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郑佳宁

  摘 要 随着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提出,乡村转型与发展逐渐成为农村工作的主要内容。土地资源是乡村发展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利用与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在有序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的过程中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利用,解决现有土地利用中不合理的问题并构建完善的土地利用体系成为当前的重点工作。
  关键词 乡村振兴;城镇化;土地利用管理;可持续利用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6.060
  随着乡村工业化及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发展较为片面,主要依靠财政收益并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造成土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这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构建美丽乡村战略相悖[1]。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需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由产量为主向质量优先转变,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实现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乡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土地资源利用问题
  随着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日益凸显。
  1.1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问题
  由于城镇化進程推动,城市向外扩张规模不断扩大。耕地成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用地来源,造成大量的农地非农化的现象,耕地资源流失严重,严重威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2]。从表1、表2可以看出,2016—2018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后大多是不能逆转的,或者恢复用途的费用较高且土地生产效益大大降低,从而造成我国现有耕地的粮食生产压力过大,会威胁人民生存之本和我国粮食安全。
  1.2 土地利用的结构失衡和经济效益低下
  由于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尚不稳定,土地承包期较短,导致农民在利用土地时很难挖潜和开发土地的深层价值,对土地进行长期投资,而是更注重获取土地在短期内可快速取得的价值。在这种较为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下,土地的生产力水平较低,无法形成土地的集约利用,实现土地的最大经济效益。
  1.3 土地生态系统恶化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优良耕地资源流失,导致未利用土地成为耕地重要的开发储备,而对未利用土地的不合理开发会导致当地生态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如坡度较大地区开发为耕地会造成水土流失的生态问题。在未利用土地的开发过程中,由于新开发土地的生产能力较低,为了快速获取收益,农业生产者过量使用化肥、土壤改良剂及生长调节剂等也同样容易造成土壤污染和土壤退化,严重破坏土地的生态系统。
  2 应对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的问题的对策
  2.1 健全农地非农化的补偿机制
  针对乡村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大量占用耕地,造成耕地资源严重流失的问题,各地政府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耕地非农化的补偿机制。深化推进土地增减挂钩制度,努力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3]。以对荒地和农村建设用地等地块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换取城市建设用地开发使用权,这种“一增一减”的用地模式有助于逐步减少农村低效率建设用地,增加耕地的有效面积。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行土地增减挂钩制度时,除了要保证耕地数量动态平衡以外,也要保证耕地质量动态平衡[4]。由于许多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占用了优良耕地,在保证耕地面积总量动态平衡时只能选择开发出在生态边界线的土地,开发完成后的土地质量较差,无法直接应用到生产中,虽然保证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但是实际可供耕种的土地面积是减少的,因此在实现土地增减平衡过程中要注意新增耕地质量与被占用耕地质量的一致性。
  2.2 以土地利用制度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
  在我国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央提出现阶段我国土地管理主要任务为: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生态的方针,努力实现土地,特别是耕地的供求动态平衡。1)从制度上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提高土地承包权的稳定性,适当延长承包期,让农业生产者能安心长时间投入生产利用活动,不用担心因承包权的不稳定性、承包期届满后土地产权纠纷导致其对土地的资本投入无法实现收益。2)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发展的资金支持以保证农地利用的投入。目前,农村金融进行融资活动较为困难,仅有少部分地区的土地经营者能以其承包农地的经营权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用于农地的开发、生产、经营,在发展过程中严重限制了乡村的自主性。3)深化“三块地”改革,盘活农村闲置土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集体经营建设性用地入市有利于激发农村内部经济活力,同时构建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土地市场;探索有偿使用制度,保证一户一宅,建立有偿自愿退出机制,以消除空心村,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将农村内部金融活动作为农村发展的动力。
  2.3 持续推进科学规划,加强科学研究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将重点发展的乡镇企业在规划的建筑用地范围内适当聚集,实现其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对规划复垦的土地进行集中整理,使其能投入生产活动并通过适量加大资本和劳动投入获取聚集效益。在规划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土地整治技术、土地复垦技术的研究和健全绿色发展体系的探索。只有保证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在协调人地关系中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何国松.多尺度丘陵山区耕地演变机理及预警系统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8.
  [2] 刘颖茜.浅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集体土地权益保护[J].装饰装修天地,2017(17):78.
  [3] 陈亚恒.占补耕地数量—质量折算方法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8.
  [4] 赵阳,罗丹,王宾.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让农村改革落地生根[J].云南农业,2015(5):6-7.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43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