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贡献的综合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从人才培养方面分析河南省高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阐明贡献的内涵。选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数学模型来定量计算人才培养为区域经济贡献的百分比。根据计量结果,说明内含教育因素的人力资本投入增加对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产出具有较大的潜能和促进作用,因此,应重视高校的学科建设和特色发展。
  关键词:人才培养;区域经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毋庸置疑,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培养各种专业型人才和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人,高校会不断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需要的人力和智力方面的支持。虽然高校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一种间接贡献,但是高校能够为社会输送蕴含着知识和技术的人才,当人才涌向区域社会、融入和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以后,就能逐渐对生产活动各环节产生促进作用和积极效益,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贡献[1]。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认为,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建设,承载着中原大地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呼唤,承载着河南亿万人民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期盼,承载着地方大学由大变强的历史重托,承载着中原崛起、民族复兴的国家意志。因此,高校尤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人力资源的“加工厂”,对区域社会发展及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关联和影响,而研究高校人才培养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问题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才培养是对人进行教育和培训的过程,方式有很多种。高校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区域经济做出贡献,主要可以基于人才培养途径,科研生产途径或是文化建设途径,本文将从人才培养方面来研究河南省高校人才培养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
  1 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贡献的分析
  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涉及学科、教师、学生、基础设施、仪器设备等众多高等教育资源。从这些资源中我们可以看到高校发展的水平,而对人才培养的结果可以表现在学生数量上,以下数据均来自《河南统计年鉴》。
  1.1 河南省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从历年来的普通高等院校数量来看,2010年为107所,2011年增加了10所,达到了117所,2012年增至120所,2013—2014年增加了2所,2014—2016年一直保持在129所,数量一直处于有序的递增状态;从学生数量方面分析,就高等院校招生人数来看:2011年为44.89万人,2012年为45.53万人,2013年为46.67万人,2014年增至47.72万人,2015年达到51.47万人,一直保持着平稳的增长;从毕业生人数来看:2011年为43.30万人,2012年为43.53万人,2013年为45.02万人,2014年为44.53万人,2015年达到46.59万人,与相应年份的招生人数无较大差别。本科和专科在校人数来看,2011年分别为75.88万人、74.14万人,2012年分别为83.71万人、72.19万人,2013年分别为91.02万人、70.82万人,2014年分别为95.52万人、72.45万人,两者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增大,本科生的比例在不断提升。从高校教职工方面看,教职工人数总量在2011—2015年的数据分别为11.71万人、12.02万人、12.52万人、13.00万人、13.44万人、13.88万人,近几年来数量变化不大,但是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状态。其中,专任教师数量分别为8.20万人、8.60万人、9.09万人、9.51万人、9.80万人,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教职工人的增长速度,并且专任正高级教师数量占比也逐年提高,目前为6%;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则一直处于一个较平稳的状态,历年的统计数据无较大变化;统计近年来的高校师生比发现,一直处于1:18的比例,其变化并不大。
  1.2 区域经济增长综合指标的相关概念
  区域经济是一个地区中众多因素相互之间发生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它的成果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GDP)表现。生产要素为4种类型即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但是在经济学的分析中,假定生產中只需要考虑资本(K)和劳动力(L)两大因素。劳动力之所以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是因为劳动是创造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劳动者的技能能对个人收入产生影响,前期在学校学习所消耗的时间、费用可以看作是一种投资,并且这种投资在未来能够得到偿还和获得利润[2-3]。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简称CD函数)的一般形式为,其中,为产量,和分别是劳动和资本投入量;、、为3个参数,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的比例,并且+=1。在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时,产出可以用这一个地区的GDP来表示,相应的要素投入就是该地区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
  1.3 模型构建
  本文需要计算的是高校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贡献的百分比,由于要素的弹性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CD函数计算出各要素随时间变化的弹性,进而可以计算出要素的完全贡献率,而贡献率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这种要素变化量和总要素变化量的比值得出结果。得出完全贡献率之后,再找出高校对劳动力影响的比例,从而可以计算出最后的百分比。
  CD函数操作简捷、变量容易搜集,但是在测算时受到的约束条件较多,结果误差较大。超越对数生产函数(Translog)[4]则能把尽可能多的情况套嵌在模型中,更好体现约化建模思想。故本文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来计量高校人才培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到的计量结果将比CD函数更为优化。
  由计算结果可知,河南省2007—2016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中,每增长1个百分点,有0.1985个百分点是由高校做出的贡献。
  2 总结及建议
  从计量结果不难发现,人力资本产出弹性远远大于物质资本产出弹性,充分说明了内含教育因素的人力资本投入增加对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产出具有较大的潜能和促进作用,即教育对经济的影响大于物质资本对经济的影响。从高校对区域经济贡献的量化研究可以看到,高校教育在整个教育因素中的占比较大,高校的建设可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应重视各个高校的学科建设和特色发展,使高校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阮慧,郑宏伟.大力开拓高校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新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0,16(10):67-68.
  [2] 张经.市场开放度、外资引进度、资源留存度、国家干预度区域经济评价的四大衡量指标[J].领导决策信息,2004,11(21):30-31.
  [3] 李锋亮,丁小浩.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中教育促进劳动生产率作用的实证检验[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4(10):41-45.
  [4] 吉彩红,佟仁城,许健.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人力资本外溢效应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39(9):93-99.
  [5] 王小婷.高校对区域经济增长综合贡献的量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
  [6] 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教育与经济,2001,17(1):1-5.
  [7] 崔玉平,王小婷.基于CES函数模型估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量的贡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36(3):58-62.
  [8]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50(10):35-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55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