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升校企合作对汽修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和就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学校的就业学生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生中心无旁骛学习的最后一所学校了,面对马上面临就业的他们如何让他们在学校和企业中进行良好的过度,为了提高学生良好的适应企业工作和生活,所以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校企合作 职业能力
  一、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
  (一)校企合作,发挥职教优势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整个目前在整个浙江省多所职业学校都拥有本专业,并且人才需求非常量大,与学校合作的汽车企业共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以适应行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可以发挥企业的技术,管理和理念等优势,对专业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定位设置和课程调整,建立以校企合作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
  (二)提高职业能力,提升就业率
  校企合作形式是提供学生真实的工作场景,并且根据学生的工作表现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学生将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行学习,并熟悉企业岗位要求和人才培养模式,为自己今后的道路铺设一条平坦大陆。
  (三)提升教师职业能力
  汽修專业的教师队伍中“双师型”队伍的比重比较大,作为专业教师,不仅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理论知识,尤其是汽修专业需要更多的社会经验的积累和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提高企业竞争力优势
  目前中国汽车企业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人员流动性高的“两低一高”现象。通过校企合作,企业直接参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对于拥有综合素质高和职业能力强的上进学生进行培养成为企业的后备力量。校企合作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用工荒,尤其是年关和年初时企业工作人员流动频繁,产量和质量都无法稳定的状态下解决了企业一大难题,并且提高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支持力度有待提高
  我国现行的教育机制与人才培养目标,导致国家教育部门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对于校企合作没有足够的重视,浙江省有各地经济不同,所以相关扶持政策也不同,本学校处于浙江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寻找校企合作企业中自然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
  (二)学校与企业参与态度不同
  1.学校参与校企合作初衷
  民生生活条件的提高,学生普遍存在懒惰怕吃苦等陋习,通过校企合作即可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校企合作不仅利于学校的课程改革设置,而且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并且通过对企业信息资源,能第一时间了解市场人才需求,提高中职学生适应市场能力。
  2.企业参与动力不足
  所以企业不愿意与职业学校尤其是汽修专业进行短期校企合作的主要原因:一是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企业需安排学生与教师的吃住和管理人员;二是给企业增加风险,学生在生产的实际操作发生事故,企业要承担医药费和抚恤金等费用;三是学生生产效率低,容易出现残次品,增加生产成本。
  (三)合作层次有待提高
  目前与我校汽修专业合作的企业主要是温州长江电子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生产汽车零配件。每年学校有一个汽修班级的学生有一个为期两个月的实习生活,并且一个教师跟班管理。学生实习的内容为零配件生产线某一开关的组装或旋转螺栓,从事工作简单而机械。企业与学校合作仍属于“浅层次”合作,使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无法紧密结合,学生进入企业后无法有效地提高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三、校企合作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策略
  (一)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本培养模式
  1.适当改变学期制
  学校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工学结合方式进行教学,并且根据汽修专业的特点,结合企业和学校培养方式,进行“多元化、小班化、小学期、灵活化”等制定教学计划。
  2.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考评制度
  学校对学生的考评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上课情况和期末成绩来进行学分考核。企业要求汽车工作人员要有个人素质,仔细的观察力,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为此对学生的考核,要从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
  (二)校企合作模式建议
  1.提升“订单班”
  “订单班”是根据企业需要的员工数与学校签署的合同,其中明确了学生的人数和姓名,并且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制定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工作。学生虽然根据企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获取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但是缺乏一些必备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独立创造的能力,使得学校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被弱化;校企合作不仅要为学校的就业率和企业的岗位需求服务,更该为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和创造能力服务。
  2.理论与实践双结合
  学生在校期间往往缺乏学习主动性和针对性,我校学生的学习模式是高一高二在校学习,高三在企业实习,当学生在企业工作遇到大量问题时,才知道自己该学习自己没有学到,却没有了学习和验证知识的机会。为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双丰收,学校与企业升入沟通探讨,提出理论与实践双结合模式,中职三年制学生,第1,2学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第3学期到企业定岗实习;第4学期回校继续完成专业理论知识;第5、6学期到就业岗位进行毕业综合实习;三年制学期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结合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学校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
  (1)实训室进入企业
  学校和企业共同设立资金建立共同生产实训场地,将校内实训室建立在企业中,使实训室和生产车间结合为一体。车间由企业进行管理,学生参加工作的人数,工作方式、工作时间有学校和企业共同商议,教师到企业园区进行跟班管理并进行理论指导,企业师傅到学校任教,真正实现双师型教学模式。
  (2)生产车间进入校园
  学校根据企业要求的生产车间标准,提供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环境、场地和设备,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企业选择管理人员和指导师傅进入实训基地,帮助学校企业化生产;学校按生产要求安排学生到基地进行定岗实习,安排教师进行管理,实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费云生.创新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发展共赢[J].职教论坛,2011(1).
  [2]王玉珊.基于“现代学徒制”职教理念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践[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8(1).
  [3]李村.构建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J].职教论坛,2010(2).
  [4]李真.“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深化研究[J].职教论坛,201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47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