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古诗词赏析作为小学语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却面临诸多困难,仅仅介绍诗人、诗歌背景、中心思想等方面传统教学方法让课程变得枯燥乏味,也让学生失去学习诗词的兴趣,这让古诗词教学俨然成为了摆在教师们面前的一大难题。那么,如何将寥寥数十字的古诗词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变得有兴趣,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采用结合理论与教学实际的方法,详细论述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 古诗词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8-0153-01
  众所周知,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学,学习时长可从小学一直延续到高中,甚至在大学的文学类专业中也能见到古诗词的身影,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开始,有必要给学生打下一个传统文学的良好基础,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道德情操与审美观念。正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们之所以会觉得古诗词课堂枯燥乏味,是因为教师并没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老师们觉得古诗词难教,也是因为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当。那么小学古诗词到底应该怎么教,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呢?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理论层出不穷,本文将采用通过研究并结合部分理论与教学实际的方法,详细论述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1.配乐诗词朗诵,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我们都知道,在语文的传统教学方法当中,“读”是第一大法,而在小学诗词教学当中,更应当激发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去读。配乐诗歌朗诵,通过音乐,可以充分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音乐也可以烘托诗歌所要表达的气氛与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古诗词三首》中的《渔歌子》一词时,教师就可以采用配乐朗诵的方法。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先播放一段符合该诗意境的音乐,让学生想象诗歌索要描述的画面与诗人的心情。并且可以通过教师朗诵过程中声调、语气、节奏的变换来表现出诗词的韵律与节奏,更便于学生理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和模仿欲望正处在一个峰值,所以老师的配乐诗朗诵能使学生们感觉到一股新鲜劲儿,并能够引起学生争相模仿,这也充分利用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更能寓教于乐,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目的。
  2.讲述诗词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传统老套的古诗词教授方式单单只是将教师经过多年教书经验所总结出的诗人简介、诗歌背景以及诗人创作该诗词时的心情以填补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的接受度当然很低,同时也压抑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也削减了诗人“以诗言志”的情怀,还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诗词教育是要让学生们慢慢积累一种传统文学的底蕴,感受诗词中的韵律种种变换与心境的转换,但是传统的教授方法正与我们想要得到的诗词教育背道而驰。那么为什么不让诗词变成一个故事,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古诗词三首》中的《四时田园杂兴》为例,教师可以以“昼出耘田夜绩麻”作为一个小故事的开端,讲述农民农忙时的辛勤耕作、农闲时生活的恬静和安逸,村中孩童的无忧无虑等等,在一边讲述故事的同时,将故事内容与原诗结合,更方便学生理解逐字逐句的含义。学生们也能通过故事自主思考诗词的内容与诗人所见,既能加深对课本中原文的感悟,同时学会了如何将简短的句子串联起来,更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境,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世界,感受诗中的情境,也调动了学生对于诗词学习的积极性。一举多得。
  3.描绘诗词蓝图,尽情发挥学生想象
  诗词的画面感往往极强,而以往的教育方式只注重了应试方面,却忽略掉了诗词描述的画面之中所流露出的古典美。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发散性思维非常活跃,所以过于死板的传统教育方式不能够吸引他们,也不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诗词中要表达的内容与内涵,只能粗浅的明白一首诗是用白话翻译出来是什么意思。因此,利用诗词所表现出的画面感来引导学生更深层的理解诗词。再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古诗词三首》中的《渔歌子》为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两句表现的是诗中主人公所处的位置与环境,“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两句将主人公形单影只却不畏风雨,从容自适的形象跃然纸上,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本合上,让他们自己想象这样的场景,并让学生尝试着将自己所想象到的画面用纸和笔画出来,最后对比这个想象中的画面和课本中所搭配的图画是否相似,由此更进一步的加深了学生对这首诗的印象,从而记忆也更加深刻。
  綜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诗词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所教授的诗词内容,结合学生们的心理、兴趣。第一步采用配乐诗词朗诵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对诗词的阅读兴趣,了解其中韵律;第二步采用讲述诗词故事的方法引领学生进入诗词的情境,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此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考,想象诗歌所表现的画面,最终引出第三步,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进一步思考诗中画面所展现的意境与诗人创作的心境,更深层次的理解诗词。总而言之,要合理运用诸如此类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去感受诗词之美。
  参考文献
  [1]沈舒于.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马晓霞.初中文言文教学再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9(01):145-1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96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