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首先深入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概述去,其后就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深刻分析,希望以此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资源;综合利用;经济效益
  1 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概述
  1.1 城市轨道交通空间概述
  根据相关的时间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城市轨道交通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其作为一种公共客运交通方式,能够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一定的便利,节省时间。所谓城市空间,主要是指城市中开展并进行的多种社会经济活动及人们日常生活共同组成的部分,从整体上来讲,是城市中的地表区域。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城市空间应当是一种基于人们生活所分离出的面积,是人们生活、活动、工作、学习的空间,也是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得知,我国大多数城市地上空间开发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大力发展地下空间成为城市持续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地铁、轻轨的出现不仅仅减轻了地面交通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多数城市中现存的拥堵问题,并且对我国传统的城市格局进行了创新改革,打破了传统单一的空间结构。
  1.2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应用
  1.2.1 轨道交通对土地的影响
  一方面,轨道交通占地面积较大,比如车站轨道等等。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相关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可以基于廊道效应对其效益进行深入分析。具体而言,其主要表现为由中心向外部递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城市轨道交通空间结构划分的过程中,土地资源会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的沿线经济,土地开发商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应当将集成化和多元化作为重点内容,使其更多的为商业及服务业服务;另一方面,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沿线城市的发展进步,使得人口流动及产业规模发展速度加快,因此对于这部分城市而言,应当集中开发房地产项目。
  1.2.2 沿线土地价值的影响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车站距离的延长使得可达性不断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土地价值的不断降低,本文对轨道交通车站周围的土地价值最大影响范围进行了深刻分析与研究,这样的范围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将其称之为合理区,主要是指人们通过步行或是骑行的方式能够达到车站的平均距离。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大多数居住在合理区的人们由于可达性高,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希望通过步行的方式到达车站。基于此,相關研究人员应当科学合理的设定人们步行到达车站的时间与距离,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城市中心区域距离车站的最佳位置为325米,而郊区则在500米左右。
  1.2.3 区间土地价格
  一方面,区域内土地价格会上升。具体而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范围表明了房产的集中性。在建设范围内的土地需求较高,同时价格也会随之上涨;另一方面,区间土地价格呈现出区位性的特征。具体而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使得土地的区位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区位的可达性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距离,同时,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使得人们的出行时间大幅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及效率的提升,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出现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多元化需求,缩短时间,提高效率,改变了土地特征。
  1.3 轨道交通站内空间的应用
  一方面,经济效益的提升。根据相关实际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多数地铁、轻轨在站内都设置了相应的广告,科学有效的对广告资源进行运用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推动城市进程的发展建设。相比于普通的电视、传媒等等传播方式,地铁、轻轨在广告传播中的效果更为显著,常见途径主要包括户外广告、列车内广播,如LED屏、站内杂志、电梯扶手等等。
  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实现了商业的开发应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对城市轨道交通商业价值的一种挖掘,也体现在对空间综合利用的维护上。第一,轨道交通站客流量增大,能够提高商业效果。例如,设置商业街店铺、换乘点,满足乘客购物、娱乐、处理其他业务等等的需求。通过这样的方式,换乘站能够实现商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第二,车站与城市建筑物之间的有效融合。众所周知,建筑物具有一定的交通枢纽能力,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便捷的出行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轨道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周边建筑物的结构造型、层次高低,分析其平面、几何关系,并进行有效的连接,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客流量与交通流量充分发挥出其空间形态的价值。
  2 城市轨道交通空间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
  2.1 外部经济效益理论分析
  所谓外部效应,主要是指某种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以外的人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获得收益,而这样的收益并不需要额外付出成本。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地铁、轻轨等交通工具的出现,缓解了路面压力,并且优化了城市环境,能够推动现代社会文明城市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相关的受益人能够将所获得的50%的收益进行轨道建设,那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使用者的投入,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2 外部效益还原的基本思路
  一方面,加强财政管理。具体而言,大多数可以通过固定资助的方式进行财务管理,例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基础建设,运用社会资本进行运营管理,加强车辆线路的维护。政府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应当通过提高税收、增值土地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回收,而社会资本则从所取得的经营效益获取;另一方面,实现城市开发。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地块的开发运用,实现资产的价值提升,通过轨道交通资金的投入或者通过与其他开发商企业的合作,切实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共同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雅群,彭华,陈军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路有砟轨道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铁路技术创新,2018(2).
  [2]丁大朋.河谷带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7(S2):112-1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5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