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古诗词专题鉴赏课范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范式阐释】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文学的历史是从诗歌开始的。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一路走来,中国诗歌始终贴近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中国古人的学习是从诗开始的,或者说中国古代的教育就是关于“诗”的教育。而今天,古诗词仍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古诗词在各册教材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受重视程度都是现代诗文不能比拟的。
  那么,如何教授古诗词,或者怎样把古诗词的美好与诗意更好地展示给学生,始终是笔者思考的问题。这些年的教学实践让笔者探索出了教授古诗词的模式,即“知人—读文(包括作品探究和个性解读)—致用”,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知人(即知人论世)
  了解一个作家,不能脱离他的时代,更要依照他的作品。把握一个作家的作品,要结合他生活的时代,也要了解他的经历。就古代诗词而言,更需要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经历、生平乃至思想变化、心路历程,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关注诗人所处的时代,是读懂作品的关键。
  通过对其作品的阅读思考,剖析其内心世界、思想流变。通过对其传记、评论的阅读,了解其生平、经历。这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很多功课。当然,如果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都好,也可以提前布置给学生。可利用寒暑假等较长的假期,给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书目,或者利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
  二、读文(即探究文本)
  探究文本即通过揣摩语言和文字所包含的意义,透过文字本身读懂作家的情感,这是我们语文学科的目标之一。不论什么时候,文本都是最重要的。语文教师要强调和捍卫“文本”在课堂的地位,引领学生阅读文本、感受文本。
  给学生上古诗词课,笔者很重视他们对诗文本身的探究与理解,让他们通过反复诵读走近和感受文本,通过揣摩、分析意象感受诗词的意境或氛围,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进一步深入解读诗人情感。因为对不同的词句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就某些难解的词句有时也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加以探究。诵读感受文本,意象意境深入文本,个别词句解读文本——这样看,一首古诗(或词)的内容基本了然。但如果想对某个诗人把握得更好,笔者觉得个性解读是不可缺的。个性解读就是教师要尽可能发掘教学参考资料上没有的内容或者网络上不容易查找的内容,也就是说每节课尽可能给学生一些他们自己无法发现的东西。如果学生一读就能懂,一查就能找到——这样的内容其实并不需要教师教。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的是怎样读懂的方法,说通俗点儿,是思维的方式。这对教师同样是考验。你怎么去思考问题?有哪些独辟蹊径之处?你对某个文本(或某位诗人)有哪些独特的认知?
  三、致用(即拓展延伸)
  这个环节笔者基本循着两条路径:一个是给学生推荐与该诗人相关的书籍,主要包括该诗人的传记、作品以及别人对他的经典性的评论书籍,以此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学生对该诗人的理解;另一个就是引导学生以该诗人及作品为写作素材写作,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使用课堂资源。
  语文课大体就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如果把“阅读”“写作”这两关打通了,语文就会学得很从容、很通透。
  另外,按作家作品进行的古诗词专题教学也更方便学生了解某位诗人的文字风格、语言特点甚至热衷的事物,从而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案例呈现】
  《苏东坡的突围——走进苏轼》教学设计
  学生学习了教材内苏轼的诗文后,教师补充课本以外的苏轼作品,将课内所学与课外补充相结合,对苏轼这个诗人进行深入的解读与剖析,重在解读“苏东坡的突围”,也即以被贬黄州为分界,认识苏轼的前后变化。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研读文本,体会苏轼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
  品味鉴赏,深入苏轼的内心世界;讨论探究,剖析苏轼改变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省意识;学习苏轼的乐观旷达。
  (一)导入
  我引用了王国维先生的一段话:“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伟大高尚之人格,而有伟大高尚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设计目的】 由王国维先生对苏轼的欣赏,引至我对东坡的仰慕。其实我們喜欢苏轼的理由是一样的:一是因为其才华,二是因为其人格,而两者相较,其人格更让人钦佩。
  就此,我向学生抛出问题:“提到苏轼的人格魅力,你会想到哪些词语与之对应?”以此过渡到我的下一个环节,深入了解苏轼其人。
  (二)知人论世
  1. 豁达、潇洒、乐观。一提苏轼,学生马上反应的是“豁达”“潇洒”“乐观”,并且都能就曾经学过的内容举出实例,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等。
  2. 低落、郁闷、痛苦。苏轼的很多诗文确实表现出了他的豁达、乐观,但是有些时候,他是低落的、郁闷的、痛苦的甚至是绝望的。人在顺利的时候一般都春风得意,但如果比较倒霉,可能心情就会随之不好。苏轼的人生几经起落,其中最重大的一次便是被贬黄州。这是苏轼由得意到失意的一个节点,这时候,他一下子从春风得意、备受恩宠,跌落到偏远黄州甚至险些丢掉性命。因此,在如此大的落差与打击下,他的痛苦我们虽然可以理解,却也要在他的诗文中找到佐证。
  (三)探究文本
  给学生提供《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和《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两首词,让学生每两组研读一首。先自由朗读、感受,再四人一组探讨交流。最后每小组派代表与全体同学分享组内研读成果。
  通过研读这两首苏轼初到黄州的作品,学生能够非常明显地感受到苏轼的孤独、寂寞、凄凉、冷清,感受到苏轼被贬黄州的痛苦与郁闷。应该说,这时的苏轼与他们先前所说的“潇洒、豁达、乐观”是有区别的。   我在此时将学者余秋雨对苏轼的评论文字引入:“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以此让学生明确,黄州之于苏轼的重要性,也即黄州之贬的苦痛对于苏轼人生蜕变的重要性,并于此抛出又一问题:“如此剧痛,如此打击,苏轼是怎样突围的?”从而将文本研读走向纵深,最终完成个性化解读。
  我把苏轼《答李端叔书》的部分内容节录给学生,“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来,所为,多为病者。足下所见,皆为故我,非今我也”。苏轼写给李端叔的信明明白白,写了自己在黄州反躬自省,发现自己之前做了很多错事。我于是问学生是否知道苏轼做了什么,或者过去的苏轼是什么样子的,现在的他认为自己那时是“病”的。
  学生根据之前的讲解知道苏轼被贬黄州是因为“乌台诗案”,我于是给他们看苏轼的《山村五绝》:“岂是闻少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两首诗,一首讽刺当时的食盐法,一首讽刺青苗法,对时政之不满可见一斑。但如此不加掩饰甚至语带讽刺,却还是显得过于轻率鲁莽了。
  年轻的苏轼恃才傲物、不避锋芒,因此才有了“乌台诗案”。苏轼在来到黄州后检省自己,对“旧我”有了认知,也便为“新我”明确了方向。这是苏轼能够超脱被贬之痛的重要原因。而究其根本,苏轼能够自省、能够放下、勘破,更是因为其内在的思想和性格。他的锋芒毕露、不知遮掩是儒家思想使然。二十岁他便名满京城,深得器重,他敢于直言,知识分子的使命感、责任感使他这样,结果祸从口出,为自己惹来祸端;当他被贬黄州,陷入精神绝地,他依然秉持儒家之思想,持守不变,初心不改,躬身反省,无论穷达,皆能独善其身,同时不忘天下;道家的“顺天知性,随缘自适”的思想又使得他安于逆境并且华丽转身,漂亮地完成人生的逆袭;初到黄州,处于人生的谷底,没有朋友,缺钱少粮,他依然报之以歌,无论顺逆,无论宠辱,他都以平常心待之,这是禅宗的智慧。苏轼的一生真正印证了“思想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
  1.  给学生推荐《苏轼文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王水照的《苏轼传》、《康震评说苏东坡》等书籍。
  2.   让学生以苏轼为素材自由写作。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苏轼有哪些新的认识?对你有何启示?请写出来。
  学生了解了苏轼其人,学过他的不少作品,本节课又深入研究了他完成人生“突围”,感受了苏轼由“故我”到“新我”的转变,这会让学生们真正读懂苏轼,读懂他的豁达潇洒,读懂他的平和从容。本环节将课堂的学习引向思维的训练,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活用写作素材,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师反思】
  古诗词专题模式课,我觉得起码做好两个方面才能保证诗词专题课的高效和精准。
  1.  教师要廣泛学习,深入了解,全面把握,择要讲出
  古诗词专题模式课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这个准备工作就是阅读。这里的阅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阅读诗人传记,或者相关评论,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心路历程;另一方面就是研读作品,深入挖掘文本。教师必须首先对该诗人有全面、足够的认知,对其人生经历、诗文作品有整体的把握和了解,才能找到更便于给学生讲解且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资源。
  2.  恰当整合资源,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一个诗人有好多作品流传于世,选择哪些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哪些作为推荐篇目推荐给学生课后自学都很重要。选择课外作品必须要与课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尽量选择与教材选文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作品。
  仍以苏轼为例,教材所选基本都是“豁达乐观”的苏轼。笔者另选了《卜算子》和《西江月》,让学生读出苏轼初到黄州的苦闷、孤独,让他们知道苏轼的潇洒乐观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突破了人生重大磨难之后才有的。他的自省尤其难能可贵,若没有这样的反躬自省,就没有文化史上不朽的苏东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7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