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析陈本《休丁香》的贡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为庐剧优秀传统剧目《休丁香》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在其传播的过程中,该剧形成了不同的版本。后以陈仲为首的庐剧艺人在以前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编,从而使这个版本成为迄今为止最优秀的版本。
  关键词:《休丁香》;陈本;情节;形象;主题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4-0042-04
  《休丁香》又名《张郎休妻》,是庐剧优秀的传统剧目,剧情源于《丁香故事》:郭丁香善良贤惠,由父母之命嫁给张万郎,两人彼此不和,日夜争吵。丁香希望通过容忍换取张万郎的回心转意,但未曾想得到的竟是休书一张。该剧多在安徽广大农村和城镇演出,深受老百姓喜爱。庐剧《休丁香》在流传的过程中,大批庐剧艺人为其剧本的完善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并形成了不同的版本。其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有三个版本:即潘本、①六安油印残本②和陈本。我们今天所看见的庐剧《休丁香》就是来自陈本,它是迄今为止最优秀的版本。陈本《休丁香》1957年4月进京汇报演出并获殊荣,是安徽戏改的一大成果。该剧本由尹长仙、王本银、周启富、孙万金、张金柱口述,陈仲整理,并于1957年8月由宝文堂书店出版发行。那么,陈本《休丁香》较之以前流传的版本,它的贡献又在哪儿呢?
  一、戏剧情节连贯紧凑
  亚里士多德曾经谈到戏剧的组成部分包括: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唱段。在这其中,亚氏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情节,因为戏剧之精神内涵就寄寓在这情节之中[1]。在陈本《休丁香》创作过程中,陈仲老师主要参阅了潘本和六安油印本,并借鉴了这两个版本的部分情节和一些唱词与对白,最终形成了陈本《休丁香》。比对潘本和六安油印残本,我们不难发现陈本在戏剧情节设置上更加连贯与紧凑。
  潘本共7场,分别为:《耕知乐》《绣罗衫》《拜寿》《休妻》《叹十里》《荡产》《再遇》。从潘本的情节设计可以看出,丁香和张万郎原先是对恩爱夫妻,后情感发生突变,但这种变化使人觉得有些突兀,因而显得不真实[2]。
  六安的油印殘本也有7场,分别为:《定亲》《劝嫁》《王家庄》《休丁香》《叹十里》《王妙香》《张郎乞讨》。由于此本仅为口述记录的形式,内容比较凌乱,缺乏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油印残本只是唱本而不是剧本。
  陈本《休丁香》共计8场,依次为:《劝婿》《绣罗衫》《算命》《会妙香》《休丁香》《叹十里》《荡产》《再遇》。从陈本的场次设计中可以看出明显的“起、承、转、合”特征。起为《劝婿》,重在交代剧情,通过丁香自述和丁母的探问进行,读者可以看出3年来丁香夫妻间感情有所变化但并没有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故而当丁香母亲问女婿是否有恶行时,丁香极力掩饰。所以,丁母由“责”婿改为“劝”婿,制造一个渴望和好的假象,为下一场《绣罗衫》做了铺垫。承为《绣罗衫》重在表现丁香真心冀盼“夫妻和好”的心愿:一针一针地“缝”进去,“绣”出来。通过烛光的闪亮,更鼓的频催,把丁香的这种难以实现的愿望表现了出来。转为《算命》一场,合为《再遇》。以上各场次的处理均是围绕戏剧情节核心“休丁香”展开的,凡属丁香的戏加以详写,其他各场在原有基础上围绕“丁香”加工整理。
  在时间和地点上,陈本的情节更加集中紧凑。陈本把原先的时隔3年“三大块”化为“两天一个晚上”的一大块和一小块。地点也由原先的郭家庄、张家庄、范家庄集中在张家庄和范家庄(具体可以参看下表)。
  从场次名称设计来看,陈本仅有《劝婿》《算命》《会妙香》与上述两个本子有所不同,其余似乎均保留了潘本和油印残本的设计。虽然陈本在场次上与上述两个版本相同,但在内容设计上变化较大,陈本更强调戏剧的冲突。以《休丁香》《叹十里》《再遇》为例,可以看出陈本与以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休丁香》一场,虽然保留了原来版本的“打三门”情节,但在陈本中仅仅把它作为“休丁香”的“由头”,通过这个“由头”,把“绣罗衫”与“休丁香”衔接起来。同时,根据人物性格及其故事情节的发展,设计出《休丁香》一场戏。《休丁香》围绕休与拒休来展开戏剧冲突,推动戏剧情节发展。
  第一个冲突,围绕“不生不养”展开了“谁之过”的辩论。张万郎讲:“我休你不生又不养。”丁香立即回他:“我嫁到你家三年整,你闲游浪荡过日光,夜晚常宿花柳巷,叫我丁香怎生养?”一席话驳的张万郎面红耳赤。
  第二个冲突,张万郎捏造“我休你不敬夫郎不贤德”对丁香进行诬陷。面对无来由的指责,丁香悲从中来:“张郎你要凭天良,我嫁你家三年整,一片诚心对夫郎。好酒好菜留给你,好衣好衫夫穿戴。”面对负心男人的诬陷,丁香也只能以“你要凭天良”的这段感人的唱段来向张万郎哀苦诉求了,乞盼铁石心肠的张郎能够回心转意(该唱段已成为名段)。
  潘本和六安油印残本中的《叹十里》写的是丁香走出张家庄,一路行一路唱,看得出她对于张万郎的怨恨,对王妙香的藐视,对姑婆的感激,尤其觉得愧对娘家。十里中一里一个层面,虽较好地展示丁香被迫离开张家庄的复杂情感,但整个面铺得太开,难以表现主人翁反抗的性格。陈本的《叹十里》一场主要作为《休丁香》一场的延伸。此刻旷野无人,黄牛成为她哭诉衷肠的对象。以颠簸的牛车象征着丁香此后颠簸的命运,以“牛儿迟迟不动步”,引起丁香“回看庄景”的情思,而这个“庄景”正是她“3年”辛勤劳动的成果,通过她的双手一棵一棵地栽种并浇灌出来的!如今这一切都成了空。毋怪乎她要面对“休书”向观众诉说这一人世间的“不公道”:“张家庄,张家庄,/枉负我三年好时光,/三年日月不算短,/换来休书纸一张。(看休书)/这休书好比一抔土,/埋掉真名郭丁香,/从今后我只得隐名姓,/再露真名怕传扬。/人总说被休的媳妇不贤德,/一江水也难洗清我冤枉!”这既是对《休丁香》一场的“总结”,也是对丁香生存状态的真实描述。丁香万般委屈却无处倾诉,也无人理解,也许这不仅仅是一个丁香的命运。   陈本对于《再遇》一场也进行了较大的改编。潘本和六安油印残本中丁香在《叹十里》后借宿范家并主动提出与范士江成亲。由于丁香系“财帛星下界”,走到哪里,金银财帛就跟到哪里,于是范家一夜之间成了巨富,买了田产,开了当铺。与此同时,张万郎家因休了“财帛星”,迎来了“扫帚星”(指王妙香),一夜之间沦为乞丐。“鸩夫者”王妙香被烧死,“伤妻者”张万郎被烧瞎,以示善恶有报。同时,为了让天下的负心汉有所“警悟”,潘本和六安油印残本均设计了“张万郎乞讨”这场戏:盲丐张万郎登场,大叹“休丁迎妙”后的家境变化和沦为盲丐后的苦情。遇众丐,乞讨所得均被众丐夺去。后在范家庄偶遇丁香“开仓放粮”。丁香念及过去婆母之情,施舍些食物,张万郎悔恨交加,一头撞死。这一设计显然是宣扬传统的“宿命论”,将丁香命运的改变全部归结于“财帛星下界”,显得很荒谬。
  陈本对“再遇”进行了重新设计,变动有二:一是通过范士江对于丁香的赞美,肯定了她的善良勤劳美好品德,写出了迎娶丁香后的生活变化:“二年前家徒四壁无隔夜粮,如今是秋收冬藏有余粮;二年前我衣衫破了无人补,如今是一年四季新衣裳;二年前我打柴回来还要做饭,如今是耕种回家饭已香;二年前只有母子人两个,如今是祖孙三代乐无疆。”让丁香同范郎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同时也说明了天下的男人并非全是负心汉,人间自有真情在。治家靠勤俭,幸福自然来。“男耕女织,男勤女俭。不到两年,小日子过得像热锅里的馒头,越蒸越发啦”。二是设计丁香再婚后生子的情节,为《休丁香》一场那条难以辩白的“不生不养”的“悬案”来个响亮的回答。这二处变动改变了以前版本的宿命论结局,丁香通过个人努力赢得了人们尊重,肯定了劳动换来美好生活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陈本在《休丁香》的情节方面的改动还是很大的,它凝聚了陈仲为首的庐剧艺人的心血与智慧,对于庐剧《休丁香》剧本的成熟与完善意义极大。
  二、丁香形象愈加真实与丰富
  1956年由寿县庐剧团潘际帆根据老艺人王顺田口述改编的《休丁香》在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演出以后反响强烈,大家对删去迷信的内容给予充分肯定,但对于女主角丁香的塑造提出了一些看法。首先,潘本赋予丁香本身所不能具有的进步性,她反对张郎置田买地,反对张郎的兴家立业,丁香似乎已经成为对资本主义进行斗争的先进思想的代表了[2]。丁香被赋予过多当代特色,而非人物本身应该所具备的时代特征,这对于人物的真实性伤害极大,也影响观众对于这个角色的认同。其次,在丁香身上出现了前后不一的矛盾。潘本前半场丁香现代而进步,而后半部又保留了丁香在口述本中的性格特征:温顺贤惠。如再遇张郎时,赠他金钗后又以话语打动他,这些都让观众感到不解,因而使丁香这个人物的性格前后反差很大[2]。
  陈本克服了上述的不足,使得丁香形象更加真实可爱。基于丁香的见识和所处的时代,她有软弱妥协的一面,她曾经苦苦哀求张万郎不要抛弃她。正如庐剧剧作家赵鸿说:“过去我们对丁香这个人物认识不足,只是简单地力图把她作为一个‘正面人物’处理,因而极力削弱她封建意识的一面,没有认识到作者(指陈本的整理者们)的伟大,正是在于反映了丁香这一人物的生活道路的悲剧。”③
  这一点可以从1957年安徽省庐剧团上京演出的反响中可以看出。这次演出后,就有专家发表文章表示对陈本《休丁香》的認可,如戴不凡在《从“休丁香”谈起》中认为,陈本想要表现的是“一个善良少妇的悲剧”而并不是喜剧,因为这对封建礼教会更加有力。他还说:“事实上,陈本中的丁香就是这么一个人:百分之二百地忠实于封建礼教的一个贤良少妇。然而,她越是想成为贤德之人,她就越是走向一条悲惨的绝路。君不见‘被休’——这一场精彩的好戏中,丁香几乎是不计任何条件,任何代价,任何痛苦,在哭着,跪着,哀告着,恳求丈夫不要休她,然而,又有什么用呢?终于被休了。……我想,作者的本领,就在于他的慧眼看出了越是想做贤妻,就越是一场悲剧而不是喜剧。作者虽没有通过丁香的形象,正面地、直接地大声疾呼,号召去冲破礼教的樊笼;但是,他蘸着满含热泪之笔,严肃地告诉观众:礼教的罗网,是如何地折磨一只可怜的、痛苦的小鸟。而这张罗网,不光是撒在丁香生活的周围,也不光是外在的,罗网就存在于她自己的灵魂深处,所以,越发显得她走投无路的痛苦了。”当时在北京刚刚建立起来的中国戏剧出版社(田汉任社长)决定将《休丁香》印单行本推广,大概也是基于上述认识。
  安徽省文化局为安徽卷的《集成》出版所写的“前言”中也对陈本在丁香这个人物塑造上取得的成功予以高度评价:“庐剧《休丁香》的原本,也夹杂不少糟粕,如把人的生活变化归咎于‘星宿临凡’。整理后郭丁香这个人物就更加可爱了。通过《绣罗衫》《叹十里》等情节,塑造了一个勤劳而又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陈本改掉了前本丁香性格中的矛盾性,使丁香变得更加真实可爱,也令读者信服了。
  三、主题的升华与创新
  《休丁香》作为一个民间故事流传广且深受喜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对丁香被压迫、被休弃悲惨命运的同情,有对丁香含羞忍辱后的抗争的敬佩与赞赏,有对丁香追求新生活及其最终得到幸福的认可与祝愿。但是,由于丁香故事是口口相传或是残本,未曾得到认真的整理或编写,因此内容比较凌乱,主题不够集中,且带有宿命论色彩。比如,在六安油印残本中,丁香的“财拜星”之说,可能会使得人们产生一些疑惑,到底幸福的新生活是靠什么得来的?是勤劳致富还是天注定?直至潘本的《休丁香》这个问题似乎才得到解决,但是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作家在创作中也留下了较为明显的致命伤。这从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后的评论中就可以看出:“庐剧《休丁香》增加了一些甚至于近乎‘两条道路斗争’的描写。这些既不符合历史的真实……同时也相对地削弱了这部戏控诉、揭露封建礼教、批判道德败坏的主题。”[2]
  到了陈本,如何升华主题就成了修改剧本的关键。而要升华主题,关键在于对丁香这一人物形象的创新。这时《诗经》里的《谷风》和《氓》给了陈仲很大的启示:“士之耽兮,犹可说(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妻子再痴情,如果遇上绝情丈夫,妻子也将难逃厄运,原因在于封建社会的父权制和婚姻制度。认识到这一点,剧本的主题就容易确定了。但要升华主题,就要对丁香这个人物形象进行一定的创新,即矛头所指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张万郎的“喜新厌旧”和“道德败坏”,还要指向封建礼教及其生长的土壤——封建社会,正是它给了张万郎主宰丁香命运的大权!使丁香被遗弃。实际上,丁香的苦苦哀求就是无用功,然唯其如此,方可反衬古代妇女在家庭中地位的不对等。陈仲改编中的神来之笔,使丁香瞬间鲜活理论,主题也得到升华。此剧本经过著名的庐剧艺术家丁玉兰老师的精湛表演后,社会反响极大。《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分别于1957年4月25日、4月30日发表了艾芜的《看“休丁香”的感想》和戴不凡的《从“休丁香”谈起》两篇评论。艾芜先生说:“4月10日晚上在北京剧场第一次看见了安徽的庐剧《休丁香》非常喜悦,觉得这样的好戏剧正是我想要写的一种作品内容,虽是讲过去的婚姻故事,但对现代未婚的青年男女是极有教育意义的。”对于陈仲等人的创作成就,戴不凡评论道:“尽管全剧还有可待研究之处,然而,它通过那些朴素真挚的奇妙民间语言,却活绘出了一幅封建道德吃人的画图,使我久久不能释于怀。”以上两位大家均肯定了陈本《休丁香》。主题的升华,人物形象的创新,使剧本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它向受众揭示:丁香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同时也是时代的悲剧、制度的悲剧。
  应该说,陈本的成功是以陈仲为首的集体创作的成功,它不仅凝聚着建国后无数编剧人的智慧与心血,也有着热爱庐剧艺术和传唱庐剧的艺术家的贡献,正是因为有着一代又一代庐剧人的辛勤耕耘,才有《休丁香》这样的艺术精品脱颖而出。
  注 释:
  ①1956年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采用的是由寿县庐剧团潘际帆根据老艺人王顺田口述改编的《休丁香》。
  ②1956年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采用的是由张仁刚笔录,由尹长仙、周启富、孙万金口述的六安专区代表团庐剧《休丁香》的油印残本。
  ③1957年的8月,宝文堂书店在京出版了陈仲的《休丁香》。知名庐剧剧作家赵鸿撰写序言。1958年3月,宝文堂书店再版。1959年8月,《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安徽省卷》入选《休丁香》在京出版。
  参考文献:
  〔1〕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6.
  〔2〕安徽省文化局.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纪念刊[M].合肥:安徽出版社,1957.92,94.
  (责任编辑 徐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9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