  [3] 王娜颖.新兴绿色产业的实践困境及其化解研究——以新能源汽车为例[J].戏剧之家,2019(25):232+234.
  [4] 张晓蕊,等.网络直播中网红主播销售类传播行为研究[J].东南传播,2019(05):142-143.
  [5] 代淇.绿色广告的监管缺陷和制度规训[J].戏剧之家,2019(23):238+240.
  [6] 陈相雨.新时代我国广电体制变革的现实动因和框架要求[J].今传媒,2018,26(03):12-14.
  [7] 顾学文.技术是解药,也是毒药——对话法国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DB/OL].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427/c405057-29953400.html,2018-04-27.
  [8] 陈相雨,丁柏铨.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逻辑及其治理[J].中州学刊,2018(02):166-172.
  [9] 王娜颖.绿色消费观的内在矛盾研究[J].汉字文化,2019(15):164-165.
  [10] 吴静怡.近40年来我国环保传播的研究谱系与学术展望[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9(05):11-22.
  [11] 陈丹丹,马晨晨.环境公共事件中大众建构话语权的政治机会结构分析——以“湖北仙桃垃圾焚烧发电事件”为例[J].新闻知识,2018(08):31-34.
  [12] 陈雨萌.网络新闻反转:新闻真实的动态呈现[J].东南传播,2019(07):165-167.
  [13] 蔡雅雯.网络空间中负面题材报道的正向情感效果分析[J].东南传播,2018(10):142-144.
  [14] 曹青云.环境抗争中网络视频动员的基层治理[J].新闻知识,2019(04):36-39.
  [15] 黄晨.乡村健康传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视角[J].新闻知识,2019(05):71-73.
  [16] 曹青云.新媒体视域下“三农”题材纪录片的传播价值分析[J].艺术评鉴,2019(13):160-161.
  [17] 蔡雅雯,张晓蕊.绿色广告的冲突性框架探究[J].艺术科技,2019,32(06):9-10.
  [18] 陈相雨,邵悦.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之关系辨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34):142-143.
  [19] 吴启越,刘雯.浅析网络时代抗争运动的视觉化嬗变与机理[J].戏剧之家,2018(36):219-220.
  [20] 吴启越,刘雯.从《芳华》看电影商业差异化营销策略[J].艺海,2019(04):57-59.
  [21] 张晓蕊.绿色广告的受众逻辑研究[J].大众文艺,2019(08):139-140.
  [22] 张沁沁,张晓晨.后期剪辑在慢综艺中的运用——以《向往的生活》为例[J].大众文艺,2018(14):142-14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8年度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资助项目“新时代高等新闻传播人才绿色传播能力培养问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HER01013
  作者简介:李桂芹(1979—),女,山东青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移动营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49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