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必须及时对管理观念和认识进行更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资产管理工作,构建起完善的内控体系,对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及时防范和解决,以此来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概念出发,就其资产管理内控体系的构建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关系着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同时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明确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在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同时,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内部控制
  资产管理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自身拥有且能够支配的经济资源进行管理、配置和使用监督,以此来保证资产的合理使用,从根本上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有效的资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运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确保资产的合理使用。资产管理能够对单位内部的资产现状进行评估分析,促进单位节约运行成本,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二是能够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借助完善的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提升资产管理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也可以提升自身的资产管理水平;三是能够防范违规问题。借助规范化的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和效果,保证财务资产管理的公开透明,在内部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避免个人利用管理漏洞侵吞国有资产的行为,对违规现象进行防范,为自身的长远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内部控制主要是经由自我约束、自我评估和自我控制等措施,确保单位经营性目標的实现,不仅可以切实保障单位的资产安全透明完整,对制定的经营方针进行贯彻和落实,也能够促进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内部控制可以看作是一种有效的防御手段,在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监督管理的同时,也可以对其资产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完善,保证良好的管控效果。将内部控制应用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能够推动资产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在保障国有财产安全完整的同时,确保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顺利实现,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稳定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控体系建设
  1.优化管理队伍
  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实施的关键,如果人员素质不达标,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该高度重视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不断提高内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内部控制的顺利实施,将内控管理制度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
  一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该在单位内部建立起完善的培训机制,确保每一个内控管理人员都能够参与到培训中。要保证培训机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资金支持,选择现代化的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二是应该明确人员培训目标,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资产管理和内部控制意识进行强化,从行政事业单位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体系;三是应该做好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在入职前培训中,应该对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标准进行明确;在职培训应该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资产管理内控制度的优化创新。
  2.梳理管理流程
  应该明确,资产管理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行政事业单位为了能够有效履行自身职能,一般都会制定相应的资产管理制度,以管理制度的内容作为依据来对国有资产实施管理。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确保资产安全的角度,行政事业单位还应该对资产管理的流程进行梳理,依照资产的形态做好分类工作。例如,对于固定资产,可以从验收入库、仓储管理、出库、盘点等环节进行梳理;对于货币资金,可以从授权审批、资金拨付、印章管理等环节进行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必须切实保障资产管理流程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在确保其能够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同时,实现对于相关费用的有效控制,从而有效防范资产管理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查找薄弱环节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对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查找,通过及时有效的改进来避免资产流失的现象。就目前来看,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职责不清,缺乏明确的管理部门,也没有对资产使用和资产保管的责任进行明确,容易出现资产损毁、流失的风险;二是管理不严,无论是资产的领用还是发出,都缺乏严格的登记审批制度,也没有开展定期盘点,可能导致账实不符、资产流失等风险;三是没有能够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进行资产调剂、资产租借、对外投资等业务的管理,容易引发资产配备超标、资源浪费等风险;四是缺乏资产日常维护管理,部分资产存在长期闲置的情况,使用率低下且可能造成资产使用寿命的下降。
  针对这些风险,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查找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分析风险的诱发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措施来提升资产管理的效果。
  4.完善相关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立足内部控制规范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对资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如果缺乏资产管理制度,则应该从自身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需求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如果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制度缺乏完善性,需要针对其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如果制度完善但是实施效果不佳,则需要对制度执行进行强化,确保其作用能够切实发挥出来。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于资产的有效管控,引发了许多风险和问题,其主要原因往往并非是缺乏完善的制度,而是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很多时候都仅仅是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
  对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确保资产管理的措施和方法能够与自身的职能、规模以及工作任务等对应,确保其能够贯穿资产配置、资产使用和资产收益管理的全过程,实现对资产相关业务的全面覆盖,将关注的重心放在核心业务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在机构设置、权责分配和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良好环境,将各类资产的效能切实发挥出来,提升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5.抓住关键环节
  其一,资产配置环节。按照资产使用情况以及自身履职需求,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制定相应的资产购置计划,在完成可行性论证后,依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确保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在进行资产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应该强调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在部门预算审批通过后,需要依照相应的资产配置预算严格执行。同時,应该做好固定资产采购、审批、验收等环节的风险管控,以满足单位本身资产配置的现实需求。应该做好财务资产核算工作,在完成资产购置后,需要及时建立固定资产卡片,确保其能够与资产目录上的信息对应,就资产的来源、验收和使用等进行记录,提升资产的可识别性。
  其二,资产使用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资产管理责任制度进行落实,明确资产保管、资产使用和资产维护的内部流程,落实岗位职责,强化对于固定资产的维护清查工作,定期进行维修保养,确保固定资产能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另外,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强化固定资产定期清查工作,确保每年至少能够开展一次以上的全面清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账实不符问题,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追究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然后对问题进行处理。
  其三,资产处置环节。资产处置必须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做好审批工作,不能在未经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核批准的情况下自行处置。具体来讲,对于使用期满的固定资产,应该由使用或者管理部门填写固定资产报废单,经授权部门审批后进行报废清理;对于非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并标注报废原因,技术部门开展技术鉴定并且依照规定程序做好审批后,才能进行报废处理;对于拟出售或者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需要由相关部门提出处置申请,做好资产价值评估,然后在经过审批后,进行出售或者转让操作。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中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构建起完善的资产管理内控体系,提升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在充分保证国有资产安全的情况下,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赵玉云.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中国市场,2019(14).
  2.李雪萍.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浅议.中国商论,2019(08).
  3.古远秀.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途径探讨.财会学习,2019(14).
  4.吉琳.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中国集体经济,2019(15).
  5.郭颖.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做法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9(14).
  6.梅淑娟.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中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中国市场,2019(12).
  7.王梅.如何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改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5).
  (责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9018.htm