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中国古代逻辑的贡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时期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但是这时周王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讨伐争战不断,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社会现实,“王道哀,礼义废”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在这种“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孔子提出了“正名”思想,不想却成为了中国古代逻辑学派的名称。虽然孔子的“正名”是作为政治伦理范畴提出来的,却无意间和中国古代逻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然而,孔子虽有一定的逻辑思想,但他终究不是逻辑学家。
【关键词】孔子 正名 名家 逻辑思想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009-02
对于一家学说是否研究逻辑,必须首先明确逻辑以什么为研究对象。逻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同时也研究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所以,逻辑是研究和思维有关的思想。思维有形式和内容之分,逻辑是研究有关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思想。因此,逻辑思想产生的一个标志就是把思维作为认识对象,把思维形式而不是思维内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一、孔子的逻辑思想
中国历史上,孔子应该是最先把思维作为认识对象的学者。这表现在孔子多次论及“思”和“思”的作用。孔子有关“思”的言论,主要集中辑录在《论语》里。《论语》中“思”字出现大概26处,其中直接语出孔子和思维有关的如下: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里是说《诗经》的思想内容纯正。这个“思”是就思维内容而言的。
子曰:“學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这一句,孔子谈论的是学与思的关系。意为:如果只学习而不思考,终陷迷惘而无所收获;如果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不切实际。孔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和思要相结合,不能偏废。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治长》)这一句中,孔子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思”字,但他的意思直接和“思”有关。这一段是说鲁国大夫季文子做事之前,想了又想,然后又再想,所以季文子做事能够“三思而后行”。孔子听说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众所周知,《论语》是儒学重要经典,但不是孔子本人的著作。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记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的内容涵盖诸多方面,编纂的主要是孔子语录,为了突出孔子的中心地位,编纂者把有关他人部分尽量缩短,加上其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没有分别章节,上下文之间有时散乱无章,内容上毫无关联。由于用句过于简约,很多语句没有交代上下文、谈话背景,结果就成了断章,而后人就据此取义。例如此段语录中,后人因“三思而后行”出自《论语》,便以讹传讹将其引为孔子的格言。可是实际上,孔子原本是说季文子做事过分地小心,认为“想两遍就可以了”。可见,孔子既反对“未思”,又不认同“三思”,而是认为凡事适可而止。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这一句谈论的仍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思考,结果没有受益,还是学习更好。”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这一句中的“君子九思”,孔子谈论的是个人道德修养,包括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孔子已有意识地将“思”作为认识对象,已清楚地认识到了“思”的重要作用。孔子不仅谈及了“思”的内容方面,也注意到了“思”的形式方面,表现在孔子还非常擅长使用逻辑推理和逻辑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子贡问孔子:“死人有知?无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葬也。赐,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死徐自知之,犹未晚也。”(刘向《说苑·辩物》)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里仁》)
以上各段分别使用了类比推理、假言连锁推理、二难推理和逻辑定义。虽然孔子是最先把思维作为认识对象的学者,并也使用了逻辑推理和逻辑方法,但这并不等于孔子就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创始人,他虽然研究了思维,但他研究的是思维内容,而不是思维形式。孔子不是逻辑学家。中国古代逻辑学派是名家,孔子虽然和名家有一定关系,但孔子不是名家。
二、孔子的正名思想
在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中,“名”是一个重要范畴,以至于中国古代逻辑学派就叫做“名家”。“名家”之“名”从何而来?《汉书·艺文志》载:“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班固考据名家之“名”的由来,引孔子正名之说,是指“名家”之“名”实源于孔子的正名理论。“此其所长也”一句,是说正名是名家所长,而不是说正名是孔子所长,这也说明班固并没有把孔子当作名家,而是把孔子和名家分开了的。班固很清楚地表明,孔子的“正名”是正“礼数”的名。
在先秦时代,“正名”思想是由孔子最先提出来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孔子提出“正名”思想的历史背景。西周末期,奴隶制度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渐兴起,社会秩序混乱,阶级矛盾尖锐,诸侯作乱征战,社会“礼乐崩坏”。孔子很是痛心疾首。公元前493年,卫灵公薨,灵公孙辄即位,即卫出公。卫出公任用子路为官,且有请孔子主持国政的意思。于是,子路试探孔子。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已矣。”(《论语·子路》)
孔子与子路的这段对话集中地阐释了孔子的“正名”思想。可见,孔子提出“正名”的根本原因,是他认为当时社会动荡、礼崩乐坏,是由于“名实相违”已久导致的,所以他提出“为政必先正名”。他所说的“名正”就是要“名实相符”,就是要用周礼的名分来纠正礼崩乐坏的现实。所以,孔子正名思想的提出是出于明确的政治目的,即纠正“名实是非相淆”、“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以達到“正政”的目的。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孔子无意中提出的“正名”这个概念,却标志着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端。孔子的正名理论最先提出了名实关系问题,本是指当时的政治伦理问题,却引发了先秦时期名实问题的长期争论。这种争论从最初的政治伦理范畴逐渐变成了逻辑范畴,是先秦诸子争论最激烈的逻辑问题。名家是研究逻辑的,但不仅仅研究逻辑,比如名家创始人邓析也研究当时的法律,还自己制定了一部刑法,并把这部刑法刻在竹子上,史称“竹刑”,他本人也利用自己出色的逻辑论辩能力和刑法知识专门与当时统治者作对,所以名家也被称为“刑名之学”;而且当时研究逻辑的也不仅限于名家,比如儒墨道法各家也都参与到了中国古代逻辑的研究中来。儒、墨、道、法、名各家都提出了各自的逻辑理论:荀子提出“制名以指实”;墨子提出“取实予名”,后发展为后期墨家的“以名举实”;庄子提出“名者,实之宾也”;韩非提出“综核名实”;公孙龙提出“夫名,实谓也”。这一延续数百年之久的名实问题的争论,推动了中国古代逻辑的发展,也对后世中国逻辑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不过自孔子开始,包括当时的名家创始人邓析,以及墨家、道家、法家和后期儒家,虽然政治主张和伦理观念不同,但他们的逻辑思想都带有明显的政治伦理色彩。名家创始人邓析把逻辑当作是反对当政者、诘难其政令的有力武器 , 其最有代表性的“形名之辩”、“无穷之辞”和“两可之说”就是在这种斗争中表达出来的 , 而他提出的“循名责实”的逻辑思想, 最终目的也是在于“察法立威”。墨家总结了逻辑具有“明是非,明同异,察名实”的思维功能,其目的是为“审治乱,处利害,决嫌疑”的社会和政治功能。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离坚白”,但也没有忘记“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的政治目的。荀子的正名逻辑是针对战国末期“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的社会现实,其目的是为了“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等等。
以上说明“名”作为逻辑范畴,是由孔子最先提出来的,但是孔子的本意不是如此。孔子的正名理论强调的本是政治伦理意义,而不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所以孔子提出的“以名正实”不是逻辑规则。但这个“正名”的“名”却阴差阳错为名家所用,成为一个学派的名称,而中国古代逻辑从一开始就没能完全脱离孔子无意中设定的框架,具有明显的政治伦理色彩,为政治伦理服务。这是孔子自己没想到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09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