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了充分将国家积极呼吁号召的“建设生态文明型与和谐安稳型社会”宗旨落到实处,应该全面确保道路地基基础公用工程的质量,不断改革创新与优化升级施工的技术控制,进而高效的保障整体道路施工质量的提高,如此才能够进一步保障道路结构的安全、稳固的基础上,更好的促进我国市政公用道路工程的健康的持续的发展。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1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特点
  1.1  建筑工地的特点
  在大多数情况下,市政公用工程的路基施工是在露天作业的,地下建筑很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在建筑区域内,城市纵横交错,结构多样,涉及多种专业类型。建设也需要不同的专业互相协调,不同的社会部门相互配合。
  1.2  综合相关工程
  在市政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路基本身的设计和施工,而且考虑涵洞、路肩和排水道的设计以及多种渠道,还要考慮管道、斜坡、挡土墙和其他相关项目。尽量不要对其余项目产生负面影响。
  1.3  人机合作
  市政公共工程道路路基施工的主体是机械,人工施工只是辅助。在进行土方工程时,必须配合人工作业。必须有一个特定的人来指导,最好指导平行或流水作业,以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2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2.1  挖方方式施工的技术要点
  如果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的设计标高低于原地面时,则应采取挖土成型的方式来进行施工。在挖方施工时,如果原地面有积水存在时,应首先采取疏于排除措施 ;如果原地面存在井穴或者坑洞时,则需要对其采取相应的充填处理技术,为路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在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测定的边桩以及中线位置来进行施工,并应采取分层开挖的方式从上而下依次进行,严禁采用掏洞等开挖方式。当土层中存在支脉缆线、管道以及其他地下构筑物时,则应通过人工方式沿其边线进行开挖施工。在挖方时应避免出现超挖现象,同时要根据设计要求为压实作业预留出适当的高度。在对挖方路基进行压实作业时,应采用12 t以上的压力机,同时在碾压过程中应从路基两侧逐渐向中线推进,压实后的路基表面应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此外,在碾压施工时应根据土层的湿度来采取相应的晾晒或洒水等措施来进行湿度控制,如果路基土的湿度达不到施工要求时还要采取换土等措施加以处理,使填土尽量保持与最佳含水量接近。
  2.2  填筑施工的技术要点
  在路基填筑施工中应采取分层作业的方式来进行,在保证下层压实到位后,才能开始填筑上一层。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测量每层填筑的松铺厚度,以保证其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摊平作业时,每层填筑的路拱都应合理适当,以保证路基的排水能力能够达到施工要求。填筑过程中的每层填土宽度均应适当超出设计宽度的1 m左右,这样路基边缘才能在压实后达到设计宽度。如果路基土的含水率较高时,应采取翻松晾干的处理措施 ;而对于含水量达不到施工要求的路基土则应采取洒水等措施,保证其含水量能够接近最佳值,为填筑施工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2.3  压实作业的施工技术要点
  对路基进行压实作业时应采用12 t以上的压路设备。碾压时应按照从两侧向中间的顺序逐步进行压实。在碾压施工中应严格遵守自低向高、先轻后重的顺序,压实速度则应先慢后快,同时采用先静后振的压实方法以保证压实的效果。此外,压路机的行进速度应控制在4km/h以内。在对衔接位置进行碾压时,其前后轮迹应有一定宽度的相互重叠,确保压实度符合施工要求。对无法采用大型压力机进行碾压的位置可以使用夯压机等小型设备来进行夯实作业,并要避免出现漏夯的问题。市政道路路基经常会遇到地下管涵、管道以及检查井或雨水井等设施,在压实施工时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压路机对管涵顶部以及管道周围50 cm内的区域进行压实,此外,还应选用石灰沙砾以及石灰土等管槽、雨水井以及检查井的周围。
  3  加强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路基施工中的测量工作
  测量工作是道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通过严格的测量的基础上为设计提供科学数据,使道路设计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经济性。施工过程重的测量,目的是准确标注构造物的轮廓,坐标和大小,有利于后续施工按照标准进行。在测量工作中,测量人员必须从水准点、中线及导线三个方面进行重点测量与标注,为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必须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是熟悉设计图纸,因为图纸是施工的基础,熟悉工程必须从熟悉图纸开始;二是严格按照图纸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操作,不能有丝毫偏离或违背;三是及时对可能存在的偏差进行严格检查。复测中线时,应按照工程施工需要,设置临时水准点和地面标高等,同时确定横断面的位置,保证测量放线的定位准确,为后续施工标明严格遵守的原则。
  3.2  改良路基软基的处理
  一方面,应该在城市道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对道路的软基进行必要的处理手段,充分确保地基土的固结度达到设计标准,同时统筹兼顾好路基稳定性、刚度、衔接性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相关的路基施工负责人应多鼓励组织开展一些关于提升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方面的多元化知识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其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注重利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来对软基进行硬度的强化处理,务必确保软基区域内的地基坚固程度达到预计的要求标准,从根本上规避塌陷和基础沉降等安全隐患的出现。
  3.3  重视路基排水系统的建设
  一是在道路雨水积水进行自流排放的过程中应该对其强度进行强化,充分全面确保路面及地基的使用性能符合国家预期的规范要求,还可以在排水的关口处设计护坡与挡土墙以有效防范雨水对地面的冲刷而引起表层脱落或雨水下渗造成的地基腐蚀;二是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应多加强地基质量方面的研讨会及技术经验交流总结会,致力于形成科学完备的排水体系,同时还应把控好施工地的天然水系、地质地貌与地形等自然因素;三是应该加强对淤积、溢流、冲刷与堵塞等不良现象的防范,要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与不合理消耗,充分确保路基路面周围地带的安全,还要保障好广大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3.4  强化路基的防护措施
  第一,就是需要做好相关坡面的防护措施。假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突发狂风暴雨、雨雪等各种恶劣天气状况,可以采取挂网喷护、混凝土骨架、浆砌片石、植物等多元化方式来有效保护好路基路面的边坡不受损坏,因为雨水的冲刷侵蚀会加大的降低路基边坡的安全稳定性,同时外界的温度及湿度等因素也会带来消极影响。第二,就是支挡防护。所谓的支挡防护多使用石砌重力式的挡土墙对路基进行防护,它大多适用于石料丰富且地基基础较好的路段。尤其是悬臂式、板柱式以及混凝土节后的扶壁式的挡土墙,该方式的典型优势是受力均匀合理,因而在我国的路面路基防护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普及与应用。
  4  结束语
  路基强度检查是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中的关键步骤,相关单位需跟踪监测路基强度。若路基自身的稳定性较差,会对道路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且在施工过程中,路基会受到多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需采用预防性手段弱化此类因素的不良影响,并提升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李跃军,吴亚中,李亮.路基施工质量均匀性综合评价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0(2):42~47.
  [2] 李凌波.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分析[J].河南建材,2014(2).
  [3] 安景华.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控制措施分析
  [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4):138~1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40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