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及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一直以精炼的语言,动人的旋律,真挚的情感,被学生所喜爱和接受。古诗词无论是辞藻的美妙还是旋律的押韵,都可以称之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宝藏。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讲解和教学做出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策略 方法
  一、注重积累,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当下,我国学生古诗词的积累量相对缺乏。就算初中6本语文教材加起来所需要背诵的古诗词也远远达不到一种质变的基础。古诗词又是中国文化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是语文课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我认为,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爱上背古诗词才能够让学生注重积累。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独立欣赏古诗词的美感。教师不妨拿出一节课的一半或者是三分之一的时间给同学,让学生自己讲解古诗词。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或者寻找一首与这首古诗词意境相似的古诗词,并且要求被动。也许一次多背诵一首古诗词看起来是十分少的量,但是在初中三年积累下来的量,绝对是惊人的。
  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很多学校还是有早读课。并且,这些早读课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划分给语文教师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段时间,将学生的古诗词背诵积极性诱发出来。举办古诗词背诵大赛,采取早自习积分制度。到了每个月底给背诵最多的学生颁发古诗词积累小能手的证书和奖励。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地巩固自己当天所学习的内容,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课外古诗词的拓展。
  二、古诗词的讲解方式
  1.认识作者
  我认为,在每一节古诗词课堂中教师所做的第一件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就是先带领学生认识一下诗人。了解这个诗人的大时代背景,了解这个诗人的思想品质。比如,初中教材中绕不开的一位著名诗人——苏轼。在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苏轼有着独特的魅力。苏轼这一生可以说是仕途坎坷,虽然天资过人,与欧阳修等著名诗人共同被称之为“唐宋八大家”。苏轼在晚年连连被贬,晚年也是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甚至最终落得了一个客死异乡的凄惨命运。但是,苏轼依旧秉承一颗爱国爱民的心,为世人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苏轼年少得志,中年失意,年老流放。这一生不可不说是跌宕起伏。这种爱国的情怀正是学生们所需要学习的素养。
  所以说,教师在古诗词课堂中,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尝试着了解诗人一生的经历。在课堂上大家讨论补充,一起学习进步。这样每个学生对于诗人的见解和认识都会十分深刻。这种对于时代的认知和了解,也能够成为后期写作或者是读词的基础。
  2.古诗词的重点句子
  每一首古诗词中都有那么一句或者是两句经典词句。这是作者情感的浓缩精华或者是意境的完美表达。这种句子是学生最需要积累的句子。这种句子无论在人文的表达还是环境的描写手法都是值得学生所借鉴和学习的。甚至,有的时候一句话中的一个字都是值得解析的。这个字可能就是这句话的眼睛。因此,对于古诗词重点句子的讲解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字眼的赏析,加强对于古诗词的理解。
  《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两句诗在意向描写和情感描写中都是值得学生所探究的。苏轼没有因为自己与家人的离别而产生狭隘的思念之情,而是顾己及人,希望所有在外的人都能够与家人团聚。这是一种大格局,大情怀。这也是目前我们初中学生所缺少的眼界。这也是作文中所或缺的气势和思想。所以说,目前对于创作的教学依旧还是处于一种狭隘的思想和眼前的描写。
  这种结尾,这种气魄,是苏轼最为惯用的结尾手法。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诗中,苏轼依旧惯用寄情的手法,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每每当孩子听到这种气魄的诗词,总能够沉迷于此不能自拔。尤其是男生更是有一種激情和热情似乎要洋溢出来。将每一首古诗词的重点指出划分出来,先让学生自我尝试解析,再由老师进行补充是最为有效的讲解。
  3.古诗词的意象鉴赏
  其实,通过我多年的古诗词教学总结,我发现意象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就是一种细节的注意点。很多时候,很多事物都是古人古诗词中一种情感的寄托。一般有一些大致的分类以及独特的含义。
  我认为,意象主要分为几种大的类别。一种是景观表达一类的,如月亮、流水,等等。还有一种是行为表达一类的,如登山、吹箫、饮酒,等等。还有一些动物和植物类似于杨柳、猿、燕雀,等等。还有一些声音类别的,类似于猿的声音。这些意象都具备自己的独特含义。比如,古人经常用哪些物寄予哪些感情,杨柳对思念,归雁对游子,等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对于字词的理解来更好地理解出一句古诗词的大概意思和情感,对于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和了解。
  三、结束语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无论何时何地,古诗词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宝藏。教师应当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课堂策略,帮助学生提升鉴赏素质,从而遨游在古诗词唯美的意境之中。
  参考文献:
  [1]程文俊.论苏轼词的感伤美[J].教育观察,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8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