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云雾景观浮云世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瓯江源头,位于浙江西南部的云和县崇头镇,距云和县城10千米。2014年开始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2019年通过国家试点验收。土地总面积2192.4平方千米,涉及崇头镇的崇头、梅源、南山,栗溪、下垟、张化、坑根、梅竹、水碓垟、叶垟、朱宅1个行政村及云和林场的朱宅林区。
  云和梯田又称梅源梯田,最早的开垦历史可追溯到云和梅氏迁入梅源的唐代,之后随明代当地银冶炼业的兴起逐渐形成今日之梯田群。清同治《云和县志》载:“云以前,土广人稀,田多荒芜,谷贱伤农,粮多逮欠……自坑冶盛,人亦日众。由是垦辟众而田土辟也……”云和梯田环境优美,和谐地融山、水、梯田、村庄于一体,形成四季分明、早晚各异的景观。主要有南山、吴坪、下垟、叶垟、梅竹五大梯田,区块总面积20余平方千米。梯田依山势水平开垦,以种植水稻为主,海拔200—1400米,坡度15°—50°,最多处有500多层,层高差1—2米居多。田单体绕山一般呈狭长带状,面积0.3—1亩居多。近年来,云和梯田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历史文化,先后被世界科教文组织联合协会、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中国文化遗产抢救聯盟、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与“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授予“国际艺术家采风创作基地”“国家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实践基地”“国家民俗摄影采风创作基地”“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等称号。2011年1月,云和(梅源)梯田作为文化景观,被评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月,云和梯田冰雪美景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同年5月,央视《美丽中国·湿地行》摄制组进驻云和梯田景区拍摄。
  湿地公园地处华南褶皱系之遂昌—龙泉断隆中部,出露零星基底构造层和大面积火山岩盖层;位于浙南中山区,境内山峰环绕,为洞宫山脉,整体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形成大小不一的缓坡和小盆地,经世代祖辈开发耕作成为如今的云和梯田;其最高点白鹤尖海拔1593.1米,为云和县最高峰,最低处海拔270.3米。
  湿地公园土壤有红壤、黄壤、沼泽土和水稻土4个土类,其中红壤和黄壤为地带性土壤,沼泽土和水稻土属非地带性土壤。这些土壤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土壤肥力较高。湿地公园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海拔高度悬殊,地形较为复杂,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据气象部门20年资料统计表明,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低温度-7℃;年降水量1780—1900毫米,主要集中在5—10月,其间由于台风登陆会造成暴雨及山洪暴发,兼有大风、冰雹等异常灾害性天气;无霜期平均227天;光照充足,平均年日照时数1774.4小时,昼夜温差较大。
  湿地公园水系分属瓯江上游干流龙泉溪和瓯江上游支流梧桐坑两大水系,以龙泉溪水系为主。浮云溪为龙泉溪的支流,是园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白鹤尖,梅九坑、洪洞坑、栗溪坑等溪流汇入浮云溪。境内溪流潺潺,水系发达,水源充足,水质甘甜。根据云和县环保局提供的监测报告,公园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Ⅰ类标准。水源补给除雨水外,地下水源充裕,补给稳定。
  由于海拔较高,梯田和河谷中的水蒸发而上,受气流影响而形成云海,水分又被林木充分吸纳,化为云雾烟雨,驻于高山丛林,山巅与田间时常白云缭绕,岀现虚实与层次。“云雾景观,浮云世界”是湿地公园的一大特色与亮点。
  湿地公园的植物区系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东区,维管束植物计有147科774种,其中蕨类植物22科39种、种子植物125科735种。在774种维管束植物中,有湿地维管束植物70科296种,其中野荞麦、野大豆2种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湿地公园有脊椎动物32目84科247种,其中鱼类4目6科13种、两栖类2目7科21种、爬行类3目8科34种、鸟类16目45科141种、兽类7目18科38种。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黄腹角雉和黑麂2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虎纹蛙、鸳鸯、鸢、苍鹰、赤腹鹰、松雀鹰、鹰雕、林雕、游隼、燕隼、红隼、白鹇、鹰鹗、中国穿山甲和中华鬣羚等23种。
  为推进云和生态县建设,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有效保护云和梯田湿地资源,2010年,云和县人民政府提出创建国家湿地公园的目标,同年12月,经浙江省林业厅批准设立省级湿地公园。2012年6月,云和县林业局委托国家林业局华东院承担《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工作。
  此外,湿地公园的建设为云和县提供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估算,规划区内可利用的种养示范农田总面积约310亩,以生产有机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按每年纯产值5000元/亩的经济收益计算,则每年可创造62万元的经济效益。湿地公园为公益性的生态建设项目,项目实施不以赢利为目的,但随着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将提供更多的社区参与机会,增加就业岗位,对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25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