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海化建起生态工业“互联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谷 风

  在“世界风筝之都”山东省潍坊市的西北部,一座气势恢宏的现代化工业新城矗立于渤海莱州湾南岸,这就是被国家列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区的潍坊海洋化工开发区。近年来,海化集团充分发挥地下卤水和浅海滩涂两大资源优势,以资源合理开发、产品深度加工、能源综合利用为重点,致力于建设生态海洋化工,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生态经济区。
  
  构筑生态工业“互联网”
  
  潍坊海化开发区地处渤海莱州湾南畔,面积283平方公里,所在区域地下卤水净储量达60亿立方米,富含钠、钾、镁、溴等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矿产资源,发展海洋化工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这里也有广阔的浅海及滩涂资源,海水养殖是一大传统产业,发展海洋化工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对其影响甚大。
  为解决这一矛盾,近年来,海化开发区从实际出发,经过充分论证和不断探索,确立了建设生态海洋化工、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思路。
  海水“一水五用”是海化开发区创造出来的一个“奇迹”。在海化,海水首先被用来放养贝类、牡蛎,混养鱼虾等海洋生物;初级卤水放牧卤虫;中卤水吹溴;吹溴后的废水送到盐场晒盐;晒盐后的苦卤再用来生产硫酸钾等化工产品。这5道“工序”下来,海水的有用成份就基本被“吃干榨尽”了。
  如此高的利用率,让人赞叹。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个以“水”创造的产品形成的产业链条,又继续向深层延伸,形成了生态海洋化工“互联网”:原盐是纯碱工业的原料,纯碱又深加工成小苏打、硝酸钠、亚硝酸钠、泡花碱、白炭黑等,以溴素为原料生产系列灭火剂、氢溴酸、十溴二苯醚、溴化钾等溴化物产品……产品虽多,却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上一种产品和其废弃物,作为下一个产品的原料。
  登高远望,十几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内,20多处化工企业之间 都有管道相连,因为这些企业的产品或原料都是关联的。
  海化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徐松萃介绍说,海化开发区制碱每年产生600多万吨蒸氨废清液、废渣,制盐每年剩余100多万吨苦卤,如此多的“废弃物”如果直接排海,近海势必成为一片“白滩 ”,海洋生物将荡然无存。
  为了“吃掉”这些“废弃物”,这个区的支柱企业海化集团与有关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建设了蒸氨废清液兑卤晒盐工程,每年消化废清液300多万吨,晒盐10多万吨,创造了世界制碱史上蒸氨废清液不排海的先例。投资建设的以蒸氨废清液为原料的氯化钙项目,每年消化废液150多万吨,生产氯化钙12万吨,产品70%以上出口。
  据海化开发区环保局局长张华武介绍,近3年来,海化开发区每年用于生态工业的投入都在3.5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上下游产品接续成链、关联产品复合成龙、资源封闭循环利用为特色的“互联网”和生态工业体系,建立了一种区域内的生态经济平衡,大大提高了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程度和企业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统计资料显示,这个区新增利税中“三废”综合利用基础上所创造的利税已达20%以上。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海化区用自己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丰富了这句话的内涵。
  
  新思路带来大效应
  
  在海化开发区,从生活区到海边,已开发形成了居民生活区、化工生产区、原盐生产区、卤虫对虾养殖区、耕海牧贝区五大扇形功能区,这些10多公里长的功能区特点显著、层次分明,各功能区之间都存在着共生和生态“食物链”关系。
   海化开发区循环经济的实践获得了良好回报,凸现了经济发展的优势。
  在生态建设中,海化人开发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的“三高”化工产品。目前,纯碱、溴素、硝酸钠、亚硝酸钠、氯化钙等11种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均达到全国第一,有30多种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海化开发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产品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按照发展规划,到2005年,海化集团年销售收入将突破100亿元,利税可达10亿元,将成为国内同行业竞争力最强、世界知名的大型现代化海洋化工企业。
  良好的生态经济环境提升了海化的竞争力。以色列客商主动与海化集团合作,投资3亿美元开发高科技含量的溴化物系列产品;世界华商海洋化工园的开发建设也正在筹备中。
  
  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区
  
  目前,海化开发区正在按照山东省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总体部署,制定循环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循环经济理念注入全区资源整合和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将污水处理后回用、废物综合利用与建设循环经济型产业结合起来,将现有工业区改造与建设循环型经济园区结合起来,将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产品结构调整、治理污染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与建设体系,努力构建以资源链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山东海化集团董事长肖庆周说,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海化开发区目前正不断把生态工业链上的每个环节做大做精做强。“做大”,力争到2007年,使纯碱年生产能力达到250万吨,占全国的20%以上,跃居世界合成碱首位;使溴素产量达到4万吨,原盐产量达到450万吨,稳居全国第一。“做精”,瞄准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精细化工,将产业链上的白炭黑、氢氧化镁等产品延伸到纳米级,并加快向海洋生物和生物基因领域进军。“做强”,突出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高出口创汇产品,重点发展溴化物、氯化钙等产品,不断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