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声乐演唱教学中学生感情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原铭

  【摘要】声乐教学课堂是丰富多彩的,为了提升声乐演唱技术,必须要有效提高学生演唱的情感,这对于提升声乐演唱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学生情感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剖析,并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演唱情感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音乐演唱;教学质量;学生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4-0161-02
  【本文著录格式】张原铭.声乐演唱教学中学生感情培养研究[J].北方音乐,2020,02(04):161-162.
  前言
  声乐演唱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实践科目,演唱者通过艺术化的处理,能够将声音和情感有效融合,利用声音去打动观众,引发观众情感上的共鸣,使得观众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领悟作品蕴藏的审美观念。声乐演唱是对作品的二次创作,与演唱者,情感处理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所演唱曲目中的喜怒哀乐都需要将情感表达落实到位,并且落实到细微的关键处,这都会影响最终的整体艺术效果,因此,学生感情培养在声乐演唱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声乐演唱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一)可以有效提升声乐演唱课堂教学效果
  声乐演唱艺术能够通过声音来表现出作品的情感,同时还能够展现情感的波动,能够利用声音为观众营造出相应的氛围和意境。声乐作品演唱者需要有优质的嗓音,同时还要能够对作品背后所蕴藏的情感进行细致的诠释,需要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将自身的感情投入其中。在声乐演唱教学中,老师与学生情感的投入能够保持其精力达到集中状态,无论是在前期的理论学习还是在后期的实际训练中,都能够投入饱满的情绪,使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教学循环,最终带动课堂的整体氛围,提高声乐演唱教学的课堂效果。
  (二)可以深刻阐述作品的内涵
  声乐演唱是对于艺术作品的二次创作,因此,演唱者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对于听众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只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但是过于注重技巧,没有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只能够使得歌曲动听,却不能够打动人心,比较令人遗憾。由此可见,演唱者演唱过程中所蕴含的情感能够有效传递这种精神。声乐演唱中情感的渗透能够使学生领悟作品的背后所要表达的感情,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对于深刻阐述作品的内涵及主旨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提升整体的声乐表现力。
  (三)能够有助于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
  声乐演唱是一种高雅的艺术行为,对于学生审美素质的要求也比较高。声乐演唱中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都可能含有较高的心理预期。声乐演唱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学生审美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于作品的理解,影响到后期作品情感的表达,反映在后期表演风格上就会有较大的反差。在声乐教学中抓住情感渗透,必须要将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理念给学生详尽地阐述,使学生能够理解这种情感,并引发情感上的共鸣,这就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质,有利于后期对于作品的演绎。
  二、在声乐演唱教学中学生感情培养的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氛围
  声乐演唱教学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感情氛围,这是情感化的基础。声乐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在放松状态下进行演唱。演唱过程中需要对于各个器官控制自如,如果身心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必然无法达到相应的目的。声乐老师在课堂上应该以轻松活泼的话语为主,让学生尽量放松。在声乐演唱教学中,老师经常利用以情代声、声情并茂来要求学生唱歌中带有情感。所以,老师必须抓住特定的情感氛围,强化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在真实的感情氛围中真正了解作品的情感真谛。
  (二)深入了解作品背景,激发学生演唱情感
  音樂作品与艺术品一样,都具有相应的生活情感底蕴。音乐作品必然会打下时代的烙印,在学习歌曲演唱过程中,学生需要翻阅大量书籍,主要包括声乐史、乐曲理论及教育作品等,希望学生明白演唱是一种全方位、全身心的运动,靠的是学生知识的融合,因此,学习声乐演唱必须要借助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课前时间,师生之间需要认真分析所演唱的作品,对于演唱风格及语言都需要认真分析。
  声乐演唱教学中,老师需要带有饱满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并且利用合适的语言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的思想真谛。这是对音乐作者思想感情内涵的体验过程,同时也是将欣赏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进行融合,强调情感上的共鸣。必须要对学生的情感充分调动,利用感情去演唱,利用声音去演唱,利用心去演唱,在演唱过程中将声乐作为一种抒情的方法,深刻展现其感情内涵。只有将感情氛围的营造达到艺术类效果,并且有意识地训练气息及歌曲的处理技巧,才能够有较为完美的艺术表现力。需要深刻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并且将音乐感情作为基本要求,需要做到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私语,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比如说在歌曲《黄水谣》时,首先让学生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及音乐表现的层面,在声乐演唱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情感。采用以情带声的方法进行歌唱训练,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从较为复杂的音乐表现技巧中解放出来,真正感受到艺术强大的感染力,真正了解艺术歌唱的本质。
  比如说知名民歌《孟姜女》,在情感传承中那种怨妇情结必然夹杂对个人身世的悲叹,孟姜女用了4个节拍使整个曲调寓于变化,同时又不过于突兀,显得恰到好处。整体舒展缓慢同时又有一种哀怨之情,整个声调较为优美,同时结构上严谨,能够体会到真情实感,处处流露出一种幽怨与凄凉。如果没有感情,就不会创作诗歌;如果没有感情,也就不会创造出音乐;如果没有感情,那么艺术也就不复存在。
  (三)做好自身的示范作用
  在声乐演唱的教学中,对学生影响最为积极的因素是声乐老师,所以,老师可以通过音乐的手段将自己的理智情感与道德情感结合起来,共同呼唤学生的艺术情感。进行声乐演唱的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足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带领和启发下,将自己作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创造,迸发强烈的审美要素,使自身情感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老师此时要做好的是审美诱导,让学生产生相应的审美期待,学生就会自觉调整各种心理要素,使其达到相应的演唱要求。老师在声乐演唱教学中需要有感情地进行示范演唱,有助于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演唱学习的乐趣。声乐老师必须具备较为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这能够融会贯通。声乐是音乐的诗歌,同时也具有较为完美的演唱技巧,这是各种艺术交叉的领域。因此,优异的演唱必须建立科学的发声基础上,再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与自身较为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够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结语
  古语有云:“言为心声”。因此,在声乐演唱教学中,师生必须投入相应的情感,情感培养比其他技能训练更为重要。这是一种典型的人文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更好地去体会生活,感受生命的真谛。能够使学生学会真情流露,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注重感情的投入,这样就会能够与听众产生共鸣,这种共鸣能够将自身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连接起来,达到较为良好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江.声与情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9(19):30.
  [2]赵江丝雨.声乐教学中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9(16):87-88.
  [3]卞珊珊.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体验[J].北方音乐,2019,39(18):68-69.
  作者简介:张原铭(1983—),男,汉族,天津人,声乐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声乐表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11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