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分析当代陕西风格竹笛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志燕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艺术文化形式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音乐艺术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上下五千的文化背景,有着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竹笛就是非常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流传着竹笛音乐作品,不同的地区的竹笛表现形式也大不相同,风格各异,以陕西地区的竹笛演奏最为著名。本文主要对陕西竹笛文化艺术进行深入分析,对其地域特点,竹笛艺术风格进一步描述研究,清晰地把握陕西竹笛文化的总体风格,最后对竹笛未来的发展做大致的梳理和预测。希望能为陕西的竹笛艺术发展带来相应的推动作用,同时能为相关行业的从事着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文化;艺术;陕西竹笛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5-0029-01
  【本文著录格式】刘志燕.试分析当代陕西风格竹笛艺术[J].北方音乐,2020,03(05):29,31.
  前言
  竹笛文化艺术有着非常多的门派分流,划分方式基本上是以演奏的技巧和艺术风格来进行区分,各个流派之间都有自己鲜明的演奏特点,陕西的竹笛演奏艺术属于特点较为鲜明的流派,风格主要源于陕西地区深厚的艺术底蕴,与音乐文化出现井喷式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在陕西地区,竹笛文化的不断发展离不开陕西艺术家和全国各地音乐创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创新。
  我国的竹笛独奏艺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慢慢发展蓬勃,陕西竹笛音乐是我国音乐种类中较为独特和具有代表性的类型,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对于其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陕西竹笛促进了我国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竹笛文化在建国之后由原来的民间艺术开始逐渐转向专业化发展,以艾世先生、牛宏模先生、元修和先生为代表的陕西竹笛艺术家将竹笛作为独奏乐器搬上了历史舞台,他们所演奏的竹笛艺术在全国范围内属于较为前沿的,其音乐作品特色鲜明,具有代表性。
  一、陕西竹笛演奏特点
  陕西竹笛音乐的演奏特色较为突出,演奏技巧包括揉音技巧,揉音技巧则是融合了板胡和二胡的演奏技巧,在一个主音的前提下,演奏者的手指在主音的上方音和下方音上,通过手腕的发力来做出滚动揉音的动作。通过揉音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整个音乐作品的表现能力。陕西竹笛的音乐作品中又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为“张力式”的大二度揉音技巧,代表人物为马迪,他认为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但是艺术所表达的境界却要高于生活,张力的演奏技巧则恰好可以很好的达到这一目的。另一类为“朴实式”的小二度揉音技巧,这种竹笛的演奏技巧更看重的是音乐本身的内敛和含蓄表达,运用在演奏时的技巧也较为朴实无华,注重情绪的表达。
  在现代创作的陕西竹笛音乐作品中,演奏时可分为欢音和苦音。这两个演奏技巧表现上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欢音给观众带来的是欢快愉悦的情绪表达,感官上非常轻快;苦音则恰恰相反,给观众的感受更多时凄凉悲壮的情感,细腻的音乐风格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欢音和苦音在演奏技巧上都属于七声音节旋法,只是在整体的表达情绪上各有差异。
  陕西竹笛音乐注重的是声腔化,可以很好的体现陕西的历史文化底蕴、地域的风土人情和语言习风格,在陕西这片独特的土地上,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陕西民歌种类丰富,变化多样。声腔是戏曲音乐中的一个名词,从《音乐百科词典》来看,对于声腔的解释仅仅是注重于戏曲范畴的理解,但是对于陕西竹笛音乐艺术风格中的“声腔化”来说则应该从竹笛演奏当中的“润腔”去进行理解,通过声乐去润色情感,再以情感去表达生活,这是润腔所体现的原则。演奏者通过合理地加入应用润腔可以使陕西当地的风土人情表现得更加突出,流露出的情感更加传神。气震音、滑音、回旋音、揉音等手法,再配合上“声腔化”的气息,使音乐听起来更加情深意切,韵味十足。
  二、分析作品《秦吟》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分析陕西竹笛艺术的内涵所在,需要对陕西竹笛的一些代表作品进行深入探讨,以作品《秦吟》为例,这部作品是在陕西秦腔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演奏手法,创作的背景、使用的一些素材以及整体音乐的结构都可以称为陕西竹笛文化的代表,《秦吟》运用的是秦腔,整个作品的背景是一个叫刘宽忍的大学生在暑期的时候回到家乡看望亲人,在家里看到村里的人民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使他内心非常的惆怅和沉重,于是在他回到学校之后,便将当时的情感和所见所闻融入音乐,从而创作出了这首《秦吟》,作品所表现的是秦人生活的不容易,还有当地劳苦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聆听整部作品可以发现,它很好地结合了秦腔的风格元素,在演奏的技巧上也和秦腔较为接近,在欣赏时会有一种秦腔的韵味落在其中,通过秦腔中的“苦音”来进一步深化表达沉重的情感,整体来说是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陕西竹笛艺术代表作。
  “揉音”是陕西竹笛演奏中最具鲜明特色的演奏技巧,通常用符号“U”来表示,具体是通过手指在指孔上方做出来回滚揉的动作,但是这又不同于一般的颤音,在听觉上给人有很大的差异,在《秦吟》这部作品当中,“揉音”技巧主要是为了突出陕西“苦音”音节特色,突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沉重惆怅之情,与充满张力和活力的乐曲不同,情感更加细腻,引人深思。曲目中的“吟”字奠定了整部作品的基本基调,在演奏上要求低吟浅唱、气速运用方面不宜过快,情绪方面需要有所递进,层层深入,在某些地方也通过加大音量来表达情绪的强烈。另外,“滑音”和“回滑音”的技巧也非常的圆润细腻,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秦人的苦闷。
  通过对陕西竹笛音乐作品《秦吟》的分析,不难看出陕西的竹笛音乐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当地戏曲音乐和民间歌谣的元素。经历了许多代的竹笛演奏家的不断创新融合发展,陕西竹笛音乐艺术更加具有陕西地方的风情韵味,代表着陕西人民的审美取向和人文关怀,留下不可磨灭的陕西人民印记。
  陕西竹笛的音乐风格独特鲜明,这与陕西当地地域辽阔息息相关,在这篇辽阔的土地上拥有着许多古风古朴的风俗民情。高明先生的《陕北好》《枣园春色》运用了陕西音乐素材创作的第一首竹笛独奏的音乐作品,作品主要是讴歌了陕北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立志建设家乡的豪情壮志。马迪先生的《秦川抒怀》《塞上风情》《纺线线》,梁欣女士的《欢腾的延河》《延河畔上迎亲人》等都是充分的结合的陕西当地的浓厚风土人情的作品,这些作品感染力极强,表达情感浓厚,极具陕西竹笛音乐特色。
  三、结束语
  竹笛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乐器之一,不同地方结合不同的风土人情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各不相同。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發展历史,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风格,在陕西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有着无数音乐家的无私奉献,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对于陕西的竹笛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去发展创新。希望能够通过这片文章让更多的人去认识去知道陕西风格竹笛艺术,去学习它,传承它,发展它,丰富我国的地域文化色彩,提高传统文化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杨永德.论“长安笛派”中马迪的音乐特征与演奏风格[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2]李昂.论陕北民歌题材竹笛作品中“器乐演奏声腔化”显现及演奏法[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3.
  [3]贾黎明.秦地笛子代表人物及其演奏作品音乐特点分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刘志燕,本科在读,西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竹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08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