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疆吐鲁番盆地早熟哈密瓜新品种(系)引种试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通过引进比较8个哈密瓜新品种(系)在吐鲁番盆地早熟哈密瓜产区的适应性,观察、测定其生育期的生理特性指标,筛选出适应吐鲁番地区露地膜下滴灌栽培的哈密瓜新品种(系)。结果表明,哈密瓜新品系M13031-1和园密18号综合表现较好,较适合吐鲁番市哈密瓜小范围推广示范。
  关键词 哈密瓜,品种,引进,推广
  中图分类号 S65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06-0037-03
  Abstract By introducing and comparing the adaptability of eight new varieties (lines) of Hami melon in the early maturing Hami melon producing area of Turpan Basin, observing and measuring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growing period, the new varieties (lines) of Hami melon adapted to drip irrigation cultivation under open mulch in our area were screen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w Hami melon lines M130311 and Yuanmi 18  had better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nd were more suitable for smallscale popularization and demonstration of Hami melon in Turpan.
  Key words Hami melon,Variety,Introduction,Promotion
  甜瓜是帶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的高效园艺作物,同时也是世界十大水果之一,其产业重要性日益提高[1]。我国是世界西瓜、甜瓜第一生产大国,其播种面积每年约230万hm2,主产区遍布全国 20 多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我国西瓜、甜瓜的面积与产量已经连续 20 年占全世界的 50%以上[2-4]。因此,甜瓜制种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且制种瓜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经济作物,其产值高、利润大,一般产值可达7.5万~12.0万元/hm2,较 其 他 经 济 作物产值增加4.5 万~9.0万元/hm2,经济效益较高,是广大农户增收的新亮点[5-6]。
  吐鲁番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哈密瓜栽培历史悠久[7],是全国著名的早熟哈密瓜产区[8]。吐鲁番地区正打造以哈密瓜为主的西甜瓜产业。膜下滴灌作为节水栽培技术已经在吐鲁番地区大面积推广 [9]。当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种植品种趋向单一化,主要以西洲密一类为主,为了优化当前的种植现状,急需引进新的哈密瓜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8个哈密瓜品种(系)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提供,其中黄皮6个,白皮1个,青绿皮1个,有网纹3个,无网纹5个,对照为黄醉仙(表1)。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地点选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克逊县夏乡南湖村,首先进行开沟施肥,沟距4 m,每垄种2行,株距20 cm。1 hm2施有机腐熟复合肥45 m3、油渣2 250 kg、复合肥300 kg、硫酸钾75 kg。于4月11日播种,采用人工点播的方式,每穴播2粒种子,采用覆膜滴灌栽培,其他田间管理同一般哈密瓜生产。小区面积40 m2,3次重复,每小区留100株苗。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每个处理选择长势均匀、健壮的植株 3 株进行挂牌观察,记载生育期,并于开花期(30 d)以及膨瓜期(60 d)测定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叶面积(以叶长乘以叶宽代表)以及茎粗度,在果实成熟期(75 d,7号品种为85 d),对挂牌植株进行收获,观察测定产量、品质,包括坐瓜数量、单株产量、单瓜质量、商品果数量、果形指数、果肉厚度、果皮颜色、肉色以及口感[10]。
  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与SPSS 19进行处理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性状
  2.1.1 不同品种开花期田间性状。
  各品种间株高和茎粗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叶面积的差异达显著水平。从表2可以看出,品种1的株高(79 cm)最高,极显著高于2号以外的品种。品种6和品种8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茎粗最大的为品种2(1.27 cm),极显著高于品种5、6、8。叶面积最大的为品种2(369.67 cm),极显著高于品种5、6。
  2.1.2 不同品种膨果期田间性状。
  各品种间株高和茎粗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叶面积和叶片数的差异达显著水平。从表3可以看出,品种2的株高(396.67 cm)最高,极显著高于除7、CK外的品种,品种3、4、5、8极显著低于品种2、7。茎粗最大的是品种2(1.7 cm),显著高于除1(1.63 cm)外的品种,极显著高于除1、5、7、CK外的品种,品种3(1.23 cm)和8(1.2 cm)的茎粗极显著低于品种1、2。叶面积最大的是品种7(567.33 cm),显著高于5(294.33 cm)和CK(347.5 cm),极显著高于品种5。品种1、2、3、4、6、7、8之间差异不显著。叶片数最多的是品种7(51片),显著高于4(38.67)和CK(38.67)。品种1、2、3、5、6、7、8之间差异不显著。   2.2 产量
  从表4可以看出,4号品种和8号品种的单节结瓜数分别为1.33和2.00,其他品种均为1个。单瓜重存在极显著差异,产量存在显著差异。1、2号品种的单瓜重分别为2.24和2.28 kg,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次为3号和7号品种,显著高于CK、4、5、6、8。单瓜重最小的为8号品种,为0.92 kg。产量方面1、2号品种显著高于CK、5、6。
  2.3 果实品质性状
  2.3.1 果实纵横径。
  7号哈密瓜的成熟期为85 d左右,其他品种的成熟期均为75 d左右。从图1可以看出,各品种间果实横径和果实纵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1、2、7号品种的横径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为23、23.67,23.67 cm,横径和纵径差异最大的为7号品种,差异最小的为4号品种。
  2.3.2 果形指数。果形指数是果实纵径与横径的比值,能反映形状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是衡量果实品质的标准之一[11-12]。从图2可以看出,品种3、4、5果形指数较高,极显著高于品种6、7、8,果形指数最高的为品种4,最低的为品种7。
  2.3.3 果实品质。
  从表5可以看出,各品种间的中心糖度以及边缘糖度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中心糖度和边缘糖度最高的均为8号,分别达19.00%和15.37%,和其他所有品种
  间差异显著。其次为7号品种,再次为1、2、5、CK,它们之间
  的中心糖度差异不显著,最次为6号品种,中心糖度只有10.00%,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
  3 结论与讨论
  哈密瓜一般带网纹,椭圆形,网纹细密为好。因3、4、5、6、8號哈密瓜无网纹,而比其他品种的卖相差,其次这几个品种在开花期(30 d)、膨瓜期(60 d)的农艺性状也比其他品种差,果实含糖量3号和8号表现较好。
  品种1、2、7、CK,即M13031-1、M14015F、园密18号、黄醉仙这4个品种,在农艺性状、产量、果实品质等方面均优于上述品种。其中M14015F口感微软甜,相对欠佳。M13031-1哈密瓜表现好,在网纹、单果重、产量、株高等方面显著高于对照黄醉仙,在茎粗、中心糖度、皮色、口感方面和黄醉仙比较差异不大,边缘糖度显著低于黄醉仙。
  品种7哈密瓜即园密18号表现好,为锐椭圆形,全瓜布满细密网纹,瓜皮青绿色,可见卖相好,其次,园密18号开花期的植株生长、产量和对照黄醉仙比较差异不显著,单瓜重、膨果期的叶面积和叶片数显著高于黄醉仙。园密18号的中心糖度和边缘糖度均显著高于黄醉仙。由此可见,M13031-1和园密18号较适合吐鲁番地区小范围推广种植。该试验为筛选出适合吐鲁番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哈密瓜品种(组合)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栾非时,王学征,高美玲,等.西瓜甜瓜育种与生物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00.
  [2] 马跃.对西瓜、甜瓜品种管理的建议[J].种子世界,2001(8):15-16.
  [3] 刘君璞,马跃.我国西瓜甜瓜种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西瓜甜瓜,2000(3):2-6.
  [4] 孙小武,马跃.进一步加强品种及种子管理,确保西瓜甜瓜生产安全[J].中国瓜菜,2011(1):58-59.
  [5] 余卫疆.新疆地区制种西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措施[J].中国种业,2006(5):66-67.
  [6] 杨英,孙玉萍,徐畅,等.吐鲁番地区甜瓜安全制种优势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3):120,122.
  [7] 冯胜利,张以和,肖欢,等.吐鲁番地区哈密瓜产业发展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2):7650-7652.
  [8] 刘芳,杨军,黎万春,等.吐鲁番地区哈密瓜1年2熟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12,25(6):49-50.
  [9] 吴斌,李海峰,韩琛.吐鲁番地区哈密瓜滴灌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14(20):27-28.
  [10] 李琳,李婷,夏冉,等.北京地区春大棚薄皮甜瓜品种引进与筛选[J].中国瓜菜,2015(1):39-41.
  [11] 辛淑亮,王奎先,林振海,等.采收期苹果、梨果实纵横径与果形指数的理论分析[J].莱阳农学院学报,1986(1):63-71.
  [12] 张嘉,骞天佑,臧娅磊,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嘎啦苹果果形及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3):144-1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01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