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演奏艺术探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竹笛演奏作为一门有着极其悠久流传历史的音乐演奏艺术,有着很大的艺术研究价值,为了将竹笛演奏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了解和喜爱上竹笛演奏,我们就需要从“技”、“韵”、“情”几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探究。
关键词:竹笛;演奏;技巧
竹笛早在石器时代就已经被人们所用于演奏和信息传递,而且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发展,又衍化出了八孔笛、十一孔笛、管笛等等多种类型,为了在现代将竹笛演奏艺术的演奏魅力和民族特色更好地呈现在世界面前,演奏者和文化工作人员就需要细致地研究竹笛表演艺术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提升竹笛演奏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将其发扬光大。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简单介绍竹笛演奏艺术。
一、把握竹笛演奏技巧
竹笛演奏的学习其实是一个十分艰苦而漫长的过程,虽然竹笛的构建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演奏者没有扎实的演奏基本功也无法演奏出优美的曲子。所谓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进行竹笛演奏技术学习的时候其实也就是“气”、“舌”、“指”几个部分。因为竹笛是吹管乐器,气息的扎实程度直接影响到笛子的音色,因此我们需要拿出大量的时间用于气息训练。在进行气息技巧锻炼的时候,应当从呼吸方式来入手,可借鉴其他相关专业的呼吸方法,都是相通的,例如声乐里面常用的狗喘气,可以用来练习丹田的爆发力和持久力。务必要求学生们每天都要进行不少于半小时的长音练习,其目的是为了巩固住正确的呼吸方法,切忌不要为了吹长而吹长,追求量的前提是要先保住质,在音色通透明亮的情况下再酌情加拍。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锻炼,才能够拥有平稳且有张力的气息。
著名笛子演奏家俞逊发先生认为舌頭在笛子演奏艺术当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很多时候吐音的运用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出竹笛演奏艺术表现力。在传统的竹笛教学中,也包含了“吐音”、“花舌”等舌头运用技巧。吐音根据乐曲风格的不同在应用起来也需要有不同的力度配合,比如,在练习“音头”的时候,就必须要求学生们能够清晰发音的同时控制舌尖连续弹吐力度不能太重。但在一些张力很大的曲子中就需要力度很大、颗粒性很强的吐音。建议不同力度的吐音都应进行专门训练,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们对于舌头有强大的控制力。
另外,竹笛演奏的过程中也离不开手指的灵活控制,所以,指法的教学也占据了竹笛演奏技术当中十分重要的地位。演奏者应当具备一双灵活而富有弹性的手指,这样才可以确保演奏者们吹奏笛子的时候能够长时间有条不紊地控制手指开按指孔,以此同时保持各个手指之间的独立性。
无论是哪项技能的练习,必须要从慢到快、循序渐进。若一味图快很容易形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坏习惯一旦形成,想要改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容易事倍功半。
二、钻研竹笛演奏韵律
学习竹笛演奏的人有很多,但是能够在竹笛演奏中有所建树的演奏家们却少之又少,归其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演奏技巧与著名演奏家之间有多么大的差距,竹笛演奏艺术技巧掌握是否熟练虽然对于演奏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技巧并不是决定竹笛演奏质量的唯一因素,演奏者们还必须具备很强的音韵感,用自身强大的音韵感来寻求与听众之间的沟通,提升竹笛演奏艺术本身的可观赏性。
竹笛演奏作为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还是讲音韵之美展现给听众们的,所以,演奏者们单单具备强大的演奏技巧还是远远不够的,竹笛演奏韵味足够,才能够切合曲子内涵,用竹笛将其展现在听众面前,引发听众共鸣,用音韵创造更加令人沉醉的情景,带给听众们一场听觉盛宴。所以竹笛演奏者们需要不断钻研演奏曲目内涵,试着结合曲目的创作背景和作曲者们的生活经历来挖掘曲目底蕴,并且在演奏过程中保持自身情绪的沉稳,用相对理性的状态感性的去诠释音乐,将每一个音符都立体化、具象化。
三、融入自身真情实感
音乐其实是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的方法,就像著名钢琴家阿劳所说的那样:“传递总是困难的,它不应该是一个有意识的目的,而且感情的自然流露”,没有被灌输演奏者自身情感的音乐是没有灵魂的,演奏者没有在其中投入真情实感,听众又怎么会感受到竹笛演奏的美妙之处呢?因此,在研究竹笛演奏的过程中,情感因素也是极其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演奏者们应当尝试融入自身情感,仔细体会竹笛曲目想要表现哪些内容,将其彻底的理解和消化,进而用自己所理解的方式进行演绎诠释。
竹笛的音色是比较清脆自然的,为了用竹笛演奏出极具感染力的音乐作品,就需要演奏者们在演奏的时候依旧要保持最佳的情绪状态,将自己的情绪代入到曲目当中,根据不同的音乐情境和感情色彩适当的更改演奏风格,赋予音乐作品灵动的感情灵活,近距离引导听众感受竹笛演奏的魅力之处。饱满的情绪代入,才可以让听众们对于竹笛演奏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仅享受演奏者们进行音乐作品演绎的过程,而且还期待着进一步学习和了解竹笛演奏相关知识,达到竹笛演奏技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目的。
四、结语
总而言之,竹笛演奏作为我国一种悠久的音乐演奏形式,有着很丰富的艺术内涵,竹笛演奏者们应当认真学习竹笛演奏技巧经过长时间的练习的钻研,打磨自身技术水平,而且还需要认真研究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代入自身情绪,用更加具备感染力的方式引出听众共鸣。
[参考文献]
[1] 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 曲广义,村蓬.笛子教学曲精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87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