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汕尾市雷电灾害特征分析及防御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雷电灾害是汕尾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每年均会因为雷电灾害而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本文首先利用汕尾市气象观测月报表资料,统计1989—2018年雷暴日数,对汕尾地区雷电活动特征进行分析,接着概述了雷电灾害事件的主要特点,最后提出了几点雷电防御措施,为做好雷电防御工作、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雷暴;雷电防御;科学管理
  雷电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雷电灾害已悄然是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雷电灾害发生时还时常伴随有暴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不仅会损坏家用电器,导致导航、计算机信息系统瘫痪,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严重时甚至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及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濒临出现,雷电灾害也不例外,愈演愈烈。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有着复杂的地形地貌,包括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其地理区域环境的影响,汕尾地区雷暴活动频繁。
  1 汕尾市雷暴特征
  1.1 年雷暴日特征
  汕尾年际雷暴日数总体波动起伏比较大。从统计资料中得知,1989—2018年,这三十年间,汕尾地区共有1647个雷暴日,这三十年的平均雷暴日为54.9天,年与年之间变化差异比较大。但汕尾地区近30年来年雷暴日数整体基本稳定在50天左右。
  1.2 月雷暴日特征
  通过对汕尾地区1989-2018年,这三十年的月平均雷暴日进行统计并分析得到下图,这三十年来汕尾地区4—9月雷电灾害比较集中,占全年雷暴总数的90.87%;雷电灾害逐月变化特征呈单峰型,主峰出现在6—8月。
  2 雷电灾害防御措施
  2.1 强化雷电知识宣传工作
  汕尾市气象部门应加强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积极开展防雷科普知识进校园等宣传活动。不仅要着重面向乡村校园,更要深入农村和建筑工地,给防雷意识淡薄的农民兄弟送去气象科学和防灾减灾知识,进一步提升气象科普社会均等化水平。可以通过尝试培训各乡镇的气象信息员,组织成立气象信息员宣传队伍,在每年“3.23”世界气象日和“全国安全生产活动月”开展气象防雷知识科普宣传活动,把雷电防御相关法律法规和防雷安全知识宣传进村入户,达到增强农民防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切实降低雷电伤害。
  2.2 加强雷电监测、预警预报工作
  以广东省防雷安全在线管理监察平台为依托,实现与雷电监测站网的无缝对接,实现雷电信息实时显示,进而开展雷电灾害预警预报服务。并借助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如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时效性渠道,第一时间通知到群众,让群众有针对性地提前做好雷电防御工作,更好地减少雷电灾害事故的发生和减轻雷电灾害带来的伤害。
  2.3 科学管理防雷减灾工作
  汕尾市气象部门可以根据汕尾市雷暴特征和本地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企业的相关情况,加强与应急管理局、住建局、教育局、水务局等单位部门间协调配合,通过气象安全联合执法检查行动,建立各部门间工作信息交流渠道,加强工作信息交流,强化源头联合管理,从源头杜绝雷电安全事故隐患。建立整改工作的跟踪督办机制,进一步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采取回头看方式,齐抓共管,共同强化汕尾区域气象灾害防御安全工作的联合管理,确保汕尾市气象防雷减灾工作的进行持续稳定。
  3 结语
  综上所述,汕尾各级气象部门应在当地政府部门的领导下,落实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責任制,把气象(雷电)灾害防御任务切实落到实处。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和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加强灾害性天气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强台风、暴雨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事件的实时动态分析、风险分析和预测预警。加大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能力、防灾减灾宣传,普及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知识,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加大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力度,凝聚安全发展共识,使全社会都来关注防雷安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形成防灾减灾的社会共建共护合力。
  参考文献:
  [1]舒建军,陈庚.2001—2010年韶关市雷电灾害特征及防雷减灾对策[J].广东气象,2012,34(04):49-50.
  [2]周方媛,肖稳安.安徽省近10年的雷电灾害分布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04):1908-1911.
  [3]王迎春,周积强,祁海,等.2000—2012年宁夏雷击灾害统计与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01):84-86.
  [4]杨召绪,林为东,阳宏声.由一次雷灾事故引发对农村防雷的思考[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2(01):74-7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3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