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陕西省榆林市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以陕西省榆林市樟子松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实施过程中自土地平整、种子处理、营养土配制到苗期管理各个关键环节与注意事项,为培育健壮的樟子松苗木,构筑樟子松人工防护林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榆林市;沙土
  一、绪论
  榆林市位于我国陕西省北部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水资源相对匮乏,多形成干旱与半干旱的自然特征。在特殊的气候、水文与土壤条件下,植被生长困难、植被覆盖率较低,水源涵养能力较弱,土壤沙化与荒漠化严重[1]。因此,西北地区多种植樟子松构筑人工防护林,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区域性小气候。但是受到当地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樟子松在西北地区存在育苗困难的问题,在幼苗生长与规模化繁殖方面通常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严重阻碍了樟子松人工防护林的种植与扩建[2]。因此,对樟子松育苗技术进行研究,运用营养钵容器对樟子松幼苗进行培育,对于提高榆林市樟子松幼苗的成活率,构筑樟子松防护林具有重要意义。
  二、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
  (一)整地
  整地是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的首要环节,在整地步骤中,为了提高樟子松幼苗的健壮性,需要对幼苗施加足够的肥料。对于樟子松幼苗而言,可以腐熟的鸡粪或者猪粪作为肥料,以改善土壤的内在结构,多样化土壤的营养成分,疏通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的涵养水源能力与透气性。在施肥时,常规性的用量标准为每667平方米的土地肥料用量为1000千克,以此配比准备肥料,并均匀地将肥料洒在土地表层,后用犁对土地进行深耕,耕翻深度约30厘米,最后对翻耕后的土地进行平整,并在平整后的土地上修筑南北向的高床,床高、床宽以及床间距均需要参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设计与实施,如床高一般为12厘米,床宽一般为50厘米,床间距一般为70厘米[3]。
  (二)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用于移苗过程,乘装在营养钵中,为樟子松移苗提供土壤与养分。因此,营养土的配制是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的关键。榆林市樟子松的营养土通常由黄绵土与农家土构成,二者的成分比例为2:1,在对两种土壤进行比例配制与过筛混匀后,向混合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亚铁对其消毒[4]。接着,量化测定混合土壤的水分含量,用手掌搓揉土壤使其成团,根据土壤落地的松散程度适当向混合土壤中加水,直至其落地呈松散状,则营养土配制完成。新配制完成的营养土不可立即使用,而应当用覆盖物对其进行密封堆放约4天,以调节营养土的酸碱性达到平衡状态。
  (三)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主要是指剔除不良种子与杂质,对种子进行消毒以提高种植种子的质量。首先将樟子松的种子静置在水中,种子中的杂质与瘪籽会因重力不够而浮出水面,将其过滤后进行阴干,得到一次挑选后的种子;其次,以人工挑选的方式逐一过滤种子,剔除表面有痕迹或损伤的种子,仅保留外形良好、颗粒饱满的种子作为用于播种的种子;最后,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运用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进行冲洗与浸泡,时长约为2小时,后用清水将种子上附沾的高锰酸钾冲洗干净,将其置于适宜的温度与湿度环境下催芽,温度一般控制在30℃以内,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80%以内,为种子催芽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在整个催芽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以每4小时翻新一次的频率对种子进行翻新,以防止在催芽环境下种子出现发霉现象[5]。当樟子松的种子催芽率达到30%以上时,即可将种子用于装钵与播种,据统计,催芽率在30%以上的种子,其出苗率与幼苗成活率可达80%以上。
  (四)装钵与播种
  对苗床上的土地进行平整,当榆林市育苗区土壤的温度达到15℃时,可以达到播种的土壤温度条件。在正式播种之前,需要用多菌灵800倍液对苗床进行消毒,在向苗床表面喷洒浓度未3%的硫酸亚铁溶液对土壤进行二次杀菌。然后进行装钵操作,在营养钵体内装入预先配制的营养土,将营养钵白城长为10米、宽为1米的苗床,再将挑选并处理好的优质种子放置到营养钵中,每个营养钵中可播种4粒种子,种子放置完毕后需要在表层覆盖上一层细沙,细沙的厚度约为0.4厘米,稍稍拍打细沙表面使其压实,再在其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进行密封处理,约8天后,待营养钵中的幼苗成活率达到60%以上后可以选择太阳辐射不强烈时将薄膜移除,减少太阳直射对幼苗的损伤。塑料薄膜移除之后应适当向营养钵中加水,并做好防晒遮荫工作。
  (五)苗期管理
  在幼苗成长期内需要定期关注幼苗的成长状态以及自然生长环境的变化,以对幼苗成长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苗期管理主要包括遮荫、浇水、施肥、除草、间苗、防病、防寒等。在幼苗遮荫工作中,由于榆林市深处大陆腹部,空气干燥,植被覆盖率较低,地表水分蒸发速度较快,为了避免樟子松幼苗因强烈的太阳辐射而灼伤,可以在育苗区覆盖大棚进行遮荫,待到幼苗成长到足以应对太阳辐射后,再视情况移除大棚。在幼苗浇水工作中,虽然樟子松是一种耐干旱植物,但是在幼苗生长期应当保证其有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在其成长的高峰期,育苗人员应当勤浇水以免其缺水枯萎,秋季来临后可减少浇水次数与浇水量,避免寒冷天气造成水体结冰,影响幼苗生长。在幼苗防病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在樟子松幼苗成长期极易遭受的立枯病,通过对种子进行消毒、对苗床土壤进行消毒以及对幼苗出土后的跟踪式管理,可以及时发现与有效抑制立枯病的出现。在具体防治时刻采用硫酸亚铁溶液与多菌灵溶液。
  三、结论
  樟子松是陕西省榆林市应对土壤沙化与荒漠化的重要造林树种,受到当地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樟子松的幼苗成活率较低。將营养钵育苗技术应用到樟子松人造林建设中,严格按照规范平整土地、处理种子、配置营养土、装钵与播种以及苗期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樟子松种子的发育率与幼苗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崔军,张生霄.榆林市横山区樟子松中幼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11):147+150.
  [2]杨金堂,张海军.神木县樟子松营养袋育苗与沙地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13):155-156.
  [3]邢铭香,陈钦华.半干旱地区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3(01):247.
  [4]刘凤英,刘长河,金海云,冯景文,齐志.樟子松营养钵育苗技术探讨[J].绿色科技,2012(09):88.
  [5]刘世歧.榆林沙区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08(01):136-1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51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