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容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鉴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优秀的历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古诗词鉴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本文对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鉴赏 教学策略
引言
古诗词鉴赏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古诗词中包含了很多对学生有教育意义和影响力的内容,比如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效率不是非常理想,为有效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分析与研究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就变的尤为重要。
一、通过不同朗读,感悟古诗词美感
古人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同样如此,所以,在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也是比较有效的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在实际的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感悟古诗词具有的美感。例如,通过诵读,古诗词的整体形象就会在学生脑海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去诵读,进而深刻感受古诗词的形象。比如,在学习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诵读,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理解,然后教师教学生进行有感情的诵读,为古诗词鉴赏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还可以通过吟诵,大多古诗词都比较押韵,学生在读起来比较朗朗上口,而且会有一种音乐之美,而这种音乐之美如果以默读的形式则无法体现出来,只用通过大声诵读才会有所体现,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的理解古诗词的含义,还可以深刻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进而体会到古诗词所具有的音乐美,比如,以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其属于古诗词中的元曲,并且可以进行歌唱,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吟诵,体会其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品味其中的情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古诗词鉴赏
信息技术是当前教育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及时同样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古诗词的内容以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形式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制作动态古诗词建鉴赏的视频课件,将比较抽象的文字生动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提高古诗词鉴赏的课堂效率,使古诗词鉴赏教学达到最优。例如,以学习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为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如果只是通过分析古诗的字面意思,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进行这首诗的鉴赏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先给学生以古筝配乐为背景音乐的古诗朗读,让学生仔细去听,然后再给学生播放提前制作好的幻灯片课件,内容为古诗中优美景色的画面,让学生处在一个春意盎然的教学氛围中,更加直观形象的感受古诗中所描述的美丽的景象,最后,再让学生跟随古筝伴奏的背景音乐朗读古诗,学生从听觉、视觉、以及心理的充分感知,可以极大的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优化了古诗词鉴赏的能力①。
三、展开丰富想象,体会古诗词意境
古诗词的表达技巧非常巧妙且高超,蕴含着千姿百态的优美意境,具有可以陶冶人们情操的作用,简短的词句背后是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人生感触。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逐句去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仔细品味其中的涵义,进而深刻的理解古诗词的情感基调和作者内心深处的感触,才会真正深层次的体会到古诗词的意境美,具备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例如,以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例,这是一篇优美的田园诗,生动的描写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真切体验,“种豆南山下”和“采菊东篱下”韵律相同,但韵味却大不相同,古詩中所有的诗句都使农田劳作生活增添的生气,自然宁静的生活使诗人对现有的生活感到无限的欣慰,将辛苦劳作生活化作了生活乐趣。在这首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多本首诗展开充分的想象,逐一的去想象每句诗所描绘的景象和意境,细细品味全诗的特点,感受诗人在进行田园劳作时的乐趣,通过无尽的想象画面和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以此来鉴赏古诗词中情与景互相交融的意境②。
结束语
总之,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瑰宝,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有助于学生道德修养的养成。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古诗词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古诗词鉴赏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的能力。
【注释】
① 许开春.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J]. 当代教研论丛,2017(03):34.
② 杨银花.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浅析[J]. 新课程导学,2016(15).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四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592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