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安全是每个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建筑行业尤为如此。来自2018年的数据,上半年我国建筑行业共发生施工安全事故1732起,死亡1752人,相较去年同一时期分别上升7.8和1.4个百分点。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生安全事故的数量及概率为全部工程建设活动之首,强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提高建筑行业生产的安全性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借助预警管理的优越性,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做出创新。
  關键词:预警管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1  引言
  建筑行业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较大的人力资源,而且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所开展相关工作难度也不一样,当前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受到大家的重点关注。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能力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且大部分员工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安全事故不会在自己身上产生,也是因为这一问题造成许多安全事故的产生。另外,我国相关部门对于这方面的管理相对比较宽松,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再加上不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为节省成本的使用,对于人员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出现。
  2  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的意义
  安全预警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对施工现场所发生的问题进行预警,让相关的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到现场的情况,从而可以及时进行预防管理。第二个方面就是对于市场上的行情以及行业之中的情况进行反应,让相关的建筑企业能够知己知彼。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安全预警直接提升了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非常有助于管理部门开展相关的工作,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第二安全预警对于整个信息系统的整理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因为安全预警会直接反映到相关高层指挥者。当问题到落实相关部门之后,相关部门就会在监督之下进行整改管理,从而排除风险。第三是提升了相关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在平时管理部门需要对现场的情况进行检查时,往往都需要到实地进行考察,或者是利用电话等方式进行联系,而在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系统使用之后,大大减少了信息中间传递所耗费的资源。
  3  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3.1  环境风险监控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多,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在这些事故当中,自然环境成为了主要的事故诱发因素之一,为避免环境因素影响后续施工安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人员需要重点强化施工环境的安全监测控制,以提升施工过程的安全等级。施工环境安全监测工作要贯穿作业的全过程。正式开始施工之前,安全预警管理人员应该亲临施工现场,对现场周边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地理位置以及水文分布等情况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完成施工环境安全系数评估,进而判断出项目在当前施工环境中的各项施工作业的执行难度。通过安全评估结果,施工人员要对现场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其中重点优化内容包括施工设备的使用方式和数量、施工技术的选择以及施工顺序等。施工期间,要充分利用环境安全预警监测系统,以便及时获取施工场地区域的最新气象信息和水文分布变化信息。此外,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特征及环境属性,制定相应的自然灾害预防方案,施工场地周边要事先设置相应的支护系统,还要安置一定数量的排水沟渠和围挡装置,尽量消除自然灾害等不良环境因素对施工造成的恶劣影响。
  3.2  人员风险监控
  人员是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监控的主要对象,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众多,每一项个人行为都有可能给工程带来安全风险。该住院部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引进智能监控系统,利用遍布施工现场的高清摄像头,全面监测施工场区内所有人员的操作行为。在智能监控系统数据库中存有施工操作标准信息,通过高速对比和计算,分析场区内所有人员是否存在异常行为,并自动做出预警,通过广播系统或移动监测终端提醒现场管理者进行管理。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发挥“大脑”作用。根据建筑项目的特点,抽选具备相应经验的人员组建管理团队。在开展施工作业之前,应重点关注安全风险预警管理;明确高风险的作业点;掌握各类信息化管理设备的操作技巧,从而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做好现场人员及工序的协调工作,以免出现现场指挥失误,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3.3  设备风险监控
  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风险监控也是重中之重,如某项目建设中,就发生过一起由于塔吊突然断裂而出现的安全事故。由于塔吊断裂后倚靠在已经修建完毕的建筑主体之上,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却给后续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塔吊预警管理中可加入塔吊安全监控系统,通过施工现场智能监控系统远程控制及时阻止危险发生。同时,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巡检,对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及其他生产物料的存在状态进行检查。例如,查看物料堆放地周边是否存在明火及明火作业,排除火灾风险;查看设备运行是否出现异常,如发现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全面的检修。设备风险监控要做好以下五点工作:①确保设备日常检修保养的质量,加强设备检修频率,保证设备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②计算每台设备的故障率,划定故障率安全红杠,对于故障频发的设备予以更换或大修处理。③及时进行设备更新。建筑工程的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频率较高,设备损耗速度快,企业应及时更新老旧设备。④严格控制带病设备占比。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已经出现故障但不影响正常使用的设备,为最大限度降低设备安全风险,需对这部分设备的比例做出严格控制。⑤强化安全防护类设备质量。安全防护设备对保证施工安全的作用巨大,提高防护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即使在安全事故发生时,也能对施工人员起到最大的保护作用,减轻安全事故带来的人员及经济损失。除施工机械设备外,安全防护装置、工具也作为设备风险监控的重点。要求项目部严格依照作业标准要求,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定期对脚手架、安全缆绳、防滑锁扣及其他安全防护类工具进行性能试验。
  3.4  应急处理
  从目前的来看,建筑工程自身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而且突发性相对比较高,想要做到安全隐患彻底铲除的可能性相对很低,而且安全事故一旦产生就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不仅会给企业的经济带来损失,还会给社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相关企业应该做好应急处理,这样才能将企业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首先,企业应该派出相应的人员对现场进行考察,观测容易产生危险的地段以及危险项目,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指导,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其次,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应该对设备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设备的完好性,对于老化的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换,如果需要较大型的机械设备,应该提前一周做好准备工作,并对其性能进行检查;最后,在日常工作中,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相应的培训工作,同时还要进行相应的预防演练,当现场出现突发状况时,能够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
  4  结语
  综上所述,预警管理对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及效果方面发挥出的显著作用。相关单位应积极引进预警管理技术,构建适用于安全预警管理信息系统,强化施工安全管理,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灵芝.浅谈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8):107.
  [2] 艾江.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9):206~2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44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