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学生视角发展空间观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汪丽娟

  空间观念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10个核心概念之一,也是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长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的基础上的一个新的知识点,是学生比较深入地认识研究立体图形的开端。
  在观察中感知空间观念。小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是感知已有生活基础并形成初步表象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所处方位的有目的、有顺序的观察,形成正确表象。如教学“直线”,教师拿细线演示时,除了演示“直”外,还要突出“无限延伸”;教学“长方形面积”时,教师展示数学书封面,让学生意识到物体表面是有大小的;在导入“长方体的认识”环节,教师让学生准备一些长方体物品,如墨水瓶盒、粉笔盒、铅笔盒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最后得出“像粉笔盒等长方体这类物品,占据一定的空间,我们把它们的形状称为立体图形”的结论,等等。
  在操作中获得空间观念。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靠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
  摸一摸。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笔者让学生用手摸长方体模型,以此建立起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关系。触摸过后,有的学生说摸到了6个平平的面,有的学生说摸到了12条直直的边,还有的学生说摸到了8个尖尖的角。笔者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发现多数面是长方形,但有的有两个相对的正方形面。笔者告诉学生,两个面相交的这条直边,我们把它叫作“棱”,棱的长短是不一样的;那个尖尖的角叫作“顶点”,每一个顶点都是三条棱汇聚的地方。
  量一量。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已經知道长方体有12条棱,依据相对的关系,分别把这12条棱分成三组。接下来,笔者让学生分别量出这三组棱的长度,看看有什么发现。经过测量,学生发现:每组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每个顶点相对应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都是一样的。教师进一步告诉学生: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作长,较短的棱叫作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作高;长方体6个面中,上下两个面形状、大小一样,左右两个面形状、大小一样,前后两个面形状、大小也一样。
  做一做。教师课前为学生准备了三种不同长度的塑料棒和接头,要求小组分工合作搭建一个长方体。第一个小组挑选了3组塑料棒、每组各有4根同样长的小棒,制作成了长方体框架;第二个小组挑选了2组塑料棒,其中一组有4根同样长的小棒,也制作成了长方体框架;另外一组挑选8根同样长的小棒,制作成了长方体框架。最后大家得出了一个结论:确定一个长方体的形状需要长、宽、高三个要素,也就是汇聚于一个顶点三条棱的长度直接决定着长方体的大小。让学生搭建长方体框架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它加深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后,笔者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长方体的建筑物、工艺品、生活用品、电子产品,如“水立方”、集装箱、衣橱、微波炉等,感受长方体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作者单位:宜昌市远安县旧县镇旧县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张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64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