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18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后排进攻战术运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2018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共13场比赛的后排进攻战术运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女排后排进攻战术运用在总进攻次数中占比较低,同时不同场次之间在运用数量上存在明显差距;后排进攻运用存在明显的实施人员、位置分布和打法特征,主要以朱婷六号位无掩护的后排进攻为主;同时,运用效果在位置上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1号位的后排进攻效果较好。
  关键词:中国女排  后排进攻战术  运用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b)-0234-03
  后排进攻是指比赛中后排队员在进攻限制线后起跳扣球的一种战术进攻形式[1]。因其特有的进攻突然性强、进攻过网面大、进攻破坏性强等优点,使得其在比赛当中能够获得较其它进攻战术所不能达到的战术进攻效果,从而发展成为各类比赛的重要得分手段[2-4]。本次世锦赛各参赛队伍水平总体之间差异较大,所以对中国女排的后排进攻战术运用数量分布、后排进攻实施位置分布及各位置后排进攻效果进行研究,起到总结经验,加强中国女排的训练、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为往后应对不同比赛对手能实施更为合理有效的后排进攻战术的指导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2018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的13场共47局比赛的后排进攻战术运用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运用中国知网等搜索与中国女排后排进攻战术运用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录像观察法
  运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2018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的比赛录像视频,并对比赛录像视频进行认真观看与记录。
  1.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国际排联官网获取有关中国女排的统计数据及对录像观察记录所得数据依据一定研究目的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女排后排进攻战術运用比率分析
  从表1可知,中国女排在2018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后排进攻运用总数为147次,总进攻数为2518次,占比5.70%,相较于2010、2014年世界女排锦标赛的7.80%、17.23%,占比较低,后排进攻运用比例存在明显的降低趋势。通过观察可知本次世锦赛队伍总体实力偏弱,使得中国女排在比赛中的前排进攻(如快攻、强攻等)取得较好的进攻效果(共7场3-0获胜的比赛就是很好的证明),从而使得中国女排的后排进攻运用比率总体占比较低。
  此外,各场比赛之间的后排进攻运用次数存在较大的差距,半决赛时的中国对意大利(攻强守强)运用次数最高为20次,占比7.84%;最少的是季军赛中对阵荷兰(攻强守弱)为4次,占比2.25%,两者之间相差了16次;而运用比例最高的是与加拿大的比赛(9.8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加拿大属于攻弱守强型队伍,从而使得中国女排面对排名较靠后的队伍时出现了后排进攻次数较高的情况。这说明中国女排的后排进攻运用次数在不同对手场次上跨度较大,总体而言中国女排在面对世界女排强队(攻强守强)、前排进攻效果不佳时,后排进攻的运用次数比应对整体实力较弱(攻弱守弱)的其他世界女排时多。
  2.2 中国女排后排进攻实施人员、位置分布与打法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后排进攻实施位置的分布情况。1号位50次,5号位6次,6号位91次,占比分别是34.01%、4.08%、61.91%,这说明6号位是中国女排后排进攻战术主要实施区域,形成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前排进攻受阻,需要轮转到6号位的主攻手朱婷实施后排进攻打开局面。
  此外,后排进攻在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人员特征。主要以朱婷、龚翔宇和李盈莹为主,她们各自实施的后排进攻次数分别占到总后排进攻次数的46.94%、26.53%和14.29%,而其他3人(张常宁、刘晓彤和曾春蕾)仅占12.24%,这说明在后排进攻战术的实施人员上主要以世界优秀主攻手朱婷为主。同时后排进攻实施人员也存在一定的位置特征,1号位主要以龚翔宇为主,为39次,曾春雷次之,为8次;而6号位进攻主要以朱婷为主,为61次,李盈莹次之,为21次。
  最后,从打法上看,无掩护的后排进攻120次,占比81.63%;有掩护的后排进攻27次,占比仅有18.37%,两者相差较大,说明中国女排在比赛中进行有掩护的后排进攻运用不够积极。总体而言,中国女排的后排进攻战术运用呈现出以朱婷6号位的无掩护后排进攻为主的特点。
  2.3 中国女排后排进攻战术运用效果分析
  从表3中可知,后排进攻总得分为56分,仅占后排进攻总数的38.10%,比例不足一半,说明中国女排后排进攻总体上进攻效果不强,提升空间大。
  在不同的进攻打法上,有掩护的后排进攻得分为18分,占其进攻总数的66.67%;无掩护的后排进攻得分为38分,占其进攻总数的31.67%,说明有掩护的后排进攻打法较无掩护的后排进攻打法效果更好,得分率更高,无掩护的后排进攻失分情况较为严重。在有掩护的后排进攻前提下,1号位和6号位的得分效率相同,但6号位的失分比例高于1号位;而在无掩护的后排进攻情况下,1、6号位两者的失分率相差不大,但两者的得分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前者远高于后者。这说明后排进攻战术的运用效果受到打法的影响,我们应当依据不同位置灵活实施不同打法的后排进攻。   此外,从位置上看1、6、5号位得分分别是21分、35分和0分,效率分别为42.0%、38.46%及0%,综合来看1号位的后排进攻效果是最好的。结合比赛录像分析,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在6号位发起后排进攻时,对方加强了防守朱婷的拦网力量,从而使进攻效果较低,而1号位的后排进攻得益于前排副攻袁心玥的背飞掩护,有效地牵制了对方的拦网,5号位的后排进攻主要是多在本方无法组织有效进攻的情况下被动进行的,因而进攻效果不佳。
  3  结语
  (1)中国女排在本次世锦赛中的后排进攻次数占总进攻次数的比例较低,同时较以往两届世锦赛有降低的趋势。此外,在不同比赛场次当中,中国女排使用后排进攻的次数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应对世界排名靠前的强队时运用比例较高,弱队则相反。从而使后排进攻战术运用次数呈现出因不同对手比赛场次分布不同的特点。
  (2)中国女排后排进攻战术在实施上,存在明显的人员、位置分布和打法特征。后排进攻主要以朱婷、龚翔宇和李盈莹为主;在位置分布上,后排进攻实施区域主要集中在6号位,1号位次之,5号位几乎没有,同时在6号位实施的主要人员是朱婷,1号位是龚翔宇;在打法特征上,无掩护的后排进攻次数比有掩护的后排进攻占优。
  (3)中国女排的后排进攻战术运用效果总体上不高,在不同位置与打法上存在较大差异。有掩护下,1号位与6号位的后排进攻得分率没有差别,但前者失分情况优于后者;無掩护下,1号位与6号位的后排进攻失分比率相差不大,但前者的得分率远高于后者。总的来说,1号位的的后排进攻效率较好,6号位虽然进攻次数多,但效率却低于1号位,这就提示要保证6号位进攻的同时还应注意发挥1号位的后排进攻优势,同时要注意依据不同位置实施不同的后排进攻打法。
  参考文献
  [1] 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07.
  [2] 潘云刚,杨管.第17届排球世锦赛中外女排进攻效果对比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6,38(1):95-98.
  [3] 李毅钧,孔祥平.2016年第十五届世锦赛中外女排进攻技战术效果比较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4):77-79.
  [4] 沈伟.2010年女排世锦赛中国女排进攻战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76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